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实现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过程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29 18:12:5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如何实现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过程

作者:张敬怀

来源:《新课程·教研版》2010年第22期

摘 要:本文提出新课程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读写议来提高和强化学生的语文素质,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真正实现高效课堂。 关键词:高效课堂 读 写 议

有效的语文教学应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有效的教学应使师生、生生之间保持有效互动;有效的教学应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体系提供学习材料和时空上的充分保障;有效的教学应使学生形成对知识的真正理解;有效的教学必须使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得到不断的培养与发展;有效的教学应使学生获得对该学科学习的积极的情感体验;有效的教学变张口待哺为诱思探究,变受之以鱼为授之以渔。为此,语文教师要在有限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达到有效的课堂教学效果。 一、读

读书是人类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最重要手段和途径。因此读是最基本的教学手段、有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

一篇课文的教学过程和方法,老师在每一个环节都做了精心的设计,最终一切都代替了学生的学,以致学生只是强记硬背。甚至有的学生对一篇课文连一遍也未读完,听时再懒于动手,这样怎能去探究开拓创新呢?读书绝不是死读书和读死书。就课内阅读而言,不同的文体,需要采取不同的阅读过程和方法。诗歌可为音读、意读到情读。音读就是识字断音节辨轻重读等;意读就是理会句意、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等;情读就是感诗中之情,悟意境之美,再将这些融于诗中,由此便可读懂诗或读透诗。散文,基于品读,达于美读。品读即品其文字语言之含义,美读即感于文之情,悟于其中美。小说,放眼于范读,精于理读。因为小说往往篇幅长,具有情节性以及人物形象的复杂性等。所以需要教学生学会放眼泛读,即理情节,看环境,抓人物,去整体感知,达到了胸有成竹,便可精于理读,即找出线索,把握情节,认识人物,理会背景,归纳主题,学习艺术手法。 二、写

写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与应用的实施。写是经常性的和多向性的。而现今的学生往往是写得少,看得多,或勾画得多,致使写成了一个“坎”。学生常常是写不了字,造不了句,组织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低下得可怜。特别是一提写作文,真有蜀道难之感。虽于小学初中写得不少,比如小学二、三年级就写日记,抄课文,如此学生只能是忙于还“债”,岂能达到“写”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的目的?到了高中虽写得也不少,但学生的作文,错别字、病句连篇,言之无物,套话空话大话,最终是满篇胡话,要么是句不通意不明,要么是语意朦胧。基于此还是让学生结合实际做些实实在在的练笔,提高书写能力和写作水平。那么在读、思、议中又何尝不需写呢?或圈点,或批注,或提炼,或归纳,让学生去写,老师多做些点拨引导。 三、议

议是师生之间的探索性学习过程。它不以老师讲和学生听为主,而是老师诱发学生多练,否则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因而让学生在读和思中去议,以便诱发思维,探究方法,拓展视野。从多角度着手,于多向性发展,由此在师生间、生生间形成知识的互解,学法的互补。但无论怎样的议,不只是提问题、答问题,而是去辩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这就需要学生去听、去问、去说。以致使知者和不知者形成互补、互促。老师自然就成了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但议也不是一种模式或独立的形而上学的东西,而是以求达到教与学的目的。议而不论,论而不辨,辨而不清,清而不写,也是无效的。

综上所述:读、写、议,不是独立的,不是程式化的,而是环环相扣彼此紧密联系又互相促进的,它们广泛地存在于课堂教学过程中,却各有所侧重。在整个教学过程和一系列教学方法的实施中,有模式而又无模式,有程序而又无程序,既独立而又有联系,必须体现其灵活性、多样性。循序渐进,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 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赣马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