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机遇与挑战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1 17:45:5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研究生时事政治专题讲座”课程论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优势与挑战

学院:建筑与艺术学院 专业:建筑学 姓名:关剑锋 学号:31716018

2017年11月10日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优势与挑战

关剑锋

(大连理工大学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建筑系 辽宁省 大连市 116024 )

【摘要】:十九大刚刚结束,中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政治正在步入民主有序的行列,经济发展迅速,文化繁荣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生态建设良好,这个时代不仅是我国的机遇,同时也是世界的机遇。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在此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我们要发现问题,查找原因,挑战困难,做好农村扶贫政策,从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小康社会优势与挑战 社会主义建设 农村扶贫;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从古至今,小康是我们关乎理想的状态,是我们不懈追求的目标,是我们为之努力的方向,是我们奋进向前的动力。“小康”一词最早出自中国古代典籍《礼

记》,原意是指古代自然经济条件下比较宽裕的生活状态,是比理想中“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较低级的发展阶段和社会形态。所谓全面的小康社会,不仅仅是解决温饱问题,而是要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满足城乡发展需要。

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是一个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社会,是人民民主不断扩大的社会,是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的社会,是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全面提高的社会,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的社会。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如期完成目标的各项指标:从经济发展指标看,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从民主法治指标看,民主制度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从文化建设指标看,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

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优势分析:

1.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一座重要里程碑: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标志着我们跨过了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重要发展阶段。改革开放后,我们党确立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目标,第一步目标是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在20世纪80年代末已经实现;第二步目标是使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这在20世纪末也已经实现;第三步目标是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党的十六大提出,21世纪头20年,要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经过这个阶段的建设,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这表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基本实现现代化之间,在时间上紧密衔接,在各项事业发展上全面对接,是继往开来的关系。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如期实现,对于顺利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意义十分重大。

1.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使政治民主不断扩大:

国家的繁荣关键要看政治民主。《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王有云:\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