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浙江高一地理必修一讲义水循环和洋流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18:39:4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四节 水循环和洋流

【考试标准】

学考要求 b b 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图b b 示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考纲细解 了解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理解水循环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运用地图,学会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并能够分析典型洋流的成因 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一、水循环 1.水循环

指水在地理环境中①空间位置的移动,以及与之相伴的运动形态和物理状态的变化。 2.成因

水在常温和常压条件下的三态变化是水循环的内因;②太阳能及地球重力作用构成水循环的能量和动力条件,是水循环的外因。 3.意义

(1)水循环使地表物质得以大规模运动,并塑造了多种③地表形态; (2)水循环伴随着④能量在地理环境中的大规模转化和交换; (3)水循环使水成为洁净的⑤可再生资源。 4.人类的影响

目前只能以增加或减少地表蒸发、人工增雨及⑥跨流域调水等方式,去影响水循环的个别环节。 二、洋流

1.概念:海洋中具有相对稳定的流速和⑦流向的大规模海水运动。

学考要求

2.分布

~30°的海区

?中心:南北纬25°

(1)图中A为⑧副热带环流?方向:北半球⑨顺时针、南半球逆时针

?洋流性质:大洋东岸为寒流、西岸为⑩暖流N为中心

?中心:以60°

(2)图中B为?副极地环流?方向:?逆时针

?洋流性质:大洋东岸为暖流,西岸为?寒流(3)西风漂流:自西向东流动。

一、水循环(必考a、b)

目前,人类主要对水循环的哪些环节施加影响?

提示:地表径流(建水库,跨流域调水);降水(人工降水);下渗(破坏植被等);陆地水的蒸发(围湖造田等)。 [探究归纳]

水循环的类型及特点

按照水循环发生的空间范围不同,可将其划分为三种类型,具体如下列图表所示:

水循环类型 发生空间 示意图 特点

海陆间循环 海上内 循环 海洋与陆地之间 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 使陆地水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 携带水量最大 陆地内 陆地与陆地上循环 [学以致用]

读“某地水循环示意图”,完成(1)~(2)题。

空之间 补充陆地水的数量很少

(1)图中参与了海陆间水循环的箭头是( ) A.a、b、c、d C.d、e、f、g

B.b、c、h、e D.e、f、g、h

(2)目前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 A.人工降雨,促成大气中的水汽输送 B.改造沙漠,增加蒸发量,加速水循环 C.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改变局部地表径流 D.抽取地下水,加速地下水径流的循环

解析 第(1)题,海陆间循环包括海洋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等环节,从图中看出,a、b、c、d参与了海陆间循环;第(2)题,目前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改变地表径流输送来实现的。 答案 (1)A (2)C 二、洋流(必考b、c)

南北半球的西风漂流性质有何不同?为什么?

提示:北半球的西风漂流为暖流,南半球的西风漂流为寒流。北半球西风漂流是由低纬度的暖流转向形成;南半球由于没有陆地阻挡,南极冷水汇入,浮冰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