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学 复习资料(完整版)复习课程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7 8:02:3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工程测量学 复料(完整版)资

第一章

1、测量学包括那些学科?

大地测量学、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地图制图学、工程测量学、海洋测绘学、普通测量学。

2、土木工程测量的任务:

a、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和应用 b、施工测量 c、建筑物的变形观测、 3、高斯平面直角坐标:一般应用于测区的范围较大,我国采用的是高斯平面投影。

4、绝对高程:地面至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绝对高程。

5、相对高程:由任意水准面起算的地面点高程即地面点至任意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相对高程,也叫假定高程。

6、测量的基本工作:平面直角坐标的测定、高程的测定。

7、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步步有检核。 第二章

1、水准测量原理:

水准测量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在水准尺上的读数,直接测得地面上两点间的高差,进而由已知高程推算出未知点的高程。

2、前视点、后视点:设水准测量方向是从E点往F点进行,规定称 E点为后视点,其尺上读数为后视读数,称F点为前视点,其尺上读数b为前视读数。

3、水准仪的构造:望远镜、水准器和基座。

4、水准仪的使用步骤:安置、粗平、瞄准、精平、读数。 5、高差:后视读数—前视读数 6、水准测量方法:

水准测量一般是从已知水准点开始,测至待测点,求出待测点的高程。

a、当两点间相距不远,高差不大,且无视线遮挡时,只需安置一次水准仪就可以测得两点间的高差。

b、当两点间相距较远或高差较大或有障碍物遮挡时,不可能仅安置一次仪器就测得两点间的高差,此时,可在水准路线中加设若干个临时过渡立尺点,称为转点,把原水准路线分为若干段,一次连续安装水准仪测定各段高差,最后取各段高差的代数和,即可得到起终点上的高差。 7、水准测量的容许闭合差:

三等:f容=±12L f容=±4n 四等:f容=±20L f容=±6n 等外:f容=±40L f容=±12n

其中L表示水准路线单程千米数,n为单程测站数。

8、三四等水准仪的区别:仪器区别,往返区别,离地面高度区别,高差闭合差公式区别。 第三章

1、水平角:指一点到两个目标点的方向线垂直投影到水平面上所形成的夹角。 2、垂直角:观测目标的方向线与同一铅垂面内的水平线之间的夹角,也称竖直角。

3、光学经纬仪的构造:基座、水平度盘和照准部。 4、水平角观测的方法:测回法、全圆方向法。

5、指标差:当垂直度盘指标水准管气泡剧中或自动补偿器归零时,指标线偏离正确的位置的角度值就称为垂直度盘指标差。

6、经纬仪的主要轴线:竖轴、水准管轴、横轴、水准管轴。 7、经纬仪应满足的几何条件:

1照准部水准管轴应垂直于竖轴,以保证水准管气泡居中时,竖轴垂直,水 ○

2望远镜视准轴应垂直于横轴,使望远镜绕横轴上下转动时能平度盘水平。○

扫出一个竖直面。

3横轴应垂直于竖轴,确保竖轴铅垂时,横轴水平。 ○

4十字丝纵丝应垂直于横轴。 ○

5垂直度盘指标水准管气泡居中或自动补偿归零时,垂直度盘指标处于正确 ○

位置。

6光学对中器的视准轴与照准部旋转轴重合。 ○第四章

1、直线定线:若丈量的边长比整支尺子长,也就是用尺子一次不能测定,需要在两点的连线上标定出若干个点,这项工作称为直线定线。 2、丈量方法:

钢尺精密量距须用经检定的钢尺丈量,丈量前应先用经纬仪定线。

如地势平坦或坡度均匀,可测定直线两端点高差作为倾斜改正的依据;若沿线坡度有变化,地面起伏,标定木桩时应在坡度变化处,两木桩间距离略短于钢尺全长。用水准仪测定个坡度变换点木桩桩顶间的高差,作为分段倾斜改正的依据。丈量时用弹簧秤对钢尺施加标准压力,并同时测定温度计读数。每段须丈量3次,每次应变动尺子位置,3次读数所得长度之差的容许范围视不同要求而定,一般不得超过2~5毫米。如在限差以内,取3次读数的平均值作为结果。

3、长度的改正:尺长改正、温度改正、高差改正。

4、电磁波测距原理:是通过测定光在待测距离两点之间往返传播的时间t,来测定测站至目标的距离。

5、脉冲式法测距:通过测定脉冲波在侧线上往返传播过程中的脉冲数来测定距离。

6、相位法测距:根据调制波往返于被测距离上相位差,间接确定距离的方法。 7、视距测量:是用望远镜内的视距装置,根据光学和三角学原理测定距离和高差的一种方法。

8、倾斜时AB间的水平距离:D=kncos2a

9、AB间的的高差:h=knsin2a+i—L (n为视距间隔,i为仪器高,L为中丝读数)

第五、六、七、八章

一、基本概念

1、真误差:观测值与真值之差

2、系统误差:在相同观测条件下对某量做一系列观测,如果误差的大小、符号不变或者按照一定的规律变化,这种误差即为系统误差

3、偶然误差:在相同条件下对某量做一系列观测,如果误差的大小、符号具有不确定性,但又服从于一定的统计规律,这就叫做偶然误差 (注: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是误差的两种分类)

4、中误差:各个真误差平方的平均值的平方根即为中误差,也称标准方差,用m表示

5、相对误差:相对误差是中误差的绝对值与观测值之比

6、极限误差:是一定观测条件下规定的测量误差的限值,也称容许误差或限差 (注:中误差、相对误差和极限误差是测量中常用的评定精度的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