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调查与分析-2019年精选文档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6 1:33:4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调查与分析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2015年科研项目:“儿童文学与素质教育研究”项目成果(项目代码:15JK2104)。 一、问题的提出

阅读对人成长的影响是巨大的,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的质量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在第21个世界读书日暨我国“少年儿童阅读年”推进的第7个年头,为了进一步了解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真实情况,探索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质量及语文教学的有效途径,研究者做了此项调查,以期能为小学课外阅读教学提供一定参考和启示。 二、研究方法

本次调查以西安市H小学为个案,并从1-6年级中每个年级随机抽取一个自然班进行问卷调查,发放学生问卷379份,回收有效问卷379份,其中男生193人,女生186人。根据本研究的目的编制了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问卷,问卷从阅读兴趣、阅读类型、阅读策略、阅读量及阅读时间、阅读环境和阅读效果六个维度编制。与此同时,本研究辅之以访谈,从每个年级随机选取2-3名学生、1-2名教师进行。调查结果运用EXCEL和SPSS19.0数据处理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一)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与态度

从调查的数据分析,90.5%的小学生对阅读较感兴趣,其中女生的课外阅读兴趣高于男生。有86.8%的小学生可以做到自觉阅读,说明小学阶段学生的阅读兴趣十分浓厚。而在问及“你认为课外书是否会妨碍学习”时,65.2%的学生认为课外阅读不会影响学习,但同时需要注意28.8%的学生认为课外阅读是否影响学习与阅读书目的类型有关。由此可见,课外阅读对于学习具有一定的功利性,结合学生访谈可知,低年级(1-3年级)学生对课外读物的选择类型较为丰富,且家长干预程度低;高年级(4-6年级),尤其是毕业班,在课外读物选择上功利性较强。 (二)小学生课外阅读的书目类型及内容

由调查数据分析可知,小学生感兴趣的图书类型依次为:文学名著、科普类;故事类;学习辅导类;动画卡通类;语文课本及其他。结合访谈发现,低年级(1-3年级)学生更倾向于儿童文学类容易阅读的图书,如《动物百科》等。高年级(4-6年级)学生则更倾向于玄幻类、冒险类等具有较强趣味性的文学作品。与此同时,随着年纪的升高,学生对于图书的要求日益提升,图书既要有可读性,又要讲求画面感,68.6%的学生最喜欢的图书样式为“文字为主,配一些图画”。另外,有趣的书名、封面、插图是吸引低年级学生阅读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老师、同学间的相互影响也会对选择阅读造成一定的影响。 (三)小学生课外阅读策略及阅读时间分配

在有关 “你每天都有相对固定的时间读书、读报、读杂志

吗?”这一问题的数据统计中显示,70.7%的学生每天都有一定相对固定的课外阅读时间,且此段时间多集中在睡觉前、午休及课间等时间段,时长约为30-60分钟。在课外阅读遇到困难时,查工具书成为了78.4%学生的选择。深度访谈后可知,在阅读过程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高。结合对教师及学生父母的调查发现,学校和家庭对于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视度近几年有较为明显的提高。在有关“你每天的阅读量为多少?”这一问题的数据统计中显示,学生阅读量与其年级呈正相关,随着年龄的增长,阅读习惯的养成,阅读量逐渐增大,阅读类型逐步丰富。结合访谈发现,学生阅读的兴趣也岁年级的升高而逐步清晰。 (四)小学生课外阅读环境及阅读效果

由数据分析,教师布置课外阅读已经成为语文教学的基本常态,阅读内容布置与此阶段语文教学的具体内容联系紧密,同时结合访谈,教师自身的阅读习惯也会成为其对阅读作业布置频率的影响因素。同时,父母阅读习惯对于儿童阅读习惯的养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教育理念的逐步深入,父母自身对于阅读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低年级学生的父母部分会选择陪伴孩子阅读。此外,35.6%的小学生认为阅读习惯也会受到同伴的影响。结合访谈发现,30.3%的小学生认为阅读习惯的养成与阅读氛围关系密切。

在阅读效果方面,74.9%的学生认为课外阅读对于提升学习帮助很大,通过访谈发现,阅读的重要性小学生已有一定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