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经典人物素材(一)(打印版A4纸)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18 15:40:0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012届高三语文经典人物素材(一)

政治家——曼德拉

1、曼德拉,1918年7月18日出生于南非一个大酋长家庭,当过律师。他反对种族歧视,成功地组织并领导了“蔑视不公正法令运动”,曾在牢中服刑了27年,赢得了全体黑人的尊敬。1993年获诺贝尔和平奖。1994年当选南非首位黑人总统,被尊称为南非国父。

2、作为一位当代伟人,曼德拉博大宽广的胸怀备受世人敬仰。2000年,南非全国警察总署的电脑屏幕上的曼德拉头像竟逐渐变成了“大猩猩”。消息传到曼德拉的耳朵里,他对这件事并不“过分在意”。几天后,在参加南非地方选举投票时,当投票站的工作人员例行公事地看着曼德拉身份证上的照片与其本人对照时,曼德拉慈祥地一笑:“你看我像大猩猩吗?”逗得在场的人笑得合不拢嘴。不久,在南非东部农村地区一所新建学校的竣工典礼上,曼德拉无不幽默地对孩子们说:“看到你们有这样的好学校,连大猩猩都十分高兴。”话音刚落,数百名孩子笑得前仰后合,曼德拉也会心地笑了。巧用别人对自己的恶作剧,反用幽默活跃气氛,在这里,幽默成为曼德拉博大胸怀的自然写照,书写着一个坦荡而豁达的胸襟,体现着一种包容万事万物的海量。

3、终生遗憾:没能成拳击冠军。曼德拉最喜爱的运动就是拳击,年轻时曾参加过比赛。年逾八旬的曼德拉在谈到“一生遗憾”时首先提到了拳击运动,“我非常遗憾没能成为一名世界级拳击冠军”。 4、人格魅力:被誉为“全球总统”。即使在狱中,曼德拉也多次成为全球焦点,他的号召力和影响力遍及全世界。1981年,1万余名法国人联名向南非驻法使馆发出请愿书,要求释放曼德拉;1982年,全球53个国家的2000名市长又为曼德拉的获释而签名请愿;1983年,英国78名议员发表联合声明,50多个城市市长在伦敦盛装游行,要求英国首相向南非施加压力,恢复曼德拉自由。如此人缘无人能及,难怪有人称曼德拉为“全球总统”

5、曼德拉最伟大的贡献是,在南非民主化的过程中,对当年的敌人完全没有复仇意识。虽然在20世纪60年代,面对推行种族隔离的政府,他也曾鼓吹军事反抗,但 在1990年2月11日出狱后,他看到在南非创造一种新的和解态度的重大价值,从而实现了从种族歧视到民主的和平过渡。

6、以德报怨:1994年4月27日南非举行了首次民主大选,结束了非人性的种族隔离,告别了血腥历史,政权和平过渡。新政府面对的最当即最棘手的问题是如何处理种族隔离的积怨和愤怒。作恶者和受害者如何共同生活下去?是复仇和清洗,杀人偿命以血还血以牙还牙,还是以德报怨给全民族无论肤色黑白一个新的起点。1994年6月,以曼德拉为首的南非新政府以超人的宽容和气度,宣布它们将成立“真相与和解委员会”来处理1960年到1994年5月10日间所有人所犯过的罪行,对那些成心忏悔求宽恕的人实行大赦,对受害者进行补偿。

7、伟大的握手:1990年,他被释放。1994年,在他的努力之下,南非举行了有史以来第一次全民总统选举。他当选总统。但让人感叹敬佩的是,他并没有学周边国家独裁者们的那一套,而是与自己的对手白人南非前总统德-克拉克握手和解,并请他担任第一副手。1993年,他与德·克拉克一起赢得诺贝尔和平奖,原因就是两人携手废除了那万恶的“apartheid”(种族隔离)。

8、曼德拉的世界杯。曼德拉85岁时,南非申办世界杯成功。他披着国旗,顽童般摆出V的手势,说“感觉像是50多岁的人”。国际足联布拉特说——“开幕式只要出现曼德拉的身影,就是南非世界杯的胜利。” 92岁高龄的曼德拉是多么希望能参加开幕式!但是晴天霹雳,老天给不信命运的曼德拉开了个天大的玩笑,他的曾孙女在世界杯开幕式当天凌晨遭遇车祸,不治身亡!曼德拉伤心欲绝,无法参加近在咫尺的开幕式! 虽然,曼德拉没能出现在开幕式上,可这改变不了一个人的光辉岁月、一届世界杯的神圣使命。“它早已超越了全球性足球赛事的范畴,说明这个充斥着种族压迫的国度已演变为多种文化并存的社会,而最大的幕后推手自然是曼德拉。” 曼德拉语录

