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17 19:03:4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怒,招叟至前,以拳打砖墙,陷入尺许,做之曰:“叟能如是乎?”叟曰:“君能打墙,不能打人。”杨骂曰:“老奴能受我打乎?打死勿怨!”叟自缚于树,解衣露腹。杨故取势于十步外,奋拳击之。老人寂然无声,但见杨双膝跪地,叩头曰:“晚生知罪矣。”提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
——节选自清 袁枚《子不语·卷十四·卖蒜叟》
【注释】①睨:龊睛斜着看。揶揄:出言嘲笑、讽刺。 (1)下列句中“之”字用法与其它不同的一句是( ) A.睨之久而不去 B.但微颔之 C.有卖蒜叟旁睨而揶揄之 D.奋拳击之
(2)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叟能如是乎?
(3)《卖油翁》和本文给我们共同的启示是什么? 【答案】 (1)B
(2)老头你能像我这样吗?
(3)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或对待别人要谦虚等。但一定是两文共同的启示) 【解析】【分析】(1)B项“之”是语气助词,不译,其他三项“之”均为代词。故选B。 (2)在此题中,要注意“叟(老头)、如(像)、是(这样)”的意思,必须翻译出来。 (3)《卖油翁》记述了陈尧咨射箭和卖油翁酌油的事,形象地说明了“熟能生巧”“实践出真知”“人外有人”的道理告诉人们所有技能都能通过长期反复练习而达至“熟能生巧”之境。《卖蒜叟》一文则通过杨二和卖蒜的老人的故事,告诫人们“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据此理解,找出共同点作答。 故答案为:⑴ B ⑵ 老头你能像我这样吗?
⑶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或对待别人要谦虚等。但一定是两文共同的启示) 【点评】⑴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理解,注意结合语境理解一词多义。
⑵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翻译。翻译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特别是文言特殊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⑶本题考查文章的阅读启示,注意通读全文,把握文意,揣摩文章的道理,然后谈出阅读启示。 【参考译文】
南阳县有个叫杨二的,精通拳术,每当他在演武场传授枪棒时,来围观的人非常多,就好像一堵墙一样。有一天,有一个卖蒜的老人,不停地咳嗽,斜着眼睛看,还出言嘲笑他。杨二大怒,把老人叫过来,在他面前用拳头打砖墙,拳头陷入砖墙一尺多,然后高傲地对老人说:“老头你能够像我这样吗?”老人说:“你(这样也就)能打墙壁,却不能打人。”杨二更加生气了,怒喝道:“老家伙你能让我打上一拳吗?被打死了不要怨恨我。”老人把自己捆在树上,脱掉衣服露出肚皮。杨二因此在十步外摆好姿势,(他)举起拳头用
力向老人打去。老人一点声音也没有发出,只看到杨二突然跪倒在地,向老人磕着头说:“晚辈知道错了。”原来当杨二想拔出拳头,却发现已经被夹在老人的肚子里,动弹不得。
8.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选自周敦顾《爱莲说》)
【乙】
黄杨每岁长一寸,不溢分毫,至间年反缩一寸,是天限之木也。植此宜生怜之心。予新授一名曰“知命树”。天不使高强争无益故守困厄为当然。冬不改柯,夏不易叶,其素行原如是也……因于天而能自全于天,非知命君子能若是哉?最可者,岁长一寸是已。至间年反缩一寸,其义何居?岁闰而我不闰,人间而己不,已见天地之私;乃非止不闰,又复从而刻
之。是天地之待黄杨,可谓不仁之至,不义之甚者矣。乃黄杨不憾天地,枝叶较他木加荣,反似德之者,是知命之中又知命焉。莲为花之君子,此树当为木之君子。为花之君子,茂叔知之;黄杨为木之君子,非稍能格物之笠翁,敦知之哉?
