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江苏省高等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5 17:47:2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012年江苏省高等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与评估项目竞赛规程

一、竞赛项目名称 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与评估 二、竞赛目的

通过竞赛,促进全省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及相关专业面向行业应用,进一步优化专业课程设置、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校企合作体制机制。考察高职学生在网络组建、网络配置与应用、网络安全与信息安全等方面的关键技能和职业素养。同时兼顾考查参赛学生的质量、效率、成本和规范意识,主要包括:团队协作能力、项目组织与实施能力、技术文档撰写能力等。

通过竞赛,展示高职学生在计算机网络安全领域的实践能力,提高社会对高职专业人才的认可度,提高高职学生的就业水平。引导专业教学方向调整,以适应产业快速发展的新技术新趋势。 三、竞赛内容与规则 (一)竞赛内容

本竞赛重点考查参赛学生网络信息安全的实践技能,具体包括:

1根据竞赛方案及实际工程项目实践要求,实现基础网络搭建的能力,主要有网络的连接,服务器和网络设备的安装、配置和调试以实现互联互通等; 2根据竞赛方案内容及安全防护设计方案,在网络设备及安全设备上配置各种安全策略,以满足应用需求的能力;

3 根据网络安全需求对网络运行进行监控的能力;

4根据网络实际运行中所面临的安全威胁,防范并解决网络恶意入侵和攻击行为的能力;

5根据国家标准提交标准化的工程验收文档和评估报告的能力。

(二)竞赛规则

1.比赛以团队方式进行,每个参赛队由3名选手组成,其中队长1名,选手须为同校在籍学生,性别和年级不限,每个参赛队可配指导教师2名。 2.竞赛时间180分钟。

3.竞赛所需的硬件、软件和辅助工具由组委会统一布置,选手不得私自携带任何软件、移动存储、辅助工具、移动通信等进入赛场。

4.每个参赛队可配备2名指导教师,指导教师经报名并通过资格审查后确定。竞赛过程中,允许参赛选手在规定的时间里按照竞赛规则,接受领队指导教师指导。参赛选手可自主选择是否接受指导,接受指导的时间计入竞赛总用时。 5.参赛选手须提前20分钟入场,入场必须佩戴参赛证并出示学生证。按工位号入座,检查比赛所需一切物品齐全后选手签字方可开始参赛。选手在比赛中应注意随时存盘。迟到超过10分钟不得入场。

6.竞赛过程中,选手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设备和人身安全,并接受裁判员的监督和警示。若因选手因素造成设备故障或损坏,无法继续比赛,裁判长有权决定终止该队比赛;若因非选手个人因素造成设备故障,由裁判长视具体情况做出裁决。

7.比赛过程中或比赛后发现问题(包括反映比赛或其它问题),应由领队在当天向组委员会提出书面陈述。领队、指导教师、选手不得与比赛工作人员直接交涉。

8.竞赛结束(或提前完成)后,参赛队要确认成功提交竞赛要求的文件,裁判员与参赛队队长一起签字确认,参赛队在确认后不得再进行任何操作。 9.其它未尽事宜,将在赛前向各领队做详细说明。 四、竞赛流程 1 参赛队报到;

2 领队会议(介绍比赛规程,分组抽签和赛场工位抽签等事项);

3 组织熟悉场地,组织参赛选手赛前熟悉场地; 4 举办开幕式; 5 分两天正式进行比赛(期间组织观摩、交流活动); 6 比赛结束(参赛队上交比赛成果); 7 专家评委进行评定; 8 举办颁奖仪式、闭幕式; 9 召开竞赛执行委员会总结会议。 五、评分标准 (一)评分方法 1.所有参赛代表队评分由裁判委员会统一评定。 2.大赛考试题目和评分标准按照本竞赛规程在大赛开始前7天由专家组拟定。 3.采取分步得分、错误不传递、累计总分的计分方式。分别计算环节得分,按规定比例计入团队总分,不计参赛选手个人成绩。 4.参赛队的得分按去掉1个最高分和1个最低分后的算术平均值计分。 5.当总分相同时,再按照效率→成本排序。效率:用时少的排名靠前;成本:设备、材料使用少者排名靠前。 6.在竞赛时段,参赛选手如有不服从裁判和监考、扰乱赛场秩序等不文明行为的,由裁判长在10分范围内扣减该专项相应分数,情节严重的取消比赛资格,参赛队比赛成绩为0分。参赛选手有作弊行为的,参赛队比赛成绩为0分。 (二)评分细则 分类 大赛组织 (5%) 考核内容 团队风貌 团队协作 分值比例 备注 1% 1% 精神面貌 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