●“让黑人和白人成为兄弟,南非才能繁荣发展。”

●“在那漫长而孤独的岁月中,我对自己的人民获得自由的渴望变成了一种对所有人,包括白人和黑人,都获得自由的渴望。”——曼德拉对战争与和平拥有独特的认识。

●“压迫者和被压迫者一样需要获得解放。夺走别人自由的人是仇恨的囚徒,他被偏见和短视的铁栅囚禁着。” ●“我已经把我的一生奉献给了非洲人民的斗争,我为反对白人种族统治进行斗争,我也为反对黑人专制而斗争。我怀有一个建立民主和自由社会的美好理想,在这样的社会里,所有人都和睦相处,有着平等的机会。我希望为这一理想而活着,并去实现它。但如果需要的话,我也准备为它献出生命。”——1964年被判终身监禁时,曼德拉将审讯法庭变成了揭露种族隔离制度罪恶和唤醒广大民众的讲坛。他那长达4个小时的声明是这样结束的。 ●“在这次伊拉克战争中,我们看见了美国和布什的一举一动,到底谁是世界的威胁?!”——曼德拉谴责美国总统布什肆意践踏伊拉克主权。

1

●“你(克林顿)如果不高兴就跳进游泳池去吧!”——曼德拉最不喜欢别人对南非指手画脚,1998年3月克林顿访问南非,在联合记者招待会上,曼德拉公开表示南非将与古巴、伊朗、利比亚保持密切关系,并宣布不久将出访伊朗,令与其并肩站在一起的克林顿大为尴尬。

●“我已经演完了我的角色,现在只求默默无闻地生活。我想回到故乡的村寨,在童年时嬉戏玩耍的山坡上漫步。”——退休后的曼德拉甘愿做一个平民。

●“我想用乐观的色彩来画下那个岛,这也是我想与全世界人民分享的。我想告诉大家,只要我们能接受生命中的挑战,连最奇异的梦想都可实现!”曼德拉84岁时曾在南非举办了个人画展,作品主题是监狱生活。在27年的铁窗生活中,曼德拉用木炭和蜡笔绘画来打发时间,渐渐形成了独特画风:线条简单、色彩丰富。他最喜欢用画笔讲述自己的铁窗故事,但并不选用“黑暗、阴沉”的颜色,而是明亮轻快的色彩,以此来表现自己乐观积极的心态。 ●“别担心,放轻松,要快乐!”——85岁的曼德拉依然精神矍铄,性格开朗。在这位尝过近30年牢狱之苦的老人心中,自由就是幸福。

政治家——甘地

1、荣誉和生平:甘地是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领袖,在印度被尊称为“圣雄” (mahatma)。早年留学英国,研究法律,曾在南非进行过反对种族歧视的斗争,提出了“非暴力抵抗”的口号。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印度倡导对英国殖民政府采取 “不合作运动”,长期领导印度国民大会党,在吸引农民参加民族运动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他主张印度教徒与伊斯兰教徒团结合作,并提倡社会改良及妇女和“不可接触者”地位的平等。他把毕生精力献给了印度人民的解放事业。在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中,他先后坐牢达2338天。1948年1月30日,在印度的教派纠纷中甘地不幸遇刺身亡。2010年1月30日,在印度国父圣雄甘地逝世62周年之际,由甘地家族一位友人保留了数十年的甘地部分骨灰,由其孙女埃拉·甘地在南非德班附近海域撒入大海。

2、七大社会罪恶:甘地陵的出口处有一堵石墙,上面镌刻着一段甘地名言。这是甘地在1925年所著《年轻的印度》一书中鞭鞑的“七大社会罪恶”:“搞政治而不讲原则;积累财富而不付出劳动;追求享乐而不关心他人;拥有学识而没有品德;经商而不讲道德;研究科学而不讲人性;膜拜神灵而不作奉献。”