(选自李渔《闲情偶寄》)
【注】①格物:穷究事物的道理。①笠翁:李渔,字谪凡,号笠翁 (1)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天 不 使 高 强 争 无 益 故 守 困 厄 为 当 然。 (2)根据语境,为下面句中划线字选择恰当的解释。 冬不改柯,夏不易叶,其素行原如是也。 ①易________A.容易 B.改变
②素________A.朴素,质朴 B.向来,平素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莲之爱,同子者何人?丹之爱,宜平众矣。 ②是天地之待黄杨,可谓不仁之至,不义之甚者矣
(4)【甲】【乙】两文都提到了“君子”,但各有所侧重。请结合两文内容,写出你对“君子”品质的理解。
【答案】 (1)天不使高/强争无益/故守困厄为当然。 (2)B;B
(3)①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人应当很多了。②这样(看来)天地对待黄杨,可以说是不仁不义到了极点。
(4)莲花虽生长在淤泥中却不沾染污秽,虽经过清水洗涤但不显得妖艳,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气远播,洁净挺立,可见君子洁身自好、正直不阿、庄重质朴的坚贞品质;黄杨
虽每年能生长一寸,年不长反缩,是受到天命限制的树,但它的枝叶却比別的树更茂盛,可见君子不争不显不露、安守困境、低调知命、宽容大度的美好品质。
【解析】【分析】⑴文言文断句考查的是考生的综合阅读能力,是否弄懂该句的大意,是否能根据句式、词性、语感将句子断开,考查的知识点多样,需要考生加以重视。句意是:老天不让他长高,强争也没用,在艰苦环境下坚守是根本。据此断句为: 天不使高/强争无益/故守困厄为当然。
⑵解释文言文实词意义包括:重点动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等,同时注意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易:动词,改变。素,副词, 向来,平素 。
⑶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字字落实,对号入座。① 同予者何人: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宜乎众矣:(爱牡丹的)应当有很多人吧。宜乎:当然(应该)。宜:当。众:众多。 句意是: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人应当很多了。②是:这样。待:对待。谓:说。至:极点。句意是:这样(看来)天地对待黄杨,可以说是不仁不义到了极点。
⑷ “君子”一般指品德高尚的人。甲文的莲花: 莲花挺拔秀丽的芳姿,清逸超群的令德,特别是可敬而不可侮慢的嵚崎磊落的风范, 可见君子洁身自好、正直不阿、庄重质朴的坚贞品质。乙文的黄杨:虽每年能生长一寸,年不长反缩,是受到天命限制的树,但它的枝叶却比別的树更茂盛,可见君子不争不显不露、安守困境、低调知命、宽容大度的美好品质。 以黄杨的“知命”劝喻世人当知“艰苦困苦,玉汝于成”的道理,奋发有为,摆脱困厄以求成功。
故答案为:⑴ 天不使高/强争无益/故守困厄为当然。 ⑵B;B。
⑶ ①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人应当很多了。②这样(看来)天地对待黄杨,可以说是不仁不义到了极点。
⑷ 莲花虽生长在淤泥中却不沾染污秽,虽经过清水洗涤但不显得妖艳,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气远播,洁净挺立,可见君子洁身自好、正直不阿、庄重质朴的坚贞品质;黄杨虽每年能生长一寸,年不长反缩,是受到天命限制的树,但它的枝叶却比別的树更茂盛,可见君子不争不显不露、安守困境、低调知命、宽容大度的美好品质。
【点评】⑴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答题时应注意,首先明白语句大意,,断句、标点最根本的方法是多读多背,形成语感,把握准语意,根据语法结构、逻辑规律作出判断。 ⑵本题考查解释文言文中实词的意义。答题时应注意,对重点实词的解释,要弄清全文大意。其中要特别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现象、一词多义的理解。
⑶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答题时应注意,遵循“一一对应,字字落实”的原则,把文言文句子对换成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的句子,注意翻译出来的句子要做到字字准确,忠于原文,通顺规范。
⑷本题考查分析形象的品质。答题时应注意,把握好文言文的形象的精神品质,概括人物的思想品质的特点,我们可以分析具体事件,因为事件可以反映人物的品格;分析各种描写,因为通过描写可以表现思想品质。 【附参考译文】
【乙】 黄杨木生长在千米高山云雾笼罩的岩壁上,以岩缝中的滴水和雨露为养分,可以说
吸收了天地之精华而长成。黄杨生长极其缓慢,有千年黄杨长一寸之说。
李渔在《闲情偶寄》里这样评价黄杨木说:“黄杨每岁一寸,不溢分毫,至闰年反缩一寸,是天限之命也。”黄杨木长得慢是大家共知的,但是至于闰年反缩一寸,倒是未有人考证过。苏轼也有诗云:“园中草木春无数,只有黄杨厄闰年。”但即便是这样,黄杨也安守困境,冬不改柯,夏不换叶,所以李渔给它起了个名字,叫“知命树”,安于天命,老天不让他长高,强争也没用。李渔说,按常理,闰年闰月,树木应该多长一寸才是,现在黄杨非但不多长,反而缩短一寸,这造物主对它的安排实在太不公平了。但黄杨并不恨天怨地,而照样把枝叶长得很茂盛。所以李渔评价它有君子之风,说“莲是花中君子,黄杨就是树中君子”了。
9.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为分宁①主簿②。有狱③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邑人惊曰:“老吏不如也。”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有囚法不当死,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辩。不听,乃委④手版⑤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逵悟,囚得免。
【注】①分宁:地名。②主簿:官名。③狱:案件。④委:抛弃,扔弃。⑤手版:即笏(hù)板,是古代大臣上朝时手中所拿的狭长板子,用以列出上奏的事项。 (1)解释划线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一讯立辨________ ②王逵欲深治之________
(2)周敦颐“将弃官去”的原因是什么?
