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看小悦悦事件解析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17 14:42:0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看“小悦悦事件”

2011年10月13日,广东佛山黄岐的广佛五金城内,两岁女童小悦悦被货车撞倒,先后被两辆车的轮胎碾压4次重伤。在随后的7分钟内,18名路人经过,无一人施以援手。最终,一位拾荒者看到并施救。21日,小悦悦经医院抢救无效离世。一时间,这则消息迅速在网络以及各大平面媒体广泛报道传播,不断拷问着社会的道德底线。国人脆弱的道德神经再次被触碰被打击,悲观的认为这个社会道德的濒临瓦解。

然而,事件所涉及的道德因素确实存在,但我们更应该去深入思考的是隐藏在这背后的社会心理作用。只有从挖掘根源,才能更好的改变它。它并非为“无德者”开脱,而是希望能从心理过程来分析救助行为的发生和不发生,让我们能以更加科学、理性的态度看待社会事件。

从心理学的角度上来说,18名路人的视而不见,冷漠对待,不一定非得归为因为害怕卷入是非,所以大家对同胞的遭遇麻木不仁,甚至为道德伦理的败坏。其实,这样类似的案例在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也发生过,社会心理学家将其归为“旁观者效应”,也称为“多元无知”效应。

何为旁观者效应,旁观者效应指的是,紧急情况是由于有他人在场而没有对受害者提供帮助的情况。救助行为出现的可能与在场旁观人数成反比,即旁观人数越多,救助行为出现的可能性就越小——社会责任被分摊了。相反的则是,如果在一个只有旁观者本人和受害者的现场,90%的情况旁观者都会报警或者进行救助。

而“多元无知效应”是指当我们对自己缺乏信心或者形势不够明朗,不确定性占了上风的情况下,我们最有可能以别人的行为作为自己行动的参照。

结合此次的小悦悦事件来看,18名路人无一援手的第一个原因可能在于他们均认为,当周围有其他人可能帮忙的时候,大家的责任感同时在在下降,他们认为或许会有其他能够站出来,然而,当每个人都认为别人会帮忙的结果就是没有一个人帮忙。旁观者越多,挺身而出帮忙的人就越少,相反的情况,如果在场的只有一个人,那么他(她挺身而出的可能性反而增加。这体现了“旁观者效应”。第二个远在在于从众心

理基础上这与“多元效应”有关,当我们遇到这种不确定的情况是,自然而然的会先去看周围其他人的反应,但与此同时,我们却经常忽略,其他人也可能在观察我们的反应来做出他们是否采取行动的决定,每个人都一句别人的反应来决定是否采取行动,结果依然还是会导致没有一个人行动。与此同时,事态将会因此变得越来越危急,很可能达到某个一触即发的临界点。这时候,终于会有人不再受其他人的影响,站出来采取看来正义的行动。即此时陈贤妹阿姨出现并对小悦悦进行了施救。

旁观者效应,从心理学上讲,存在“责任扩散”;但是,从道德学上看,是道德力量的匮乏。故而,我们不能因为将其看为心理学上的问题就不闻不问,任其发展,沦为旁观者效应的俘虏。

从政府层面而言,应积极组织相关培训以及加强立法,弥补我国法律体系对于这方面的空白,构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国家。

我们能够且必须去做的是解救心灵,突破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在遇到模棱两可的情况,应该忍住观望别人“旁观者效应”的冲动,果断采取行动,担起责任,人人争先创优;并且在需要他人进行协助的时候应具体指定旁观的某一人,因为这将有助于打消人们的推卸心理。当我们作为受害者的情况下,需要别人帮忙,此时,我们应当主动的让周围的群众明晰自身情况,并积极寻求帮助,与其大声呼喊,不如将注意力集中于一人或人数较少的几个人,同样的这样也有助于打消旁观者的推卸心理。

我们能够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去对小悦悦事件做一个科学合理的解释,但不可否认的

是,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的道德相比之前确实有了一定程度的下降,这足以且必须引起我们每个人的重视。只有树立好自己的道德价值观,才是改善社会整体大环境的最根本的方法,将每个人对于诚信道德的那份坚守联合在一起,和谐的社会才会呈现在你我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