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2019高中生物第二章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第一节减数分裂教学案苏教必修85(1)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7/1 7:30:5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裂前、中期。

(3)de段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一分为二,染色单体消失,每条染色体中只含有1个DNA分子。

知识整合 减数分裂中,核DNA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因为DNA的复制而加倍,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末期细胞一分为二时减半;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减半,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后暂时加倍到体细胞水平,末期再减半;染色单体存在于整个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中期。

3.二倍体生物细胞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分子数的变化如图甲、乙、丙所示。在甲、乙、丙三图中的①~④中均涉及DNA分子数减半,其原因完全相同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染色体经过复制后到着丝点分裂前,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分子都是两个。着丝点分裂导致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分子由两个变成一个,且染色体的数目加倍。有丝分裂完成后,形成的子细胞中DNA数目保持不变,而减数分裂完成后,形成的子细胞中DNA数目减半。导致细胞核中DNA数目减半的原因有二:一是有丝分裂末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染色体的平均分配并进入两个子细胞中;二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同源染色体的彼此分离并进入两个子细胞中。

4.正常进行分裂的细胞,同源染色体、染色单体、染色体、DNA分子之比为0∶0∶1∶1,则该细胞所处的时期是( ) A.有丝分裂时期 C.有丝分裂后期 答案 D

解析 由题意可知不存在同源染色体,应是减数第二次分裂,也没有染色单体,应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故选D。有丝分裂时期会有同源染色体的存在,故A、C错误。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会含有姐妹染色单体,故B错误。

6

B.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 D.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1.初级卵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在分裂时都出现的现象是( ) A.同源染色体分离 C.细胞质不均等分配 答案 C

解析 A项,初级卵母细胞具有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和分离,但次级卵母细胞没有;B项,次级卵母细胞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有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但初级卵母细胞着丝点不分裂;C项,初级卵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和次级卵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都有细胞质的不均等分配;D项,初级卵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在分裂时都不出现染色体复制,而是卵原细胞进行染色体的复制,形成初级卵母细胞。

2.处于分裂过程中的某动物细胞,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且排列在赤道板上的染色体的形状和大小各不相同,该细胞可能是( ) A.体细胞 C.卵细胞 答案 D

解析 这个细胞内的染色体的形状、大小各不相同,说明这个细胞内不含同源染色体,排除了A项和B项。又因这个细胞内的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得知这个细胞正处于分裂期的中期,因此不可能是C。

3.若细胞分裂过程中一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B.初级精母细胞或初级卵母细胞 D.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 B.着丝点分裂 D.染色体复制

7

A.a→b可表示DNA复制

B.b→c可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 C.c→d可表示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 D.d→e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全过程 答案 D

解析 d→e表示着丝点分裂后的一条染色体上含有一个DNA分子。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和中期,一条染色体上含有两个DNA分子,其后期着丝点分裂后一条染色体上才只含有一个DNA分子。

4.动物的卵细胞与精子形成过程中的不同点是( ) ①次级卵母细胞将进行普通的有丝分裂 ②一个卵原细胞最终只形成一个卵细胞

③一个卵原细胞经染色体复制后形成一个初级卵母细胞 ④卵细胞不经过变形阶段 A.①③ C.②③ 答案 B

解析 卵细胞与精子的形成过程基本相同,其区别在于:(1)形成的生殖细胞数目不同: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和变形形成四个精子,而一个卵原细胞只形成一个卵细胞。(2)细胞质分裂方式不同:精子形成过程中细胞质均等分裂,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细胞质不均等分裂(极体分裂除外)。(3)精细胞必须经过变形成为精子,而卵细胞不经变形阶段。 5.如图是某动物生殖细胞形成过程的简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B.②④ D.①④

(1)这是________细胞的形成过程,是在动物的________中形成的。 (2)图中的②表示________细胞,图中的⑤表示________细胞。 (3)图中的①所示的一个细胞能够形成________个⑦所示的细胞。 答案 (1)卵 卵巢 (2)初级卵母 次级卵母 (3)1

解析 从图中细胞质的不均等分裂可以判断这是卵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卵细胞的过程。在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一个初级卵母细胞②产生一个次级卵母细胞④和一个(第一)极体③,一个次级卵母细胞⑤形成一个卵细胞⑦和一个小的(第二)极体⑥,(第一)极体③分裂成两个(第二)极体。

8

课时作业 [学考达标]

1.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有一些不同之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精、卵原细胞是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的

B.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可形成4个精子,而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只形成一个卵细胞 C.精细胞经变形形成精子,而卵细胞的形成没有变形过程

D.在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有极体产生,而在精子的形成过程中无极体产生 答案 A

解析 精、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精子和卵细胞,但是精、卵原细胞是通过有丝分裂产生的。

2.如图所示,能表示次级卵母细胞继续分裂过程的示意图是( )

答案 B

解析 次级卵母细胞分裂过程中最显著的特点是细胞质不均等分裂,且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A、C含同源染色体,D细胞质均等分裂。

3.在同一种生物的细胞核中,DNA和染色体数目不一定相同的是( ) A.精细胞 C.极体 答案 C

解析 精细胞、卵细胞和精子中不含染色单体,每条染色体上有一个DNA分子;而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极体中含有染色单体,每条染色体上含两个DNA分子,DNA分子数目是染色体数目的2倍。

4.如图所示为某动物卵原细胞中染色体组成情况,该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3个极体和1个卵细胞,其中一个极体的染色体组成是1、3,则卵细胞中染色体组成是( )

B.卵细胞 D.精子

A.2、4 C.1、3或2、4

B.1、3 D.1、4或2、3

9

答案 C

解析 若该极体与卵细胞是同一个次级卵母细胞形成的,则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也是1、3,若该极体是初级卵母细胞分裂形成的第一极体分裂后形成的,则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是2、4。 5.人的一个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中可形成23个四分体,则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的细胞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核DNA分子数分别是( ) A.46、92、92 C.23、46、46 答案 A

解析 23个四分体即23对同源染色体,有46条染色体,92条染色单体,92个DNA分子。 6.如图表示哺乳动物精子的形成过程中一个细胞内核DNA分子含量的变化。下列各项中对本图的解释完全正确的是( )

B.46、0、46 D.92、92、92

A.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发生在d~e的初期

B.e点染色体数目为n,f点染色体数目又出现短时间的加倍 C.e点同源染色体分离,f点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 D.a~c是间期,c~f是分裂期,f~g是精细胞变形阶段 答案 D

解析 细胞分裂间期,染色体完成复制,进入分裂期后,同源染色体就出现联会现象,应发生在c~d初期。e点完成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发生了分离,染色体数目变为n;f点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每个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仍为n条。e点表示同源染色体分离进入了两个子细胞中;f点表示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分别进入到两个子细胞中。a~c段完成DNA的复制,表示间期;c~f 段DNA连续两次减半,表示分裂期;f~g段表示完成分裂后精细胞变形为精子。

[高考提能]

7.某同学总结了四条有关减数分裂、染色体、DNA的知识,其中不正确的是( ) A.次级精母细胞中的DNA分子数和正常体细胞中的DNA分子数相同 B.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等于正常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 C.初级精母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相同 D.任何一种哺乳动物的细胞中染色体数和着丝点数相同 答案 C

解析 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分子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次级精母细胞中的DNA分子数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