(3)“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辩。”这一情节体现了周敦颐怎样的君子品格?用《爱莲说》中的原句回答。 【答案】 (1)审讯;想要
(2)有个囚犯依法不当被处死而要被处死,他与上司争辩上司不听他的意见,所以周敦颐要弃官不做。 (3)出淤泥而不染。
【解析】【分析】(1)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在出题中常常出以今释古的类型的题。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如“一讯立辨”:只审讯一次就立即弄清楚了。讯:审讯。再如“王逵欲深治之”:转运使王逵想重判他。欲:想要。
(2)可分析“有囚法不当死,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辩。不听,乃委手版归,将弃官去”等句,即可整理出正确答案。
(3)题干要求用《爱莲说》中的原句概括周敦颐“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辩”的君子品格。首先要理解好题干句的大意。“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辩”:王逵是个残酷凶悍的官僚,大家没人敢和他争,敦颐一个人和他争辩。可见周敦颐虽身在官场,但仍刚正不阿,保持纯洁品格。所以可从《爱莲说》中提取“出淤泥而不染”作为答案。
故答案为:⑴审讯;想要;
⑵有个囚犯依法不当被处死而要被处死,他与上司争辩上司不听他的意见,所以周敦颐要弃官不做; ⑶出淤泥而不染。
【点评】⑴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学生一要注重平时的积累,结合所学课文语境积累常用的实词的意思和所运用的具体语境以及所属词性或语法功能;二要关注所做试题选文的语境,以及所给比较选项的语境,在具体语境下理解比较,即可得出答案;
⑵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找出相关的语句即可。答题时应注意,准确把握文章大意,然后锁定目标句。既可作答;
⑶本小题考查对人物形象和文章主旨的理解和把握。注意要仔细通读文章,不要遗漏人物性格的各个层面,表达时注意结合题干要求。 【附参考译文】
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县人。做了分宁县的主簿。有一件案子拖了好久不能判决,周敦颐到任后,只审讯一次就立即弄清楚了。县里的人吃惊地说:“老狱吏也比不上啊!”部使者推荐他,调任他到南安担任军司理曹参军。有个囚犯根据法律不应当判处死刑,转运使王逵想重判他。王逵是个残酷凶悍的官僚,大家没人敢和他争,敦颐一个人和他争辩,王逵不听,敦颐就扔下笏板回了家,打算辞官而去,说:“像这样还能做官吗,用杀人的做法来取悦于上级,我不做。”王逵明白过来了,这个囚犯才免于一死。
10.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秦观劝学
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暗疏①之,亦不甚失。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②饮酒者游。旬朔之间③ , 把卷无几日。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
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④ , 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囊⑤时十一二。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⑥ , 掩卷茫然,辄复不省。故虽有勤苦之劳,而常废于善忘。 嗟夫!败吾业者,常此二物也。比读《齐史》,见孙寨答邢词日:“我精骑三千,足敌君蔽卒数万。”心善其说,因取“经”“传”“子”“史”事之可为文用者,得若干条,勒⑦为若干卷,题曰《精骑集》云。
噫!少而不勤无如之何矣长而善忘庶几以此补之。
(选自《精骑集》)
【注】①暗疏:默写。②滑稽:巧言善辩。③旬朔之间:指十天一月之内。④惩艾(yì):惩戒。⑤囊(nǎng):从前。⑥寻绎数终:从头到尾翻寻几次。⑦勒:编辑。 (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故虽有强记之力\\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B.而常废于不勤\\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C.而聪明衰耗\\结友而别
D.庶几以此补之\\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 (2)请用三条“/”给画线句断句。
少 而 不 勤 无 如 之 何 矣 长 而 善 忘 庶 几 以 此 补 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