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外1603-远程教育--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经管)--参考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6 12:03:3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选择题

1 划分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唯一标准是_______。 A. 世界的运动与发展问题 B. 世界的统一性问题

C. 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D. 世界的可知性问题

2 “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得物质的东西而已。”这是______。 A. 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 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 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D.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

3 唯物史观所说的人民群众是指_____。 A. 无产阶级 B. 体力劳动者 C. 知识分子

D. 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

4 认识是主体对于客体的反映,这是______。 A.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才承认的观点 B. 辩证唯物主义才承认的观点 C. 一切唯物主义都承认的观点 D. 一切可知论都承认的观点

5 人们借以进行生产的社会关系是随着______。 A. 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的 B. 生产力的发展而变化的

C. 社会精神文明提高的程度而相应变化的 D. 产品分配关系的改革而改变的。

6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______。 A. 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 它们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即哲学包含所有具体科学 C.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衡量具体科学正确与否的尺度 D.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绝对的,具体科学是相对的 7 时间和空间是______。

A. 物质的唯一属性

B. 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C. 人们用来整理认识材料的先天认识形式 D. 是人们感觉系列调整了的体系

8 意识能动作用的最重要表现是能够______。 A. 摆脱客观世界的制约

B. 通过指导实践自觉地改选客观世界 C. 反映事物的外表、现象 D. 反映事物的本质、规律

9 “自然规律是客观的,社会规律是人为制造的”的观点,实际上是______。 A. 唯心主义的观点 B. 唯物主义的观点 C. 形而上学的观点 D. 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1 0 自然科学属于生产力的范畴,是因为______。

A. 它是对自然界的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

B. 它能把生产力系统中的诸要素组合起来形成现实的生产力 C. 它渗透到生产力诸要素中并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D. 它是直接现实的生产力要素 1 1 哲学是_____。

A. 关于如何使人变得聪明的学问

B. 关于自然界和社会一般发展规律的科学 C. 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D. 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1 2 物质的根本属性是_____。

A. 客观实在性,因为它是事物共同具有的特性

B. 规律性,因为它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C. 可知性,因为它能够被人的意识所反映

D. 运动,因为它是物质存在的方式,物质是在运动中存在的。 1 3 在唯物主义看来,人们对鬼神的观念是______。 A. 人脑主观自生的 B. 人脑对鬼神的反映

C. 人脑对客观事物虚幻的歪曲的反映 D. 人们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反映 1 4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发展是______。 A. 在外力作用下物体发生位移 B. 事物周而复始的循环运动 C. 由事物内在矛盾引起的变化 D. 事物的前进上升运动 1 5 矛盾问题的精髓在于_____。

A.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问题 B. 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问题

C. 对抗性矛盾与非对抗性矛盾的关系问题 D. 矛盾的主要方面与非主要方面的问题 1 6 看问题“只见树木,不见树林”是_____。 A. 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 形而上学的片面性观点 C. 不可知论的观点 D. 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1 7 真理是______。

A. 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B. 人们普遍接受的经验的组织形式 C. 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本身

D. 主体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1 8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这一观点的含义是_____。 A. 社会发展史与自然发展史是完全相同的 B. 社会的发展过程不受人们主观意志的影响 C. 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不包含偶然性的必然过程 D. 人类社会的发展如自然界一样有其客观规律 1 9 人的社会价值的大小主要取决于______。

A. 个人对社会奉献的多少 B. 个人社会地位的高低 C. 个人知识和才能的多少 D. 个人所从事的职业是否重要

2 0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_______。 A. 它是否适合自己的经济基础 B. 社会意识的性质

C. 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D. 国家政权的性质

2 1 下列选项中正确说明运动与物质关系的是______。 A. 物质是运动的原因 B. 物质是运动的本质 C. 运动是物质的内在根据 D.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2 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是_____。 A. 物质世界的一切现象

B. 各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具体过程 C. 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 D. 一切被压迫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 3 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解答是_____。 A. 划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标准 B. 划分唯物论与唯心论的标准 C. 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标准 D. 划分一元论和二元论的标准

2 4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指的是____。 A. 时间的顺序性 B. 时间的不可逆性 C. 时间的相对性 D. 时间的间断性

2 5 “存在就是被感知”是______。 A. 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B. 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C. 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D. 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2 6 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是 A. 承认物质对意识的根源性

B.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C. 反对一切形式的二元论 D. 坚持世界的统一性

2 7 庸俗唯物主义在意识本质问题上的错误在于______。 A. 抹杀了意识的主观特征 B. 不懂得意识的能动性

C. 不承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D. 不了解意识对物质的依赖关系

2 8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