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8 21:30:2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农村中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研究报告
“农村中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研究”系我校独立承担的县级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旨在探索让农村中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明晰文明礼仪常规,感悟文明礼仪魅力,养成文明礼仪习惯的有效途径。该课题至今经历了实验准备、实验研究、成果总结三个阶段,已完成预定研究任务,达到了预期目的。现作结题报告如下:
一、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一)文明礼仪教育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文明礼仪教育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道德品质的提高,乃至一生的健康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我国很长一段时间里面,学校教育偏重于课堂知识教育,忽视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因而缺失了学生“礼仪”教育这一重要的育人内容。
(二)文明礼仪教育是农村中学生将来融入城镇走向社会的必然要求。中学生是未来的公民,今天的文明礼仪规范的养成,将为明天成长为社会的文明公民打下坚实基础。农村中学生由于生活环境与城镇的差距,受一些地方陋习影响,导致文明礼仪素养相对较低。xx学校地处山区,学生来自乡村,生活条件较为艰苦,百分之八十以上家庭父母外出打工。因此,留守儿童给学校的德育教育带来很大的难题。加上近年来大量小学毕业的品学
- 1 -
兼优生流失,一些所谓的“问题学生”无选择地升入我校,打架、斗殴、不讲卫生、骂人、讲粗话等不文明行为时有发生。
(三)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研究为农村初中德育实施途径提供方向和参考。文明礼仪属于德育范畴。我们决定以文明礼仪教育为切入点,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让学生从懂礼仪、讲诚信、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起,逐步提高道德修养,这应该是一条切实可行的德育途径。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查阅有关资料,世界各国对青少年都以不同的方式进行礼仪教育。美国把礼仪习惯养成教育作为品德教育的入门课;英国多数学校将“德行、智慧、礼仪和学问”作为教育的出发点;日本设置了“道德实践课”、“自爱课”等;韩国道德课的第一条目标就是使学生理解日常生活所必须的礼节和道德规范的必要性和意义。我国更加重视文明礼仪教育,2001年9月颁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2004年3月下发《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2011年1月,教育部编写《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
近年,我县将“文明礼仪教育”作为教书育人的“一号工程”,全国文明礼仪教育专家主编了“文明礼仪教育丛书”,为学校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提供了蓝本。
三、研究目标及内容 (一)研究目标
- 2 -
通过研究和实践,探索一套适合我校的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策略,使农村中学生通过真实的感受,形成正确的道德判断,提升道德能力,最后形成并表现为良好的文明习惯。同时,积极营造校园礼仪文化氛围,优化育人环境,提升德育水平,进一步推动学校德育工作。
(二)研究内容
1.以校园环境建设为基础,促进文明礼仪教育。校园环境是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教育的重要外在因素。我校借打造举重特色学校之际,将校园举重文化与礼仪文化融为一体,以期能给学生良好的熏陶。
2.以班级文化建设为阵地,落实文明礼仪教育。班级是学生成长的主阵地,把礼仪文化深入到每个年级与班级,落实到各科课堂教学之中,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加强班级文明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3.以校园多维活动为载体,提升文明礼仪教育。活动是师生情感交流、才艺展示的舞台。师生在不同的舞台上与礼相伴、与礼同行,感悟礼仪文化,践行文明美德。
一、研究的有效方法与途径
本研究确定全体学生为研究对象,重点跟踪2013级学生,采取问卷调查、行为训练、个案研究、经验总结等多种方法,探索出了农村初中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学科渗透
- 3 -
我校按照《文明礼仪教育训练方案》要求,落实学科渗透文明礼仪教育 “396”目标(三个习惯训练:品行习惯、生活习惯、学习习惯;九种意识培养:公民意识,公德意识,规则意识(法律意识),安全意识,感恩意识,尊重意识,责任意识,公平正义意识,团队意识;六项能力培养:生活自理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合理安排能力,实践创新能力,沟通交往能力,自我控制能力)。“文明仪进课堂”不仅落实在文明礼仪课上,且融合在其它各门学科中。各科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紧扣学科教材,结合学科特点,不失时机地渗透文明礼仪教育。
(二)行为实践
我校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为学生提供了行为实践的机会,促进学生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养成。
1.日常活动。食堂就餐,进出校门,课间集会,寝室休息……都有严格的规章制度,规范学生言行举止。“校园文明监督岗”是校园一大风景,文明礼仪监督员在食堂、在走廊、在操场经常热心提醒他人,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得到培养,自主管理水平得到明显提升。
2.大型活动。近年,我校成功举办“片区教职工运动会”“边贸乡镇首届篮球运动会”“边贸乡镇文艺汇演暨首届农民运动会”等跨县跨校大型活动;成功创建“健康校园”“人文校园”“xx特色项目学校”;学校每年也要如期举办“文艺晚会”“田径(球类)运动会”“文化节”“文明礼仪演讲”等主题活动。这些大型活动,学生参与其中,
- 4 -
增强了集体荣誉感,拥有成功的体验和快乐的心情,学生那些不文明的言行举止自然而然地得以控制,基本没有学生违纪违规,行为表现得到社会一致好评。
(三)文化陶冶
苏霍姆林斯基曾强调,要让学校的每一堵墙壁都会说话。为此,我校树立“学校生在农村,文化不逊城市”的理念,通过校园环境、宣传阵地、精神文化三个渠道,对农村中学生进行文明礼仪熏陶教育。
1.校园环境熏陶。常言说,穷山恶水出刁民,山清水秀育秀才。我校三个绿化园区分别命名“若轻园”“娴雅园”“众擎园”;每棵树木佩戴“身份名片”,每片草地领有“温馨提示牌”。学生置身花园式的校园,怡情养性,文明之花也便悄然绽放。
2.宣传阵地教育。学校利用标语、黑板报、宣传橱窗、学习园地,向学生宣传礼仪知识。“山音”文学社 、“校园之声”广播站、文化长廊,都成了学生感悟文明的快乐家园。
3.精神文化引领。“文、行、忠、信”的道德古训深入人心。“践行楼”“荟文楼”“德馨楼”“谐和苑”“天然居”“树人楼”,每一幢楼房都在彰显文明;“学会学习、学会关心、学会做人、学会创造”、“时时体现文明,处处营造幸福”、“立校德为先,发展人为本”,每一幅标语都在诠释礼仪。
(四)榜样引领
用榜样人物的先进思想、高尚情操、优秀品质、模范行为教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