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煤作业规程编制大纲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4 16:36:5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采煤作业规程编制大纲

第一章 概况

第一节 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

1、工作面的位置:描述采煤工作面所处的水平、采区、标高(最高、最低)、几何尺寸(走向长度、倾向长度、面积、可采长度、可采面积),以及在采区中的具体位置、相邻关系。

2、地面相对位置:描述工作面周边(含停采线)在地面的相对位置、地面标高(最高、最低)。

3、描述工作面相邻的采动情况以及影响范围。

4、回采对地面的影响:描述工作面的回采对地面设施可能造成的影响,包括地面塌陷区范围、塌陷程度预计,以及对地面建筑物和其他设施的影响程度。

第二节 煤层

1、煤层厚度:描述工作面范围内煤层最大、最小、平均厚度及其变化情况。

2、煤层产状:描述工作面范围内煤层走向、倾向、倾角及其变化情况。

3、描述煤层稳定性、结构(夹矸)、层理、节理、硬度(f)、密度等情况,以及对回采的影响。

4、对煤种、煤质进行描述。

第三节 煤层顶底板

1、煤层顶板(伪顶、直接顶、基本顶):描述煤层顶板岩石性质、层理、节理、厚度、顶板分类等情况及其变化情况。

采煤工作面直接顶类别按其在开采过程中表现的稳定程度进行划分。共分为4类。其中,1类又为2个亚类。类别代号及名称见下表。

直接顶类别代号及名称 1类 1a 不稳定 1类 1a ≤4 泥岩、泥页岩、节理裂隙较发育或松软 r2类 1b 中等稳定 3类 稳定 4类 非常稳定 直接顶分类指标 类别 基本指标 岩性和结构特征 1b 4<2类 8

1

工作面底板按其允许底板载荷强度由小到大分为五个类别,即I类(极软类),Ⅱ类(松软类),Ⅲ类(较软类),Ⅳ类(中硬类),和Ⅴ类(坚硬类),其中Ⅲ类底板又分为Ⅲa类(较软a类)和Ⅲb类(较软b类)。

底板类别及参考岩性

底板类别 名称 极软 极软 极软 中硬 坚硬 Ⅲ Ⅳ Ⅴ 代号 Ⅰ Ⅱ Ⅲa Ⅲb 参考岩性 充填砂、泥岩、软煤 泥页岩、煤 中硬煤、薄层状页岩 硬煤、致密页岩 致密页岩、砂质页岩 厚层砂质页岩、粉砂岩、砂岩 3、绘制工作面地层综合柱状图,能够反映出直接底、基本底以及不低于8倍采高的煤层顶板的岩性、厚度、间距等。

该综合柱状图不能以矿井及钻孔煤层柱状图代替,必须参考附近采面或就近钻孔资料,绘制贴合实际的煤层柱状图。

第四节 地质构造

1、断层:描述对工作面回采有影响的断层产状、在工作面中的具体位置及其对回采的影响程度。

2、褶曲:描述对工作面回采有影响的褶曲产状、在工作面中的具体位置及其对回采的影响程度。

3、其他因素:描述陷落柱、火成岩等其他因素对回采的影响。 4、按比例绘制工作面运输巷、回风巷、开切眼素描图。 此图主要反映已掘巷道揭露构造或附近采空区构造影响。

第五节 水文地质

1、含水层的分析:描述对回采有影响的含水层厚度、涌水量、涌水形式、补给关系,以及对回采的影响情况。

2、其他水源的分析:描述老空水、地表水、注浆水、钻孔和构造导水等情况,及其对回采的影响程度。

3、为防止溃沙、溃泥、透水等事故,开采急倾斜厚煤层、特厚煤层时,还应对开采后的上部垮落层的情况进行预计、描述。

4、工作面涌水量:描述采煤工作面正常涌水量、最大涌水量。

第六节 瓦斯地质

参考矿井和相邻采掘工作面的瓦斯、二氧化碳涌出情况,确定工作面的瓦斯、二氧化碳等级以及相对、绝对涌出量。

第七节 影响回采的其他因素

2

1、根据有资质的鉴定机构提供的鉴定数据,确定工作面的煤尘爆炸指数。

2、根据有资质的鉴定机构提供的鉴定数据,确定工作面煤层的自燃倾向性;参考相邻采煤工作面煤的自燃情况,确定自然发火期。

3、参考矿井和相邻采掘工作面的地温等情况,分析地温对回采的影响

4、冲击地压和应力集中区:描述本采区、相邻工作面的冲击地压、应力集中区情况及其对回采的影响。

5、叙述地质部门对工作面回采的具体建议。

第八节 储量及服务年限

1、计算工作面的工业储量,根据规定的采出率计算可采储量。 综采工作面回采率:薄煤层97%以上;中厚煤层95%以上;厚煤层93%以上;

综放工作面:85%以上;

2、应采用下列公式之一进行工作面服务年限(以月为单位)的计算。

工作面的服务年限=可采推进长度/设计月推进。 工作面的服务年限 =可采储量/设计月产量。 第二章 采煤方法

第一节 巷道布置

1、选择采煤方法,描述选择依据。

2、描述采区巷道布置概况、服务巷道位置和设施情况。

3、描述工作面运输巷、回风巷、开切眼的断面、支护方式、位置、用途。

4、描述其他巷道(联络巷、溜煤眼、硐室)的断面、支护方式、位置、用途。

5、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条件下采用工作面通风专用巷道(工作面二回)的,需要对工作面二回瓦斯抽放尾巷及通风专用巷道进行描述。

6、按比例绘制工作面及巷道布置平面图,能够反映出井上下对照情况,构造情况,工作面在周边的巷道、工程情况。

第二节 采煤工艺

1、简述采煤工艺。

2、描述采高、循环进度等。

3、描述落煤、装煤、 运煤、顶板控制方式。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