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数据库技术笔试真题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7 3:52:4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011年3月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数据库技术笔试真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60分)

下列各题A、B、C、D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1. 现代计算机系统工作原理的核心之一是\存储程序\,最早提出这一设计思想的是 A. 艾兰·图灵 B. 戈登·摩尔 C. 冯·诺依曼 D. 比尔·盖茨 答案:C

解析:冯?诺依曼“存储程序”工作原理的核心包含两层含义:

①将编写好的程序和原始数据存储在计算机的存储器中,即“存储程序”。 ②计算机按照存储的程序逐条取出指令加以分析,并执行指令所规定的操作。即“程序控制”。 2. 总线用于在计算机部件之间建立可共享连接的信息传输通道。下列哪一个不属于I/O总线 A. PCI B. DMA C. USB D. 1394 答案:B

解析:目前常见的I/O总线有如下几种:

①PCI总线是一种不依附于某个处理器的局部总线,支持多种外设,并能在高时钟频率下保持高性能。

②USB通用串行总线是一种连接I/O串行设备的技术标准。 ③1394总线是为家用电器研制的一种高速串行总线标准。 3. 下列关于局域网的叙述中,哪一条是正确的 A. 地理覆盖范围大 B. 误码率高

C. 数据传输速率低

D. 不包含OSI参考模型的所有层 答案:D

解析:局域网的技术特点主要表现在: ①局域网覆盖有限的地理范围。

②提供高数据传输速率(10~1000Mbps)、低误码率的高质量数据传输环境。 ③一般属于一个单位所有,易于建立、维护与扩展。

④决定局域网特性的主要技术要素为网络拓扑、传输介质于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⑤从介质访问控制方法的角度,局域网可分为共享式局域网与交换式局域网。 4. 从邮件服务器读取邮件所采用的协议是 A. SMTP B. POP3 C. MIME D. EMAIL 答案:B

5. 为加强网络之间的安全设置了一项功能,它可以控制和监测网络之间的信息交换和访问,这一功能是

A. 消息认证 B. 访问控制 C. 文件保护 D. 防火墙

答案:D 解析:防火墙是网络安全策略的有机组成部分,它通过控制和监测网络之间的信息交换和访问行为来实现对网络安全的有效管理。

6. 通过网络把多个成本相对较低的计算实体整合成一个具有强大计算能力的系统,并借助SaaS、PaaS、IaaS、MSP等商业模式把该计算能力分布到终端用户手中,这种应用模式称为 A. 云计算 B. 过程控制

C. 计算机辅助系统 D. 人工智能 答案:A 解析: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网格计算(Grid Computing )、分布式计算(Distributed Computing)、并行计算(Parallel Computing)、效用计算(UtilityComputing)、网络存储(Network Storage Technologies)、虚拟化(Virtualization)、负载均衡(Load Balance)等传统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发展融合的产物。它旨在通过网络把多个成本相对较低的计算实体整合成一个具有强大计算能力的完美系统,并借助SaaS、PaaS、IaaS、MSP等先进的商业模式把这强大的计算能力分布到终端用户手中。Cloud Computing的一个核心理念就是通过不断提高“云”的处理能力,进而减少用户终端的处理负担,最终使用户终端简化成一个单纯的输入输出设备,并能按需享受“云”的强大计算处理能力。 7. 下列关于数据结构基本概念的叙述中,哪一条是不正确的

A. 数据是采用计算机能够识别、存储和处理的方式,对现实世界的事物进行的描述 B. 数据元素(或称结点、记录等)是数据的基本单位 C. 一个数据元素至少由两个数据项组成 D. 数据项是有独立含义的数据最小单位 答案:C

解析:一个数据元素可由一个或多个数据项组成。

8. 下列与数据的逻辑结构有关的叙述中,哪一条是不正确的 A. 数据的逻辑结构抽象地反映数据元素间的逻辑关系 B. 数据的逻辑结构分为线性结构和非线性结构 C. 树形结构是典型的非线性结构

D. 数据运算的具体实现在数据的逻辑结构上进行 答案:D

解析:数据的运算定义在数据的逻辑结构上,运算的具体实现要在存储结构上进行。 9. 双链表的每个结点包括两个指针域。其中rlink指向结点的后继,llink指向结点的前驱。如果要在p所指结点前面插入q所指的新结点,下面哪一个操作序列是正确的

A. p↑.rlink↑.llink:=q;p↑.rlink:=q;q↑.link:=p;q↑.rlink:=p↑.rlink; B. p↑.llink↑.rlink:=q;P↑.llink:=q;q↑.rlink:=p;q↑.llink:=p↑.llink; C. q↑.llink:=P;q↑.rlink:=p↑.rlink;p↑.rlink↑.llink:=q;p↑.rlink:=q; D. q↑.rlink:=P;q↑.llink:=p↑.llink;p↑.llink↑.rlink:=q;P↑.llink:=q; 答案:D

10. 下列关于树和二叉树的叙述中,哪些条是正确的

Ⅰ.树是结点的有限集合,这个集合不能为空集 Ⅱ.二叉树是结点的有限集合,这个集合不能为空集 Ⅲ.树的每个结点有m(m>=0)棵子树

Ⅳ.二叉树是树的特殊情况,即每个结点的子树个数都不超过2 Ⅴ.每一棵二叉树都能唯一地转换到它所对应的树(林) A. 仅Ⅰ和Ⅲ B. 仅Ⅰ、Ⅲ和Ⅴ C. 仅Ⅱ和Ⅳ D. 仅Ⅱ、Ⅲ和Ⅴ 答案:B

11. 设有二维数组A[1..8,1..10],其每个元素占4个字节,数组按列优先顺序存储,第一个元素的存储地址为200,那么元素A[3,4]的存储地址为 A. 292 B. 304 C. 328 D. 396 答案:C

12. 假定栈用顺序的方式存储,栈类型stack定义如下: TYPE stack=RECORD

A:ARRAY[1..m0]OF datatype; t:0..m0; END;

下面是栈的一种基本运算的实现: PROCEDURE xxxx(VAR s:stack); BEGIN IFs.t=0

THEN print(underflow) ELSEs.t:=S.t-1; END;

请问这是栈的哪一种基本运算 A. 栈的推入 B. 栈的弹出 C. 读栈项元素 D. 将栈置为空栈 答案:D

13. 下列关于散列表的叙述中,哪一条是不正确的

A. 散列法的基本思想是:由结点的关键码值决定结点的存储地址 B. 好的散列函数的标准是能将关键码值均匀地分布在整个地址空间中 C. 在散列法中,处理碰撞的方法基本有两类:拉链法和除余法 D. 散列表的平均检索长度随负载因子的增大而增加 答案:C 解析:散列表的平均检索长度不依赖于元素的个数,平均检索长度不随表中元素的个数增加而增加,而是随负载因子的增大而增加。 14. 下列哪一个关键码序列不符合堆的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