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自考 00466《发展与教育心理学》2016年10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10:21:2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01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试卷

(课程代码00466)

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 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被称为科学儿童心理学奠基入的是

A.达尔文 B.普莱尔 C.杜威 D.皮亚杰

2.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其中必须和教育实际密切结合,以充 分保证其实际效用,这指的是

A.客观性原则 B.发展性原则

C.教育性原则 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3.行为主义心理学正式诞生的标志性论文是 A.《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学》 B.《行为主义》 C.《行为:比较心理学导言》 D.《学习的自由》

4.皮亚杰认为,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四个,其中心理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 A.成熟 B.练习和习得经验 C.平衡 D.社会经验 5.最初提出印刻现象的是

A.洛伦兹 B.斯波丁

C.克雷奇 D.布朗芬布伦纳

6.知识经验的内化要经历一定的过程,苏联心理学家加里培林认为这个过程包括有5个 阶段,其中主要是借助于实物、模型来进行心理活动的是

A.动作定向阶段 B.出声的外部言语阶段 C.物质化活动阶段 D.内部言语活动阶段 7.幼儿初期的主要记忆特点是

A.以无意识记为主 B.以有意识记为主 C.以意义识记为主 D.以语词记忆为主 8.婴儿说话的关键期是

A.单词句阶段 B.多词句阶段 C.简单句阶段 D.复合句阶段 9.以下四种学习动机类型中,属于近景动机的是

A.为得到好分数,不想落人后,或者为了得到家长和教师的表扬,为了得到奖励丽努 力学习

B.为履行集体和组织交给自己的任务,或者为集体和组织争光而学习 C.为个人前途、理想,为升学,甚至为自己的出路和未来幸福而学习 D.为祖国的前途、人民的利益而勤奋学习

10.以下对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特点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自我评价由“他律性”向“自律性”发展

B.从依据具体行为进行评价向应用道德原则进行评价发展

C.从根据行为的效果进行评价向把动机与效果结合起来进行评价发展 D.从正确评价自己的行为向正确评价别人的行为发展 11.初中生道德发展的关键期或转折期是

A.初中一年级上学期 B.初中一年级下学期 C.初中二年级 D.初中三年级 12.高中生思维发展的总特点是

A.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己处于优势地位 B.抽象逻辑思维需要具体形象支持 C.抽象逻辑思维发展尚未进入成熟期 D.辩证逻辑思维发展处于优势

13.对于某高中生,其“理想的我”没有形成,同时对“现实的我”又极度不满,因此表现出极度的自卑,有时也出现放任自我的行为,此时该生的自我意识发展属于 A.自我肯定型 B.自我否定型 C.自我矛盾型 D.自我萎缩型 14.最早对个别差异进行研究的是

A.华生 B.皮亚杰 C.高尔顿 D.维果茨基 15.奥尔波特认为,代表个体性格特质的核心部分是

A.一般特质 B.首要特质 C.次要特质 D.中心特质 16.在加涅的八种学习分类中,信号学习来自于

A.尝试错误学习 B.经典性条件反射 C.操作性条件反射 D.多重辨别学习 17.奥苏伯尔用同化论解释有意义学习的过程。同化论的核心是 A.意义学习观 B.接受学习观 C.发现学习观 D.相互作用观

18.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陈述性知识的学习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其中新建构的意义贮存 于长时记忆中,如果没有复习或新的学习,这些意义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出现遗忘。 此阶段称为

A.准备阶段 B.习得阶段

C.巩固与转化阶段 D.提取与应用阶段 19.元记忆发展研究的核心是 A.“是什么”的知识 B.“为什么”的知识 C.程序性元记忆 D.陈述性元记忆 20.PQ4R阅读策略中,Q代表的是

A.预习 B.提问 C.阅读 D.思考 21.对一个问题的解决影响到对另一个问题的解决,指的是

A.迁移 B.定势

C.多余信息 D.功能固着

22.主体的思路不受限制,沿多个角度寻找问题答案,这种思维方法属于 A.类比思维法 B.广开思路法 C.逆向思维法 D.灵感思维法

23.根据皮亚杰的观点,如果儿童己不把准则看成是不可改变的,而把它看作是同伴间共 同约定的,这表明他们的品德发展处于

A.自我中心阶段 B.权威阶段 C.可逆性阶段 D.公正阶段 24.道德认识形成的关键是

A.道德观念的形成 B.道德信念的确立 C.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 D.道德情感的发展 25.以下关于耶克斯和道德生定律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学习效率随学习动机水平的升高而升高 B.学习效率随学习动机水平的升高而降低

C.对于简单学习,达到最高学习效率的学习动机水平应适中偏低 D.适中的学习动机水平学习效率最高 26.最早提出归因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海德 B.阿特金森 C.安德森 D.巴一特尔

27.马斯洛将人类的需要由低到高依次排列成五个层次,其中属于成长需要的是 A.安全需要 B.相爱和归属需要 C.尊重需要 D.自我实现需要

28.美国心理学家赫洛克对奖励与惩罚效果进行了实验研究,他将被试分成了四个等组,分别为控制组、受表扬组、受训斥组和受忽视组。实验结果表明,学习效果最好和最差的分别是

A.受表扬组和受忽视组 B.受训斥组和控制组 C.受表扬组和控制组 D.受训斥组和受忽视组 29.解释教师工作动机的关键因素是教师的

A.期望 B.领导方式 C.教学能力 D.教学效能感

30.教师在长期教学艺术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富有成效的一贯的教学观点、教学技巧等的 独特结合和表现,指的是教师的

A.教学灵活性 B.教学风格 C.监控能力 D.心理健康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 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3 1.在皮亚杰关于心理发展阶段的理论中,处于前运算阶段儿童的思维特点有 A.自我中心主义 B.直观形象性 C.可逆性 D.知觉的集中性 E.具体逻辑推理

32.以下对于心理发展动力的实质,描述正确的是 A.个体的实践活动是心理发展内部矛盾产生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