3、一只鞋的故事:甘地有一次外出,在火车将要启动的时候,他急匆匆地踏上车门,不小心一只脚被车门夹了一下,鞋子掉在了车门外。火车启动后,他没有犹豫,随即将另一只鞋脱下来,也扔出窗外。一些乘客不解地问他为什么要把另一只鞋也丢掉,甘地说:“如果一个穷人正好从铁路旁经过,他就可以得到一双鞋,而不是一只鞋。”

4、个人生活信条:甘地奉行的苦行僧式的个人克己生活制度包括素食,独身,默想,禁欲,一周有一天不说话,放弃西方式衣服而穿了印度土布做的印度传统服装,用纺车纺纱,参与劳动。甘地每周一天不说话。他相信沉默带给他内心的平静。他认为尘世的喧嚣比他的内心的不安更加不堪。

5、以善报恶:他主张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团结合作,提倡社会改良、自我道德完善和精神感化。作为一名印度教徒,在教派冲突之后,他经常冒着生命危险走访怒火炽盛的穆斯林村镇,深入家庭,用好言劝慰穆斯林,告诫人们,人类惟一值得的复仇行动就是以善报恶。他以自己博大的胸怀去安抚人心,稳定人心,帮助他们捐弃前嫌,“重新点燃友爱之火”,“驱赶宗教偏见的恶魔”。

6、最后的声音:1948年1月30日,甘地在信徒们陪同下,参加一次祈祷会,当他步入会场时,早已隐藏在人群中的纳图拉姆走到甘地面前,一面弯腰向甘地问好,一面迅速地掏出枪,抵住甘地枯瘦赤裸的胸膛连放三枪,殷红的鲜血染红了他洁白的缠身土布。甘地捂着伤口,发出最后的声音:“请宽恕这个可怜的人。” 甘地语录

1. 以眼还眼,世界只会更盲目。

2. 要活就要像明天你就会死去一般活着。要学习就要好像你会永远活着一般学习。 3. 生由死而来。麦子为了萌芽,它的种子必须要死了才行。 4. 国家都是由苦难中产生的。 5. 不使用暴力,是谦逊的极限。

6. 如果我们能发展意志力,我们就会发现我们不再需要武装力量了。 7. 无数的例子让我深信,上帝终将拯救那些动机纯正的人。 8. 祈祷不是要求,而是灵魂上的渴望。 9. 懦夫是不会有爱的,爱是勇者的特性。

10. 就是因为自己非常怕死,所以才会对别人的死亡流下眼泪。 11. 有信心,即不知道有失望。

2

12. 当我绝望时,我会想起:在历史上,只有真理和爱能得胜,历史上有很多暴君和凶手,在短期内或许是所向无敌的,但是终究总是会失败。好好想一想,永远都是这样。 13. 贫穷才是最糟糕的暴力。

14. 手段的不纯洁,必然导致目的的不纯洁。 15. 我的人生就是我想要传达的信息。

16.地球所提供的足以满足每个人的需要,但不足以填满每个人的欲望。

企业家、慈善家——比尔.盖茨:

1 从小就极爱极爱阅读,极爱思考,一迷上某事便能全身心投入。外祖母特别喜欢和聪明的小比尔一起做游戏,尤其是涉及一些智力的游戏。盖茨的父亲威廉很注重从小培养他“凭本事打拼”的意识。盖茨的母亲也目光远大,盖茨十多岁时,计算机还远未普及,母亲想帮助孩子了解这种很有前途的新事物,于是她和几个家长合伙凑钱买了一台计算机,盖茨马上就迷上了计算机。 2 比尔·盖茨在湖滨中学读书时,常按自己的兴趣爱好来安排学习。比尔·盖茨在喜欢的课程上下功夫,学得非常棒,如数学和阅读方面。13岁时,他便独立编出了第一个电脑程序,可以在电脑屏幕上玩月球软着陆的游戏。117岁的时候,盖茨卖掉了他的第一个电脑编程作品——一个时间表格系统。

3哈佛最著名的辍学生。 1973年,盖茨进入哈佛大学法律系。1975年,也就是他大学三年级时,盖茨作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辍学创业!盖茨和好友保罗·艾伦成立了一家电脑公司,即后来的软件巨头微软公司,并在31岁成为有史以来最年轻的靠自力更生成功的亿万富翁。

