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强化练(二)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作业(全国通用)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11:37:1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专题强化练(二)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一、选择题

1.如图为常见的两套渗透装置图(图中S1为30%蔗糖溶液、S2为蒸馏水、S3为30%葡萄糖溶液;已知葡萄糖能通过半透膜,但蔗糖不能通过半透膜),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装置甲漏斗中溶液液面上升速率逐渐下降

B.装置甲渗透过程中水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方向是S2→S1 C.装置甲达到渗透平衡后,则S1溶液浓度仍大于S2溶液浓度 D.装置乙的现象是S3溶液液面先上升后下降,最终S3和S2溶液液面持平

解析: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渗透作用是指水分通过半透膜,从溶质浓度低的溶液向溶质浓度高的溶液转移的现象。装置甲中S1为30%蔗糖溶液、S2为蒸馏水,所以漏斗内液面上升。装置乙中S2为蒸馏水、S3为30%葡萄糖溶液,而葡萄糖能通过半透膜,所以右侧液面先上升,后下降。装置甲中,S1溶液浓度>S2溶液浓度,所以漏斗中溶液液面上升,但随着液面差的增大,液面上升速率逐渐下降,A正确;装置甲渗透过程中水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方向是双向的,B错误;装置甲达到渗透平衡后,S1溶液浓度仍大于S2溶液浓度,C正

确;由于葡萄糖能通过半透膜,所以装置乙的现象是S3溶液液面先上升后下降,最终S3和S2溶液液面持平,D正确。

答案:B

2.(2018·聊城模拟)将红细胞分别放在等渗的NaCl和KCl溶液中一段时间,前者不会引发溶血现象(血细胞破裂)而后者会出现。导致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是( )

A.Cl-大量进入红细胞引起红细胞吸水 B.KCl溶液浓度大于红细胞内溶液浓度 C.K+大量进入红细胞引起红细胞吸水 D.K+破坏了红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解析:等渗的NaCl和KCl溶液,NaCl溶液不会引发浴血现象,说明Na+和Cl-没有被红细胞吸收,KCl溶液引发浴血说明K+被红细胞吸收。

答案:C

3.(2018·成都模拟)将a、b、c三组红细胞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氯化钠溶液中进行实验,浸泡一段时间后其细胞形态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所示细胞内液的渗透压,a组的比b组的高 B.浸泡过程中a组细胞失水量小于c组细胞失水量

C.若向a组烧杯中加入少量葡萄糖,则其细胞可能会皱缩后恢复

原状

D.上述实验中引起细胞形态的改变而消耗ATP的数量比较:c>b>a

解析:由图可知:红细胞浸入a溶液中保持正常形态,说明a溶液浓度等于细胞内液的溶质浓度;红细胞浸入b溶液中吸水膨胀,说明b溶液浓度小于细胞内液的溶质浓度;红细胞浸入c溶液中失水皱缩,说明c溶液浓度大于细胞内液的溶质浓度。因此,a、b、c溶液浓度大小:b

答案:D

4.(2018·长春市高三质检)将同一红色月季花瓣制成两组相同的临时装片,分别浸润在甲乙两种溶液中,测得液泡直径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