新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构建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4 20:09:0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新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构建

作者:耿亚飞 张耀东

来源:《山东青年》2014年第07期

摘 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媒体已经使传媒领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兴媒体快速发展,公众接收信息由一般化的信息模式逐渐转变为多元化的接收模式,尤其是年轻一代,新媒体已经成为其接收信息的主要媒介。因此,新媒体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系统工程中占据着独特的优势,承担着不可分割的责任。面对新媒体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利用新媒体大众化的作用构建有效途径,使新媒体成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媒体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长期性战略任务。党的十八大报告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方面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通俗化,除了利用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之外,新媒体作为一种拥有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创新形态媒体,更加具有“多样性”和“广域性”,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平台,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媒体抢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主阵地,加强网络平台建设,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通俗化和大众化。

1.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长期形成并经其公众认可的基本价值理念,集中体现了国民的价值追求和行为走向,是社会意识形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增强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文化软实力极其重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在现代传播技术高度发达的背景下,有效的传播和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社会主流意识,更好的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大众生活中,使大众高度认知、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思想、基本理念,进而被大众理解和接受,并逐渐转化为自觉追求。 2.新媒体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

根据中国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显示,截止到2013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已经达到6.1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5.8%,手机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民规模达5亿,其中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的比例为31.2%,在整体网民中占的比例最大。这表明,包括互联网、手机、移动通信网络在内的“新兴媒体”已经成为大众获取信息,参与政治、经济和文化活动的重要载体,它已经逐渐的改变大众获取信息的传统方式,尤其是年轻一代,他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已经完全接受了这种现代化的媒体平台。

新媒体作为信息传播媒介,是社会舆论的重要引导平台。新媒体相较于普通媒体而言,传播速度更加迅猛,传播信息更加多样化和宽广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需要紧紧围绕公众需求,满足公众心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在价值观多元化、各种信息汇集的背景下,只有呈现多样化、丰富化,才能占据舆论优势,增强说服力;新媒体以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为依托,以网络为基础,没有地区和国界的制约,利用其服务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和建设,将会逐步扩大受众覆盖面,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意识。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系统工程中,新媒体承担着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大众普遍接受和奉行的价值观念的重任。

3.构建有效途径,发挥新媒体的传播作用 3.1建立新媒体传播的大众化机制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长期性战略任务。新媒体具有移动性和虚拟性两大特征,这种环境很难进行规范治理。因此,为保证新媒体传播社会主核心价值观的可持续性和实效性,则需要建立起长效的大众化机制。构建及时信息反馈机制,发现问题,立即解决问题;构建完善的规章制度体系,规范和约束新媒体传播社会主核心价值观的行为。

3.2利用网络平台,扩大传播覆盖面

新媒体的诞生和发展促使大众对接受信息发生了质的改变,大多数公众已经不再习惯接受单一、单向的信息传递方式,但是我们利用新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想更加迅猛的扩大其对公众的覆盖面,仍然需要区分新媒体受众的层次、类别,总结不同群体对信息的需求偏好,根据受众的层次和类别,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内容进行创新,从而满足各个层次大众的需求,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3.3融入大众生活,构建平民化传播途径

充分利用大众耳熟能详的各种有效载体,如微博、微信、QQ等传播平台,全方位的发布一些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的、通俗化的小故事、小典故、名言警句等,使其易传播、易理解、易接受,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在覆盖面较大的、对大众影响较深的一些教育网站中,设立专门的趣味化、形象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内容,扩大其在大众中的影响力;在保证思想性、体现时代精神的前提下,开设网络聊天室、评论平台、网络影视共享空间等,吸引大众观看并积极参与到讨论当中,更加加深大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观的理解力;大力创新运用新技术,使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有效整合,共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大众化。

3.4设立网络正能量引导者,引导正确传播方向

现代社会信息发展传播迅猛,抢先占据舆论先导,便可抢占话语先机,更好的推动对社会主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网络信息复杂多样,难免会出现危害社会、影响网络正常秩序的行为,设立网络正能量引导者,发挥引领舆论和影响大众的作用。可利用一些对社会、对公众有影响力的道德模范、先锋人物等,将其先进事迹或跟社会主核心价值观有关的先进思想借助互联网互动开放的传播特点积极传播,与媒体、网民互动,强化主流言论和意识,引导正确的网络方向,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 [参考文献]

[1]杜莹 孙荣欣.媒体助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18(6).

[2]邢晔 李娜.新媒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影响[J].行政与管理,2013,4. (作者单位:石家庄经济学院华信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