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K12学习2018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8论教养教案新人教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14:30:4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试卷+教案+习题

8.论教养

教学 目标 学习 重点 学习 难点 学法 指导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环节一 新 课 导 入 一个有教养的人, 总是让人沐浴春风,同时也受到了别人的尊敬,那么,我们到底该怎么做才能成为有教养的人呢?今天,我们来学习苏联学者利哈乔夫的《谈教养》。 教 学 内 容 自主学习法;合作交流法。 赏析本文铺排举例说理的方法和格言式的语言。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理清文章的层次,明确作者的观点。 通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明确作者观点。 学习本文铺排举例说理的方法和格言式的语言。 联系自己的人生,思考教养的真谛,做一个有教养的人。 试卷+教案+习题

试卷+教案+习题

一、助学资讯 作者简介:利哈乔夫(1906-1999)是20世纪苏联著名的知识分子之一,政治家、作家、文艺理论家和基督教活动家。他生于圣彼得堡,目睹了十月革命。17岁时进大学学习人类学与语言学。1938年,入列宁格勒的俄罗斯文学研究所。参加过惨烈的列宁格勒保卫战。从1946-1953年,在列宁格勒大学任教授。1971年,被推举为苏联科学院(现俄罗斯科学院)院士。1986年,他开始重新寻找基督教和俄罗斯文化之根。作为文化大师,他把他的一生都献给了他的祖国,成为20世纪苏联的知识象征。 环节二 自 主 学 习 二、字词积累 1.读准字音。 涵养(hán) 恪守(kè) 汲取(jí) 箴言(zhēn) ....尴尬(gān gà) 雷霆(tíng) 彬彬有礼(bīn) ....矫揉造作(jiǎo) 扭捏作态(niǔ niē) ...理解词语。 贸然:轻率地,不加考虑地。 彬彬有礼: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 涵养:能控制情绪的功夫。 恪守:严格遵守。 矫揉造作:形容过分做作,极不自然。 附庸风雅: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文人,参加有关文化活动。 贤达:有才能、德行和声望的人。 絮絮叨叨:形容说话啰唆,唠叨。 环节二 自 主 学 习 自持:控制自己的欲望或情绪。 箴言:劝诫的话。 大发雷霆:比喻大发脾气,高声训斥。 一意孤行:指不接受别人的劝告,顽固地按照自己的主观想法去做。 自吹自擂:自己吹喇叭,自己打鼓。比喻自我吹嘘。 扭捏作态:形容言语举止不大方、不爽快。 随机应变:随着情况的变化掌握时机、灵活应付。 汲取:文中是吸取养分的意思。 遵循:遵从;依照。 试卷+教案+习题

试卷+教案+习题

尴尬:处于两难境地无法摆脱。 疲惫不堪:形容非常疲乏。 三、整体感知 1.阅读课文,说说文中谈论了哪几个问题? 本文谈论了两个问题:教养与风度。 2.教养与风度有什么关系? 有教养的本质是尊重,优雅风度的基础是尊重。有教养的重要表现是优雅风度。 一、深层探究 环节三 (3)一个有教养的人,待人处事绝不会自吹自擂。 合 作 探 究 2.作者是怎样阐述“教养”这一话题的? 文章开门见山,引入“什么是真正的教养”这一论题,然后先谈“无教养”的例子,再谈有教养的表现,深入浅出,使读者了解“真正的教养”的内涵,富有现实意义。 3.作者认为“优雅风度”的表现是什么? 一切优雅风度的基础其实是一种关照态度——即时时刻刻要记住:一个人不应该妨碍他人的生活,要让大家都有良好的自我感觉。 4.作者是怎样论述“风度”的? 作者先批驳“优雅风度”即矫揉造作、附庸风雅的错误观点,然后阐述自己对“优雅风度”的理解,接着列举生活中的例子,有针对性地告诉人们,日常生活中,尊重别人的感受就是优雅风度的体现,是有教养的重要表现。 二、探究写法 本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来阐述自己的观点? (1)举例论证:作者在论证“教养”与“风度”时列举了大量的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告诉人们什么才是“真正的教养”和“优雅的风度”。 (2)正反对比论证:作者列举生活中的反面例子,然后正面阐述自己的观点,使论点更加鲜明。 三、语言赏析 1.作为认为有教养的人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1)一个有教养的人,是关心家庭、亲人的人。 (2)一个有教养的人,必定从心里愿意尊重别人,也善于尊重别人。 试卷+教案+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