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二) 教学设计1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9 13:21:5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人教版初中历史 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统一国家的建立

第17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能够知道《史记》的作者、体裁和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感知司马迁写《史记》的背景和《史记》的体例,了解《史记》在史学上的地位,学会从多角度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欣赏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教、道教在我国的传播情况和以《史记》为代表的史学成就。

难点:宗教得以传播的原因和对我国古代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课时]1课时

[教具]课本教材、地图册、相关多媒体图文资料、考古发现图 板书设计:

第17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二)

一、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

1、佛教发源于古印度,在西汉末年传入我国。

2、东汉明帝派人到西域求佛经,并在洛阳建成我国最早的佛教寺院白马寺。

3、道教源于中国,在东汉时兴起,尊老子为教主。

二、王充《论衡》:王充批判迷信鬼神的思想说,世界上根本没有鬼神存在。 三、司马迁与《史记》:

《史记》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叙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 , 创立了纪传体的体例。 四、轰动世界的秦兵马俑:

秦汉时期的雕塑水平很高,杰出代表是秦始皇陵兵马俑,它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璀璨明珠。

[授课过程]

教学内容 导入新课: 新授课: 教法、学法 正因为秦汉时期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所以不仅在科技方面取得了许多领先世界的成就,同时在宗教、史学和艺术等方面也获得了重大发展。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秦汉的宗教、史学和艺术。 一、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 1、佛教发源于古印度,在西汉 提问:佛教从西汉末传播开来,其原因有哪些呢? 末年传入我国。 2、东汉明帝派人到西域求佛经,并在洛阳建成我国最早的佛教寺院白马寺。 3、道教源于中国,在东汉时兴起,尊老子为教主。 佛教因宣传灵魂不灭和因果报应等思想来消磨人们的反抗思想,叫人们忍耐顺从,大大地满足了统治者的需要,为他们维护统治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