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昆《经济学原理》复习资料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6 15:18:3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经济学原理》期末复习提纲 一、题型

名词辨析(4分×5=20分) 选择题(1分×20=20分) 判断题(2分×10=20分) 计算题(10分×2=20分) 论述题(10分×2=20分) 二、知识点 第1章 ?

理解稀缺性、经济学、机会成本、边际、激励以及市场失灵、外部性和通货膨胀等术语的含义

稀缺性:社会资源的有限性。社会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所以不能生产人们希望拥有的所有物品与劳务。

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

经济学家研究:人们如何作出决策;人们如何与他人相互交易;影响整体经济的力量和趋势

机会成本: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须放弃的东西 边际变动:对行动变化微小的增量调整 市场失灵: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 外部性: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 通货膨胀:物价总水平的上升 ?

熟悉经济学的十大原理

1、人们面对权衡取舍,有所得必有所失,要兼顾公平与效率。

2、所得的成本就是放弃的东西,真正的成本不是会计成本,而是机会成本。 3、增量大小的比较决定选择,边际分析是经济学分析的关键。 4、人们根据刺激做出决策,并随刺激的变化而进行调整。 5、交换可以使有关各方都得到好处。 6、市场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效率。

7、政府可以弥补市场的局限,如市场失灵、外部性和垄断等。 8、一国生产能力的大小决定国民生活水平的高低。 9、货币发行过多可能造成通货膨胀。

10、短期中,失业和通胀之间有替代关系。 ?

领会“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句话的含义

做出决策要求我们在一个目标与另一个目标之间权衡取舍。(大炮vs黄油;环境vs收益;效率vs公平) 第2章 ?

理解循环流向图与生产可能性边界这两个模型的内容

循环流向图:说明货币如何通过市场在家庭与企业之间流动的直观经济模型 p21 生产可能性边界:表示一个经济在可得到的生产要素与生产技术既定时所能生产的产量的各种组合的图形。表明了社会所面临的一种权衡取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以改变。P22

第3章 ?

学会利用图形分析生产可能性边界

生产可能性边界:表示一个经济所能生产的产量的各种组合 ?

理解绝对优势与比较优势的含义

绝对优势:根据生产率比较一种物品的不同生产者。如果一个生产者生产一个单位的物品所需的投入要素比其他生产者少,就说该生产者在生产此物品上有绝对优势。

比较优势:根据机会成本比较一种物品的不同生产者。如果一个生产者生产一种物品的机会成本比其他生产者小,就说该生产者在生产此物品上有比较优势 ?

学会运用比较优势原理分析交易的机会成本

当每个人专门生产自己有比较优势的物品时,经济的总产量就增加了。

贸易可以使社会上每个人都获益,是因为它使人们从事他们具有比较优势的活动。 第4章 ?

理解四种市场结构的含义

竞争市场:有许多买者与卖者,以至于每个人对市场价格的影响都微乎其微的市场 垄断者:一些市场上只有一个卖者,而且这个卖者决定价格 寡头:有几个并不总是主动地进行竞争的卖者

垄断竞争:有许多卖者,每个卖者提供略有差别的产品,有决定价格的能力 ?

能够分辨需求与需求量、供给与供给量

需求量:指人们在一定的时期内,在某一个价格水平上,愿意购买和能够购买的商品量

需求:把价格与需求量联系在一起的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影响需求的因素:商品本身的价格、收入、相关物品价格、嗜好、预期、买者数量。商品本身的价格是影响需求量的因素,引起需求曲线上点的移动;其它都是影响需求的因素,引起需求曲线上点的移动。

供给量:厂商在一定的时间内,在某一个价格水平上,愿意供给和能够供给的商品量 供给:把价格与供给量联系在一起的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影响供给的因素:投入价格、技术、预期、卖者的数量。商品本身的价格引起供给曲线上点的移动,其他因素引起的都将是供给曲线的移动。 ?

理解互补品与替代品的含义

替代品:一种物品价格上升引起另一种物品需求增加的两种物品 互补品:一种物品价格上升引起另一种物品需求减少的两种物品 ? ? ? 第5章 ?

理解弹性的经济学含义及其决定因素 熟悉需求定理和供给定理 学会利用供求模型分析价格的变动

完全竞争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结构长期和短期均衡的含义

弹性:在经济上是指一个变量对另一个变量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一个变量变动影响另一个变量的程度。它通常是两个变量变动的百分比,分母是自变量,而分子是因变量。 需求的价格弹性:指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分母是价格变动的百分比,分子是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

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相近替代品的可获得性、必需品与奢侈品、市场的定义、时间的长短、本身用途的广泛性 ? ?

?学会利用弹性的定义计算价格或需求量的变动

?QEp?Q?PP??Q?P??PQP2?P1?Q2?Q1?Q2?Q1??2Q2?Q1P2?P1??P2?P1??2P2?P1Q2?Q1理解需求曲线形状与弹性的关系,以及弹性与总收入之间的关系 Ep>1 富有弹性 曲线平坦 降价销售可以增加销售收入 Ep<1 缺乏弹性 曲线陡峭 提价销售才能增加销售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