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2018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全一册练习(打包53套,含答案175页)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17 18:43:2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人教部编版】2018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全一册练习

1 消息二则

名校讲坛

1.知识链接

新闻结构

新闻,又称消息,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个部分。标题,一般包括引题、正题、副题;导语,一般指新闻开头(即“电头”)后的第一句或第一段文字,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主体,紧随导语之后,是新闻的主干;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结语,一般指新闻的最后一句或最后一段,是消息的结尾,它依附内容的需要,可有可无。背景和结语有时可以暗含在主体中。

2.写作背景

1949年,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结束,国共两党和平谈判破裂。4月21日清晨,人民解放军发动渡江战役,4月23日晚,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宣告国民党反动派政权的覆灭。这两则新闻稿均是毛泽东于4月22日撰写,介绍了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动态。

3.考点链接

病句:搭配不当(一)

【主要类型】

(1)主谓搭配不当。如:市民的环保意识不断落实。(主语“意识”和谓语“落实”不能搭配,应将“落实”改为“增强”或“提高”。)

(2)动宾搭配不当。如:近年来,我国重大的科研项目捷报频传,增强了我们民族的科技自信和广阔前景。(动词“增强”和宾语“广阔前景”不能搭配,可删掉“和广阔前景”。)

【解题技巧】

提主干。当句子较长、成分较复杂时,一定要压缩句子,提取主干,看主谓、动宾等各个句子成分搭配是否恰当。

【习题链接】见“积累与运用”T5。 01 积累与运用 【课前预习】

1.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1)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kuì)退。 .(2)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xiè(泄)气。

(3)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dù(渡)江区yù(域)。 2.文学常识填空。

新闻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个部分。标题简明、醒目,概括性强;导语,指正文第一句;主体,是新闻的主干;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基础提升】 3.下列词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B) A.要塞(sè) 顽强(wán) 锐不可当(dānɡ) ...

B.芜湖(wú) 签订(qiān) 摧枯拉朽(xiǔ) ...C.歼灭(qiān) 督战(dū) 毫无斗志(dòu) ...D.荻港(dí) 横渡(hènɡ) 风平浪静(pínɡ) ...

(解析:A.“塞”应读作“sài”;C.“歼”应读作“jiān”;D.“横”应读作“hénɡ”。)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B) A.老师一宣布完这个消息,教室顿时风平浪静。 ....B.爷爷最喜欢在晚饭后给我讲八路军英勇善战的故事。 ....C.他打羽毛球如同摧枯拉朽,很快就胜利了。 ....D.我军所到之处,敌人锐不可当,人民欢声雷动。 ....

(解析:A.“风平浪静”比喻平静无事,不能用来形容教室的安静;C.“摧枯拉朽”比喻腐朽势被迅速摧毁,用在此处不合语境;D.“锐不可当”形容勇往直前的气势无法抵挡,含褒义,此处形容敌人不合语境。)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D)

A.史蒂芬·威廉·霍金对科研事业的无限执着经常浮现在我眼前。 B.《青春之歌》这部小说出色地塑造了共产党员卢嘉川、江华、林红等人的英雄事迹。 C.临近考试,同学们的学习态度有了明显的提高。

D.在对传统村落的修缮中,我们要保护文化遗产存在的真实性,禁止随意修建仿古建筑、仿古街区。

(解析:A.主语“无限执着”与谓语“浮现”搭配不当,应将“对科研事业的无限执着”改为“执着于科研事业的情景”;B.“塑造”与“事迹”动宾搭配不当,应将“事迹”改为“形象”;C.搭配不当,“提高”应改为“转变”。)

6.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C)

A.会议开始前,主持人特别提醒:“为了保持会场安静,请各位关闭手机,否则后果自负!”

B.有人从公交车上往外扔香蕉皮,一位乘客冲着他说:“老兄,你太过分了!积点德吧!”