4 他曾告诉自己的大学老师要在30岁前成为百万富翁,却在31岁时就成为亿万富翁。他的梦想是“让每一张办公桌和每一个家庭都有一台电脑”。

5 比尔盖茨对当总统不感兴趣,盖茨接受采访时曾说:“我很确定,我永远不会成为政客,我不喜欢(这个职业)。” 6慷慨的“守财奴” 。盖茨从不喜欢摆阔,同时也非常讨厌那些喜欢摆阔的人。盖茨平时生活节俭,他甚至没有自己的私人司机,也没有包机旅行过。公务旅行时,他不坐头等舱却坐经济舱。他对穿衣也没有讲究,从不追求名牌,甚至还喜欢买打折产品。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守财奴”,对公益和慈善事业却非常热心,多次捐出大笔善款,近年更是决定将580亿美元的个人资产全部捐给慈善事业。事实上,盖茨一直以来对员工也非常慷慨,他乐意与员工们一起分享财富。盖茨在不同场合曾说,自己只是财富的看守者而已,要找到合适的方式使用它。对于子孙后代,他一贯的观点是“再富也不能富孩子”,他不希望将财产留给子女,因为这样做就相当于承认自己的孩子最为重要,而且“个人的成功只与个人努力有关,与(继承多少)金钱没多大关系”。 盖茨曾说过:“我要把我所赚到的每一笔钱都花得很有价值,不会浪费一分钱。”

附比尔盖茨给青年的11条忠告:

1.生活是不公平的,你要去适应它。

2.这个世界并不会在意你的自尊,而是要求你在自我感觉良好之前先有所成就。

3.刚从学校走出来时你不可能一个月挣4万美元,更不会成为哪家公司的副总裁,还拥有一部汽车,直到你将这些都挣到手的那一天。

4.如果你认为学校里的老师过于严厉,那么等你有了老板再回头想一想。

5.卖汉堡包并不会有损于你的尊严。你的祖父母对卖汉堡包有着不同的理解,他们称之为“机遇”。

6.如果你陷入困境,那不是你父母的过错,不要将你理应承担的责任转嫁给他人,而要学着从中吸取教训。 7.在你出生之前,你的父母并不像现在这样乏味。他们变成今天这个样子是因为这些年来一直在为你付账单、给你洗衣服。所以,在对父母喋喋不休之前,还是先去打扫一下你自己的屋子吧。

8.你所在的学校也许已经不再分优等生和劣等生,但生活却并不如此。在某些学校已经没有了“不及格”的概念,学校会不断地给你机会让你进步,然而现实生活完全不是这样。

9.走出学校后的生活不像在学校一样有学期之分,也没有暑假之说。没有几位老板乐于帮你发现自我,你必须依靠自己去完成。

10.电视中的许多场景决不是真实的生活。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必须埋头做自己的工作,而非像电视里演的那样天天泡在咖啡馆里。

11.善待你所厌恶的人,因为说不定哪一天你就会为这样的一个人工作。

企业家、慈善家——巴菲特:

1、沃伦.巴菲特从小就极具投资意识,他满肚子都是挣钱的道儿,五岁时就在家中摆地摊兜售口香糖。稍大后他带领

3

小伙伴到球场捡大款用过的高尔夫球,然后转手倒卖,生意颇为红火。上中学时,除利用课余时间做报童外,他还与伙伴合伙将弹子球游戏机出租给理发店老板们,赚取外快。

2、 11岁,他便跃身股海,购买了平生第一张股票。17岁巴菲特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大学攻读财务和商业管理。但他觉得教授们的空头理论不过瘾,两年后便不辞而别,辗转考入哥伦比亚大学金融系,拜师于著名投资学理论学本杰明.格雷厄姆。在格雷厄姆门下,巴菲特如鱼得水。格雷厄姆反投机,主张通过分析企业的赢利情况、资产情况及未来前景等因素来评价股票。富有天才的巴菲特很快成了格雷厄姆的得意门生。

3 、20岁巴菲特申请哈佛大学被拒之门外。21岁的巴菲特学成毕业的时候,他获得最高A+。外而,毕业后他却多次碰壁,找不到适合自己工作。

4、 26岁他回到家乡,年少气盛的巴菲特决心自己一试身手。有一次,他在父亲的一个朋友家里突然语惊四座,宣布自己要在30岁以前成为百万富翁,“如果实现不了这个目标,我就从奥马哈最高的建筑物上跳下去。”

