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16 2:57:5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观音信仰与禅宗的关系
摘要:观音信仰和禅宗是汉传佛教最普遍的信仰形态和法脉传承。观音菩萨作为大乘佛教菩萨信仰中的主要信仰对象之一,以其无尽的大悲愿力和贴近基层百姓日常生活的示现,受到了士庶各阶层的欢迎。而禅宗自六祖慧能开辟顿悟法门,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后来“一花开五叶”,分化出五家七宗,并在唐武宗灭佛之后独树一帜,成为汉传佛教具有代表性的法脉传承。观音信仰和禅宗的中国化与普及,是印度佛教为适应中国文化主动的调整与中国文化自身积极理论创建双向运动所产生的结果。本文尝试从同源同质,智悲双运,修行互助三个方面来阐释两观音信仰和禅宗的关联,以期探讨佛教的修行信仰形态和佛教中国化的特征。
关键词:佛教、观音、禅宗、信仰、修行
佛教自公元1世纪前后传入中国,经历了大约六百年的本土化历程。期间与中国原有的文化进行了长期的碰撞与融合,分化出诸多流派,最终被中国古代社会所吸收,成为最普及的宗教信仰形态。在所有汉传佛教的法脉传承或信仰形态中,最为普遍的无疑是观音信仰和禅宗了。观音菩萨作为大乘佛教菩萨信仰中的主要信仰对象之一,以其无尽的大悲愿力和贴近基层百姓日常生活的示现,受到了士庶各阶层的欢迎。而禅宗自六祖慧能开辟顿悟法门,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气韵空灵,重视入世和家庭伦理,契合儒家的人伦纲常。后来“一花开五叶”,分化出五家七宗,并在唐武宗灭佛之后独树一帜,成为汉传佛教具有代表性的法脉传承。那么,探求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并梳理其何以成为主要信仰的原因,对于理解佛教修行信仰形态和中国化具有一定的意义。本文尝试从同源同质,智悲双运,修行互助三个方面来阐释两者的关联,以探讨佛教的修行信仰形态和佛教中国化的特征。
一、同源同质
观音信仰和禅宗的主要信仰形式和精神内核都源自印度佛教,这也就决定了两者相同宗教特征。
(一)、大乘法门
佛教大致可分为人天乘,小乘和大乘。人天乘寻求来世的人天乐果,小乘追求自我的精神解脱,而大乘则要普渡众生。观音菩萨是大乘菩萨,禅宗也是大乘法门。对于大乘佛教来说,具有菩提心是所有大乘法门的基本属性。菩提心有两个所缘对境。一是缘众生之大悲,二是缘众生之佛果。缘众生之大悲即是观想沉溺于轮回苦海里的所有苦难众生,他们在无始以来的轮回之中都曾经做过自己的父母,愿自己能够代他们受苦。缘众生之佛果即是愿所有的众生都能够出离生死大海,获得究竟圆满的佛果。菩提心又可以分为愿菩提心和行菩
提心。愿菩提心指的是普渡众生的发心愿力,行菩提心即是菩萨修习佛法救度众生的六度万行。下面分别阐述两者的大乘特性:
1、观音信仰
观音菩萨是诸佛世尊大悲心的总集,对众生有强烈的悲心,并且应机施教,化现无量身相,以种种方便度化众生。如印光大师云:
“观音大士,于无量劫,久成佛道;为度众生,不离寂光,现菩萨身。又复普应群机,垂形六道,以三十二应、十四无畏、四不思议无作妙力,寻声救苦,度脱群萌。”
1
“名观世音者,以菩萨因中由观闻性而证圆通,果上由观众生称名之音声而施救护,故名观世音也。”
由于观音菩萨在因地时强大的发愿力,所以现在其获得佛果时的悲心周遍整个法界,任何众生只要称念其名号,都能获得其护佑和加持。如《法华经》云:“善男子,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很多修行人受到观音菩萨的精神感化,也对众生生起了大悲心,在现实生活中行菩萨道,以其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净化了世道人心。 2、禅宗