C.酒店经理对员工们说:“大家要用心做好服务工作,让客人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D.提到自己的父亲,老刘动情地说:“令尊经常告诫我们,做人要清清白白。” (解析:A.“后果自负”用语不礼貌;B.“积点德吧”用语不礼貌;D.“令尊”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此处指自己的父亲用语不当。)

02 课内精读

阅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回答问题。

7.这则消息的“电头”是“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十二时电”,“导语”部分是第1-2句,主体部分是第3-17句。导语中揭示我军所向披靡、战绩辉煌的词语是“冲破敌阵、横渡长江”。主体部分中记录我军节节胜利的史实的一个四字成语是“锐不可当”。

8.“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一句能否改为“现在,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一大半,剩下的二十三日可渡完”?为什么?

不能这样更改。“现在”与“至发电时止”相比,后者概念更确切;“一大半”与“三分之二”相比,前者表达含混,模糊不清;“剩下的”所指不明(是人?是物?),“余部”是军事术语,更贴切、得体。

9.请从词语运用的角度赏析“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

一句。

“歼灭”“击溃”“占领”“控制”等动词的连用,使语言雄健有力,表现出我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所向无敌的气概。尤其是“控制”这个动词的运用,十分准确地表明江阴要塞不仅是被占领,而且被我军操纵,正因为如此,长江才能被“封锁”。

10.本文的主体部分,着重报道人民解放军渡江的战斗情况,为什么把中路军和西路军放在一起写,最后才写东路军?

因为中路军和西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敌军抵抗甚为微弱,而东路军所遇敌军抵抗较为顽强,这样安排,更能使文章涌起高潮。

03 拓展阅读

莒南村民讲述渊子崖保卫战: “团结起来就是那无敌的力量”

本报记者 王洪涛 本报通讯员 徐德理 陈德溪

①对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莒南县渊子崖村村民林祥松感慨,这个纪念日太有意义了,要让子孙后代都铭记这段历史。

②“我们得吸取教训,要团结起来,团结起来就是那无敌的力量。”说到这儿,67岁的林祥松给记者讲述了发生在渊子崖村的抗日保卫战。渊子崖村,被称为“中华抗日第一村”,渊子崖保卫战被称为“村自卫战的典范”。

③林祥松说,1938年,渊子崖村为了避免兵匪的骚扰、掠夺,在村子四周建起了4米高的城墙和炮楼。1941年12月的一个早晨,到沂蒙山区进行铁壁合围的1 000多名日军,包围了渊子崖村。“一看鬼子围过来了,村里的男女老少,都拿起土枪、土炮,在炮楼上对着鬼子打。”林祥松说,鬼子就用小钢炮炮轰城墙、城门,最终将村子西北部的城墙炸了一个半人高的洞,“一看破了洞,就有五六个人拿土枪过去封堵,离洞最近的林九兰,从家里拿来了铡草用的铡刀,蹲在洞的旁边,钻进来一个铡一个,一共砍死了7个鬼子。后来,鬼子就调整了小钢炮的方向,往天上射,炮弹刚好落在城墙里边,林九兰就这样牺牲了。”

④在老辈们的述说里,林祥松印象深刻的还有林庆一、林庆海两兄弟。“鬼子进村之后,就到处放火。躲在柴火垛里的两兄弟,一下子被鬼子点了,两人蹿出来之后,和四五个鬼子赤手肉搏,最后,两个人每人抱了一个鬼子,跳进火堆里,与敌人同归于尽。”

⑤依靠“以死的精神来抵抗”,渊子崖村等来了八路军的援军。战斗从清晨一直到傍晚,渊子崖村民和八路军共歼灭日军112人,同时也有140多名村民和40多名八路军、武工队战士牺牲。

⑥“虽然参加这场战斗的村民都一个一个离世了,但这段历史,我还要不断地讲给村里的小一辈听,让他们知道,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林祥松说。

11.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点明写这篇通讯报道的背景与机缘,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 12.请用自己的话分别概括文章第③—⑤段的内容。

第③段:全村抗敌,林九兰壮烈牺牲。第④段:两兄弟抱住鬼子同归于尽。第⑤段:渊子崖村民配合八路军歼灭了敌人。

13.林祥松还要不断地把这段历史讲给村里的小一辈听的目的是什么? 让村里的小辈知道,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 14.自国家公祭网开通以来,海内外网友纷纷参与在线公祭并留言。请你结合本文内容,在“缅怀留言”一栏里留下自己的话。

【示例】不忘历史,敬畏生命,传承精神,珍视和平。 04 综合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