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选修二 1-1 西方专制主义理论 学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 1:25:1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1课 西方专制主义理论

预习导引

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1.了解阿奎那的国家观及政体观。 了解托马斯·阿奎那“君权神圣”和英2.了解詹姆士一世“君权神授”理论的国国王詹姆士一世“君权神授”等君主主要内容。 专制思想的主要内容,认识君主专制统3.分析阿奎那的“君权神圣”和詹姆士治产生的理论基础和历史背景。 一世的“君权神授”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影响,并比较两者的不同之处。

知识点一 阿奎那的“君权神圣” 1.背景

(1)基督教会是中世纪西欧世界的精神和政治主宰,教权高于王权。

(2)13世纪以来,欧洲尤其是意大利的世俗社会的力量不断壮大,基督教的神学权威受到严峻挑战。

2.目的:克服挑战带来的危机,维护教会的神权统治。 3.理论来源:阿奎那撰写的《神学大全》。 4.内容

(1)国家观:认为教权高于王权,君主的权力是上帝通过教皇授予的,是神圣的。 (2)政体观:宣称中央集权的政府或君主政体是最好的政府形式。

[名师点拨] 阿奎那承认国家和君权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但以教权高于王权为前提,以维护基督教会的神权统治。

知识点二 詹姆士一世的“君权神授”理论 1.背景

(1)都铎王朝统治时期,专制王权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 (2)詹姆士一世鼓吹“君权神授”,极力维护专制王权。

2.内容:国王的权力来自上帝,至高无上,国王只需对上帝负责。 3.活动

(1)压制议会,反对议会限制王权。

(2)对人民横征暴敛,对清教徒实行宗教迫害。

4.影响:议会与王权矛盾激化,引发了资产阶级革命。

[名师点拨] 詹姆士一世的专制统治触犯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导致了议会与国王之间的尖锐对立,实质是英国国内“王在法上”与“法在王上”的斗争。

主题 阿奎那的“君权神圣”和詹姆士一世的“君权神授”

【史料探究】

史料一 没有权柄不是出自神的……君主的权力是上帝通过教皇授予的……治理人民的国王是上帝的一个仆人……——阿奎那《论君主政治》

史料二 1604年(詹姆士一世在位期间)英国议会对国王的抗辩书中称:“无论就尊严或威权而论,国内并没有最高的常设法院足以和本国会的法院分庭抗礼。本国会的法院得到陛下的圣裁,给其他法院颁布法律,但不接受来自其他法院的法律或命令。”——《世界近代史参考资料》 思考

(1)史料一反映了什么理论?它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出现的?

(2)史料二中的思想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出现的?它反映出英国国内政局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3)上述史料中的两种理论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案 (1)理论:君权神圣。背景:13世纪,随着城市的大量兴起和世俗社会力量的壮大,基督教的神学权威受到严峻挑战。

(2)背景: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力量不断上升,与封建王权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

主要矛盾:“王在法上”还是“法在王上”——国王和议会之间的尖锐对立。 (3)“君权神圣”将君权置于教权之下,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教权的权威地位。“君权神授”则是压制议会,反对议会对王权的任何限制;对人民横征暴敛,对清教徒实行宗教迫害;触犯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引起议会和国王之间的尖锐对立。 【史论归纳】

1.“君权神圣”和“君权神授”思想产生的社会条件

(1)在中世纪的欧洲,基督教是占支配地位的意识形态,虽然主张教权高于王权,但基督教仍要为现存的政治秩序辩护,因此就从神学角度肯定了君主统治的合法性。

(2)中世纪以来,封建君主专制形成并日益强化,而随着社会的进步,王权也日益受到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冲击,一些思想家和封建君主也必然起来为王权辩护。 2.阿奎那的“君权神圣”论和詹姆士一世的“君权神授”思想的比较 (1)相同点

①都主张君主的权力来源于上帝,是神圣的。 ②都是维系西方专制统治的工具。 (2)不同点

①背景:前者是中世纪教俗权力之争的产物;后者则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国王与议会斗争的产物。

②目的:前者是维护神学权威;后者是维护国王的专制统治。

③内容:前者侧重于教皇高于国王,教会高于国家;后者则宣扬国王只需要对上帝负责。

④影响:前者维护了教会的神权统治,巩固了封建统治;后者激化了社会矛盾,导致了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