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工程学讲义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20:39:1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

4.27

大家好,今天要学习的这门课程叫 “人机工程学”我是这门课的老师,我姓杨。 首先说一下这门课的考核方式是主要以作业为主,出勤率作为辅助参考。 下面进入正题,在日常生活中,大家应该能够常常从某个产品的广告宣传或文案中听到或看到“本产品符合人体工学设计”“依据人机工学设计”等说法。(比如 很多电子产品 手机 电脑 鼠标 还有办公家具 沙发 座椅等 生活日用品。)但是具体什么是人机工学,这门学科是怎么回事就知之甚少了。也不明白为什么有的叫人体工学 有的地方叫人机工程学 有的还叫工效学等。所以很多人对这门学科可以说即熟悉又陌生。那么接下来通过学习今天这门学科 人机工程学 就可以解开这些困惑 大家就会对她有了新的认识。希望通过学习 大家能够了解它具体研究的什么 为什么要学习他 学习他对以后的课程学习有什么联系,对设计和工作有什么帮助。这是我们学习这门课程的主要目的。

我们所讲的内容主要参考书籍有三本 人机工程学-丁玉兰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这本书内容比较全面和系统 大多学习这门课的院校主要依据这门书的内容教学 好多考研的内容也是出自这本书,但是因为全面所以难免有些笼统 针对具体专业还需要辅助书籍。) 人机工程学-清华大学出版社(这本书内容类似 但更侧重工业设计产品设计专业) 工业设计应用人机工程学(主要是一些案例分析和案例练习)我们不限制教材,同学们可以去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 多看多了解这门学科 由于课时的限制 不可能所有内容都会讲到 只是把我认为重要的内容详细讲解 。

首先来看这门课的重要性。

重要性 世间万物都服务于“人”,人是社会的载体。 社会的每个功能都是通过人来体现的,要人来感受,体会,总结。 再加以改进并完善。

因此,设计要“以人为本” 对人的研究必不可少,并且产品要满足人的需求才是好的产品,不仅满足需求 更要力求 舒适 安全 高效。人机工程学的运用就很重要了。

人机工程学这门学科,是研究人 机械及其工作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可以说涉及的范围和知识很广,如生理学 心理学 人体测量学 生物力学 工程学等 他是一门边缘学科 因为很多专业都会用到 如机械专业 工业设计 产品设计专业 平面设计 建筑设计 工程类专业等。

第一讲 人机工程学概论

人机工程学是在不同领域不同地方发展起来的,出于各领域的自身研究的目的,各自从自己研究角度来给人机学科命名和下定义,从而形成了名称的多样性。在美国被称为。Human Engineer。(人类工程学)和。Human Factors

Engineerln。(人的因素工程学)。而在欧洲则称为\。(人

类工效学或工效学)。在前苏联、日本则被称为。Er9onomics。(人间工学)。 命名 人类工程学 Human Engineering 人因工程学 .

Human Factors Engineering 工效学 Ergonomics=ergon(工作、劳动)+nomos(规律、规则) 我国 人体工程学 人类工效学 人类工程学 宜人学 等 人机工程学在我国起步较晚,目前该学科国内的名称尚未统一,除普遍采用人机工程学外,常见的还有:人-机-环境系统工程、人体工程学、人类工效学、人类工程学、工程心理学、宜人学、人的因素等。

在不同的研究和应用领域中,带有侧重点和倾向性的定义很多,我们介绍最有权威、最全面的定义 定义 研究人在某种工作环境中的解剖学、生理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的各种因素;(研究对象) 研究人和机器及环境的相互作用;(研究内容) 研究在工作中、家庭生活中和休假时怎样统一考虑工作效率、人的健康、安全和舒适性等问题的学科。(研究目的) 研究对象 工作环境中的解剖学、生理学、心理学等方面的因素。这些因素除了工业设计意外,还与管理工程、劳动科学、安全工程、环境工程等领域相关。 研究内容 人-机-环境的最佳匹配及优化措施。 研究目的 设计一切器物都要考虑人们生活与工作的安全、舒适和高效。 定义中值得注意的有: 定义中的“机” 或“机器”是广义的,泛指一切人造器物:大到飞机 轮船 火车 生产设备,小道一把签字 一支笔 一个水杯 也包括室内外人工建筑 环境及其中的设施等。 设计的目的“安全、舒适、高效”,定义只讲应该“考虑”儿没有选用“确保”、“尽量达到”之类的词汇。因为设计总有多方面约束条件,又常有多种因时、因地而异的目标;好的设计,在于针对具体对象,在多种约束条件和多重目标之间恰当地把握住平衡。

例如,把我国火车硬卧车厢的三层铺改为两层铺,或者把所有硬座都改为卧铺,安全、舒适方面就大为改善。但是由于其他条件的约束,如人口数量,运营成本及售票价格等方面,比如卧铺肯定比硬座售价高,短距离的旅程,从石家庄到邢台 硬座就十几块钱,如果换成卧铺,价格要多出一倍以上吧,这么短的距离完全没必要做卧铺躺在吧 现在火车提速 坐个几十分钟就到了。都换成卧铺 一辆火车能够承载的人数立刻就少了好几成 运营成本就上去了 为了盈利 单张车票的价格也就上去了。所以把握这些条件及目标间的平衡很重要,懂得取舍是设计中很关键的素质。

.

起源与发展

英国是世界上开展人机工程学研究最早的国家,但本学科的奠基性工作实际上是在美国完成的。(原因与当时社会背景有关)(战争)

所以人机工程学有 “起源于英国,形成于美国” 之说 共分三个阶段

经验人机工程学说 (第二次世界大战 以前) 机械设计的的主要着眼点在于力学、电学、热力学等工程技术的原理设计上;在人机关系上是以选择和培训操作者为主,使人适应于机器。 科学人机工程学 (第二次世界大战 之间) 重视工业与工程设计中“人的因素”,力求使机器适应于人。 现代人机工程学 (第二次世界大战 之后) 把人-机-环境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从而获得系统的最高综合效能。

经验人机工程学说 (第二次世界大战 以前)

原因:

20世纪初,美国学者 卡 · w · 泰罗在传统的管理基础上 首创了 新的管理方法和理论

制定了 一整套 以提高工作效力为目的的操作方法

并考虑了人使用机械、工具、才料、及作业环境标准化的问题

例如:他曾研究铲子的最佳形状、重量,研究如何减少由于动作不合理而引起的疲惫等。

其后,(科学管理内)容不断充实 包括动作时间研究—工作流程与工作方法分析—工具设计—装备布置等

结论:研究都涉及机器、人和环境的关系问题,成为后来人机工程学发展的奠基石

研究每一位的职业要求——用测试来选择工人和安排工作 研究最优良的工作条件,研究最好的管理组织形式,研究工作动机 目的: ? ? ? 科学人机工程学 (第二次世界大战 之间) 二战期间,由于战争的需要,许多国家大力发展效能高、威力大的新式武器和装备。由于片面注重新式武器和装备的功能研究,而忽视了其中“人的因素”(由于操作失误导致失败的教训屡见不鲜)。 例如:由于战斗机中座舱与仪表的位置设计不当,造成分行员误读仪表和误用操纵器导致意外事故;由于操作复杂、不灵活和不符合人的生理尺寸而造成战斗命中率低等现象经常发生。

规划和利用人力、制定培养方案,使人力得到最有效的发挥。 研究最优良的工作条件,研究最好的管理组织形式, 研究工作动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