5 、在美国股市牛气冲天的时候,巴菲特却坐立不安,尽管他的股票都在飞涨,但却发现很难再找到符合他的标准的廉价股票了。虽然股市上疯行的投机给投机家带来了横财,但巴菲特却不为所动,因为他认为股票的价格应建立在企业业绩成长而不是投机的基础之上。在美国股市一路下跌,没有一丝生气的时候,一度失落的巴菲特却暗自欣喜异常因为他看到了财源即将滚滚而来――他发现了太多的便宜股票。巴菲特似乎从不试图通过股票赚钱,他购买股票的基础是:假设次日关闭股市、或在五年之内不再重新开放。在价值投资理论看来,一旦看到市场波动而认为有利可图,投资就变成了投机,没有什么比赌博心态更影响投资。”

6 、巴菲特2006年6月25日宣布,他将捐出总价达31.7亿美元的私人财富投向慈善事业。这笔巨额善款将分别进入比尔·盖茨创立的慈善基金会以及巴菲特家族的基金会。 巴菲特名言语录

1如果你想知道我为什么能超过比尔·盖茨,我可以告诉你,是因为我花得少,这是对我节俭的一种奖赏。

2 投资对于我来说,既是一种运动,也是一种娱乐。他喜欢通过寻找好的猎物来“捕获稀有的快速移动的大象。” 3 要赢得好的声誉需要20年,而要毁掉它,5分钟就够。如果明白了这一点,你做起事来就会不同了。 4 我从来不曾有过自我怀疑。我从来不曾灰心过。

5 我始终知道我会富有。对此我不曾有过一丝一刻的怀疑。

6 我所想要的并非是金钱。我觉得赚钱并看着它慢慢增多是一件有意思的事。 7 时间是杰出(快乐)人的朋友,平庸人(痛苦)的敌人。

8 我们也会有恐惧和贪婪,只不过在别人贪婪的时候我们恐惧,在别人恐惧的时候我们贪婪。

9 我的成功并非源与高的智商,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理性。我总是把智商和才能比作发动机的动力,但是输出功率,也就是工作的效率则取决与理性。

10 投资股票致富的秘诀只有一条,买了股票以后锁在箱子里等待,耐心地等待。

音乐家——莫扎特

人物简介: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不仅是古典主义音乐的杰出大师,更是人类历史上极为罕见的音乐天才,有“音乐神童”的美誉。他短暂的一生为世人留下了极其宝贵和丰富的音乐遗产。

生活的苦难压不垮我。我心中的欢乐不是我自己的,我把欢乐注进音乐,为的是让全世界感到欢乐。

—— 莫扎特

1.家庭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极大。1756年1月27日,沃尔夫冈.阿马迪乌斯.莫扎特诞生于奥地利的萨尔茨堡。莫扎特的父亲,利奥波德.莫扎特(Leopold Mozart)是位知名的音乐家,也是萨尔茨堡的宫廷作曲家。莫扎特的姐姐娜妮是个音乐天赋极高的孩子。从五岁起,父亲便开始叫她学习键盘乐器,并对她的学习速度非常满意。而小莫扎特四岁时边开始正规的音乐课程了。莫扎特的学习速度非常惊人;他可以在半小时内学会一整首小步舞曲和三重奏。

2.. 一个成功之士无论有多么高的天赋,总要有一段潜心学习的时期。在莫扎特八至十三岁这六年间,老莫扎特因材施教,对儿子进行了有目的、有计划的音乐训练。莫扎特曾有过这样一段自白:\人们总以为我的艺术创作是轻而易举得来的,这是误解。没有人像我这样在作曲上花费如此大量的时间和心血,还没有哪一位著名大师的作品是我没有再三研究过的。

3.淡泊名利,不慕虚荣。1770年6月26日,教皇克莱门特九世颁给莫扎特黄金马刺勋章,以骑士身份晋身贵族阶级,以表彰他音乐天份。两天后,这位十四岁的黄金马刺骑士,颈上带着以红丝带系着的十字勋章,接受教皇的亲切接见。

