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裂缝化学灌浆施工方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7/1 5:51:4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化学灌浆施工方案

一、设计技术方案

隧洞内混凝土裂缝均对结构的抗渗性、耐久性及外观产生影响,甚至有的会危害到混凝土结构整体性,从而影响结构安全。因此必须全部维修处理。

对于不影响结构安全的裂缝以提高抗渗性和耐久性为目的进行修补;对于影响结构安全的纵向裂除进行裂缝修补外还应进行结构的补强加固。

目前常用的裂缝修补措施主要是灌浆及表面封闭,灌浆以灌入水泥浆液和化学浆液两种做法,由于水泥浆液充填后只能传递不大的压应力,化学浆液能在一定程度上与混凝土粘结,且具有较高的抗变形能力,在工程界得到广泛应用,因此本次推荐采用化学灌浆的裂缝处理方案。

洞内发现有已经修复过的裂缝出现聚脲鼓胀、脱离、渗水等,有新出现的裂且有渗水,有新发现裂缝无渗水。建议首先对新发现及已修复过再次出现问题的裂缝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采用不同维修处理方式进行维修。

对于纵向裂缝和宽度大于(含等于)0.2mm的环向裂缝采用灌浆处理,之后进行表面封闭;对于宽度小于0.2mm的环向裂缝直接做表面封闭。

(1)化学灌浆

1)维修处理范围

对于全部纵向裂缝均需进行化学灌浆处理。 2)灌缝材料

为了确保裂缝灌浆达到提高现状混凝土结构的弹性模量、防水性、耐久性、结构安全的目的,根据以往工程经验,建议采用环氧树脂类浆液对裂缝进行低压灌浆,灌浆压力0.2~0.4MPa。灌浆从低压0.1MPa开始逐漸升高,并且根据缝宽、缝深及进浆量综合控制。

灌缝完成后采用粘碳纤维布进行表面封闭,粘贴范围宽度1m(缝两侧各500mm)长度方向超出縫两端500mm。

二、现场施工

裂缝灌浆施工程序为:表面清洗→贴嘴与打孔埋管→闭缝→密封检查→冲洗→吹干→化学灌浆→灌后检查

1、表面清洗

用高压风冲吹缝表面,将松散的表面、泥沙、污垢等吹清干净,必要时用角磨机打磨。

2、贴嘴与埋管

骑缝贴嘴布孔沿缝面布置,根据缝宽贴嘴间距不超过20cm。贴嘴施工时,灌浆嘴粘贴点应采用清洗剂擦洗干净,并完全干燥后,方可进行贴嘴施工。灌浆嘴采用封缝胶粘贴,要求粘贴牢固,且灌浆畅通。

3、闭缝

在骑缝贴嘴埋设2~3h后,用封缝胶沿裂缝封闭缝口,胶泥厚度按灌浆不冒浆的原则确定,并抹压密实、平整,以确保浆液在灌浆压力下将裂缝充填密实。封好的缝表面应光滑、平整,边缘与混凝土面应紧贴。

4、密封检查

待闭缝材料达到强度后,沿缝涂抹一层肥皂水,从一个灌浆嘴中通入空气(其余灌浆管堵塞),如密封的缝上有冒泡现象,应对该部位重新密封,当缝较长时可分段试气检查。压气所用压力采用设计灌浆压力的0.8倍。

5、冲洗

对缝面逐孔进行风冲洗,风压0.2MPa,将孔内及缝面粉尘冲洗干净,并查明管道畅通、缝面串通及封缝外漏情况。若有外漏及时处理。风冲洗时间每孔约5min确保孔内干净。

6、吹干钻孔、缝面

压气试验后,灌浆前,应将所有孔嘴上的阀门全部打开,用压缩空气将孔内、缝内的积水吹挤干净,使缝面达到干燥或无水状态,风压控制在0.1~0.15MPa。

7、灌浆

1)灌浆前应进行生产性试验,根据试验结果调整裂缝处理设计参数、施工工艺和浆液配比。灌浆压力为0.2~0.4MPa,根据裂缝宽度、灌注时间及灌注量进行综合控制。

2)浆液应在现场并空气流通处配制,并使用橡胶手套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