禅宗在所有大乘佛法里面是比较特殊的一个法门,因其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禅宗行者在追求明心见性,了生脱死的同时,也不会忘记自己的大乘种性。六祖慧能大师所发四宏誓愿的第一条即是“众生无边誓愿度”。当然惠能大师把这里的众生的概念内涵进行了提升。此众生并非局限于经验可见的众生,而是自身心中的众生,即八万四千烦恼。“善知识,心中众生,所谓邪迷心,狂妄心,不善心,嫉妒心,恶毒心,如是等等心,尽是众生。”另外,禅宗立宗的基本宗教情怀即是为化解一切众生烦恼,让其顿悟自性光明。如《六祖坛经》:“善知识,我此法门,从一般若,生八万四千智慧。何以故,为世人有八万四千尘劳。若无尘劳,智慧常现。”在实践层面,禅宗的一些社会实践则是其宗教精神的具体落实。如其丛林制度,禅门清规。很多禅门大德不断地在践行其普渡众生的四宏誓愿,如近代的虚云禅师,当代的星云大师,都是禅门典范。
(二)、一乘佛法
观音信仰和禅宗各自作为佛教的修行法门之一,尽管其存在形态和修行方式有教大差别,但都具有同样的宗教功能。两者皆是能够让众生究竟成佛的法门。佛陀为顺应众生种种根基,而宣说种种法门。佛法在究竟的意义上是一乘的,虽然在显现上有诸多形式,但并不违背其一乘法的性质。所有的法门,不
管是大乘还是小乘,显宗还是密宗,都能为众生种下解脱种子,最后究竟成佛。 如《法华经》云:
5
4
3
2
“诸佛如来但教化菩萨,诸有所作,常为一事,唯以佛之知见示悟众生。”
6
“舍利弗,如来但以一佛乘故,为众生说法,无有余乘,若二若三。” “舍利弗,过去诸佛以无量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辞,而为众生演
87
说诸法,是法皆为一乘佛故。是诸众生从诸佛闻法,究竟皆得一切种智。”
(三)、心性本体的统一
观音信仰与禅宗在佛性和心性本体上是统一的。佛教认为众生皆有佛性。佛性是普遍存在的,是心性本体的一种存在状态。在大乘中观见解中,万法在世俗谛中是现而无自性如梦如幻的,在胜义谛中是远离一切戏论的大空性。而这种空性并非单空,而是一种心性光明的存在,一种不可思议的常有,能显现万物色相。这种光明即是佛性或说自性。禅宗通过向内的观照而觉悟自性,了知心体,如《六祖坛经》云:“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成万法。”在观音信仰中,在其心性本体层面,观音菩萨说宣讲的《心经》中也提到:“色不异空,空不异色。”此句中,“色不异空”即是把万法抉择为空性,破除实执;“空不异色”即是把空性抉择为心性光明,破除空执。这与禅宗的自性般若见解有异曲同工之效。
二、智悲双运
前文已经论述了观音信仰和禅宗在形而上的心性层面的统一。然而,两者在心性的妙用上却有差异。观音主悲,而禅宗主智。两者之妙用恰好构成了智悲双运,具有互补性。智者大师在《法华玄义》中云:“良以悲心熏于智慧,能拔他苦,慈心熏于禅定,能与他乐。” 般若空性智慧与大悲心是同时产生的,有互生的关系。有些修行者通过观修大悲心而证悟空性,有些则通过证悟空性而生起大悲心。悲心与智慧分别顺应了众生的情感需求和理性需求。这两种需求是生命个体的不同层面的需求,具有普世性。
(一)、大悲心
所谓的悲心,即是拔众生苦。在中国古代社会,对观音菩萨的大悲愿力有着广泛的信仰需求。汉末至魏晋是中国历史上战乱频繁、民族矛盾、阶级矛盾以及统治阶级内部的利益冲突都十分尖锐的时期,社会各阶层人士都有一种朝不保夕的恐惧感,特别是处于社会底层的广大人民,受着天灾与人祸的双重压迫,极力寻求一种超自然神力的庇护,以摆脱现实苦难的纠缠。《法华经》的译出正好满足社会各阶层的这种心理需求,比起远在西方极乐世界、遥不可及的佛,观音菩萨能够出莲座,历下界,主张“随类化度”,具有“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的愿职。
11
10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