4

在此之前,作曲家中只有格鲁克接受过此殊荣。不过,与格鲁克不同的是。莫扎特从未利用这份荣耀。事实上,他视整件事为一个玩笑。

4.音乐天才的弱点。莫扎特非常不善于理财,经济拮据一直是莫扎特一生挥之不去的噩梦。他经常身无分文,入不敷出,老是在寻找丰厚的终身职位以求一劳永逸,不再为钱财担惊受怕。但欣赏莫扎特的贵族总是送他一些无用的礼物,而非实实在在的金钱。然而当莫扎特稍有进帐时,他从不曾想到存点钱以备不时之需,这使他成年后的生活非常艰难。 科学家——袁隆平 1930年9月1日生于北平(今北京),汉族,江西省德安县人,无党派人士,现在居住在湖南长沙。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国家杂交水稻工作技术中心主任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湖南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客座教授、怀化职业技术学院名誉院长、联合国粮农组织首席顾问、世界华人健康饮食协会荣誉主席、湖南省科协副主席和湖南省政协副主席。2006年4月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1.事迹

1960年罕见的天灾人祸,带来了严重的粮食饥荒,一个个蜡黄脸色的水肿病患者倒下了,??袁隆平的5尺之躯也直接经历了饥饿的痛苦。他决心努力发挥自己的才智,用学过的专业知识,尽快培育出亩产过800斤、1000斤、2000斤的水稻新品种,让粮食大幅度增产,用农业科学技术战胜饥饿。

袁隆平总结了6年来的经验教训,并根据自己观察到的不育现象,认识到必须跳出栽培稻的小圈子,重新选用亲本材料,提出利用“远缘的野生稻与栽培稻杂交”的新设想。

1973年10月,袁隆平发表了题为《利用野败选育三系的进展》的论文,正式宣告我国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这是我国水稻育种的一个重大突破。紧接着,他和同事们又相继攻克了杂种“优势关”和“制种关”,为水稻杂种优势利用铺平了道路。

1995年8月,袁隆平郑重宣布:我国历经9年的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可以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正如袁隆平在育种战略上所设想的,两系法杂交水稻确实表现出更好的增产效果,普遍比同期的三系杂交稻每公顷增产750-1500公斤,且米质有了较大的提高。至今,在生产示范中,全国已累计种植两系杂交水稻1800余万亩。目前,国家“863”计划已将培矮系列组合作为两系法杂交水稻先锋组合,加大力度在全国推广。

“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又取得“四大突破”:目前超级杂交水稻晚稻亩产量高;稻谷结实率高;稻谷千粒重高;筛选出适合华南地区种植的两个中国新型香米新品种。在场的专家和科技人员对这位卓越科学家取得的新成功而欣喜不已。这标志中国超级杂交稻育种研究再次超越自我,继续领跑世界。目前,超级杂交稻正走向大面积试种推广中。

2.贡献

袁隆平的水稻南优2号,比以前的水稻单产增产20%,于1973年研究成功,1976年开始推广。八十年代,国际组织给他的奖项多得像米粒一样。中国有九亿农民,他一个人,相当于干了两亿农民的活。有人预估,他的种子共创造效益5600亿美元。假设其中分零头给他,那么他的资产就会大致与世界首富卡洛斯·斯利姆·埃卢590亿美元相当。

3.心愿

袁隆平有两个心愿:一是把“超级杂交稻”合成;二是让杂交稻走向世界。

这是袁隆平的心声,一种博大的爱。为了实现这个心愿,他从成绩与荣誉两个“包袱”中解脱出来,超然于名利之外,对于众多的头衔和兼职,能辞去的坚决辞去,能不参加的会议一般不参加,梦魂萦绕的只有杂交稻。他希望杂交水稻的研究成果不但能增强我们国家自己解决吃饭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为解决人类仍然面临的饥饿问题做出更大的贡献。因此,袁隆平把帮助其他国家发展杂交稻当作为人类谋幸福的崇高事业。他还受聘担任了联合国粮农组织的首席顾问。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袁隆平说:“我做过一个梦,梦见杂交水稻的茎秆像高粱一样高,穗子像扫帚一样大,稻谷像葡萄一样结得一串串,我和我的助手们一块在稻田里散步,在水稻下面乘凉 ”

20世纪90年代后 美国学者布朗抛出“中国威胁论”,撰文说到21世纪30年代,中国人口将达到16亿,到时谁来养活中国,谁来拯救由此引发的全球性粮食短缺和动荡危机?这时,袁隆平向世界宣布:“中国完全能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中国还能帮助世界人民解决吃饭问题”

4.荣誉

袁隆平——建国以来贡献最大的农学家

报纸上曾引述农民的话说:“我们吃饱饭,靠的是两‘平’,邓小平和袁隆平。” 1.2007年十大经济年度特别荣誉奖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