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习题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解析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6 14:11:5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一讲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基础题组

展线是展长线路的缩略说法。青藏铁路西宁—格尔木段的关角山展线群是我国现存展线最密集的地方,随着2014年新关角山隧道的通车,关角山展线群将会被取代。下图为新关角山隧道示意图及某段展线景观。读图,完成以下题。

......

1. 铁路建设采用展线技术的目的是 ( ) A. 尽可能多的经过城镇 B. 避开断裂构造和地震带 C. 节省铁路建设的投资 D. 减缓坡度,降低修建难度

2. 有专家认为,关角山展线群是即将消失的景观,其主要原因是( ) A. 减轻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危害 B. 缩短距离和列车的运营时间 C. 技术水平和经济实力的提升 D. 保护自然环境减少人为破坏 【答案】1. D 2. C 【解析】 试题分析:

【1题详解】

交通线途径地形崎岖,工程建设难度大,为了减缓坡度降低修建难度,采用展线技术;展线技术会增加铁路长度,建设总体投资会增加。故选D。 【2题详解】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技术的进步,交通线路建设对自然条件的依赖程度减弱,关角展线即将消失是技术水平和经济实力的提升,C对;关角展线消失与保护野生动物迁徙关系不大,D错。故选C。 【考点定位】交通线路的影响因素

2014年12月26日,兰新高速铁路(又称兰新客运专线)全线通车,将兰州至乌鲁木齐的行程缩短至不到12小时。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3. 高速铁路与普通铁路相比( ) A. 周转快,投资小,舒适度较高 B. 速度快,运费低,安全性较差 C. 运费低,运量大,灵活性较低 D. 速度快,效率高,技术要求高

4. 兰新高速铁路修建过程中遇到的最主要障碍是( ) A. 高寒缺氧,冻土广布 B. 戈壁广布,风沙严重 C. 资金匮乏,技术落后 D. 地形崎岖,地震多发 5. 兰新高速铁路建成后( ) ①实现了甘藏新三省区的铁路贯通 ②减轻了兰新线铁路的货运压力 ③实现了西宁和兰州的“同城效应” ④促进了新丝绸之路的经济建设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3. D 4. B 5. D

【解析】 试题分析: 【3题详解】

高速铁路与普通铁路相比速度快,效率高,技术要求高,D对。高速铁路的投资大,运费高,安全性高,A、B、C错。 【4题详解】

兰新高速铁路是兰州到新疆,建设遇到的最主要障碍是戈壁广布,风沙严重,B对。线路位于第二阶梯,海拔不是很高,没有高寒缺氧,冻土问题,A错。有国家支持,资金充足、技术水平高,C错。沿山麓或绿洲修建,地形较平坦,D错。 【5题详解】

兰新高速铁路建成,实现了甘新两省区的铁路贯通,与西藏无关,①错。减轻了兰新线铁路的货运压力,②对。两地联系时间缩短,实现了西宁和兰州的 “同城效应”, ③对。促进了新丝绸之路的经济建设,④对。所以D对。

【考点定位】交通线路建设的条件、意义 高速铁路与普通铁路的差异

【名师点睛】铁路建设的区位因素,主要从社会、经济、自然、科技四个方面入手。

1.社会因素:主要从人口和民族这一方面来答。对于西部地区的交通线来说,主要指途经地区少数民族和贫困人口多,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脱贫扶贫;而对于东部来说,主要指沿途地区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可以减轻南北客运压力。

2.经济因素:沿线资源(矿产、经济、旅游等)丰富,可以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拉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发展。

3.自然因素:西部一般自然条件不好(地势起伏大、地质灾害多发、环境恶劣);而东部一般是地势平坦,起伏小。

4.科技因素:先进的科技是保证。

提升题组

6.6.过去,山区公路多为“之”字形盘山公路。现在,兴建高速公路则是逢山开道,遇沟建桥,尽量取最短距离(如图甲)。据此回答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