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王境岩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23 7:24:3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对适当的空白测定595nm波长处的光吸收(A595)。结果如下表所示: BSA浓度(mg?L-1) A595 1.5 1.4 1.0 0.97 0.8 0.79 0.6 0.59 0.4 0.37

0.2 0.17

BSA浓度对A595作图得标准曲线。E.coli的蛋白质提取液样品(0.1ml)测得的A595为0.84。根据标准曲线算出E.coli提取液中的蛋白质浓度。[0.85mg/ml]

解:标准曲线略。由标准曲线可知,当A595为0.84时,BSA浓度为0.85mg/ml。

第8章 酶通论

1.酶作为生物催化剂有哪些特点?

答:酶是细胞所产生的,受多种因素调节控制的具有催化能力的生物催化剂,与一般非生物催化剂相比较有以下几个特点:1、酶易失活;2、具有很高的催化效率;3、具有高度专一性;4、酶活性受到调节和控制。

2.何谓酶的专一性?酶的专一性有哪些?如何解释酶作用的专一性?研究酶的专一性有何意义?

答:酶的专一性是指酶对催化的反应和反映物有严格的选择性。酶的专一性分为两种类型:1、结构专一性,包括绝对专一性、相对专一性(族专一性或基团专一性、键专一性);2、立体异构专一性,包括旋光异构专一性、几何异构专一性。

通过对酶结构与功能的研究,确信酶与底物作用的专一性是由于酶与底物分子的结构互补,诱导契合,通过分子的相互识别而产生的。

对酶的专一性研究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它有利于阐明生物体内有序的代谢过程,酶的作用机制等。

3.酶的活性受那些因素调节,试说明之。 答:酶的调节和控制有多种方式,主要有: (1) (2)

调节酶的浓度:主要有2种方式:诱导或抑制酶的合成;调节酶的降解; 通过激素调节酶活性、激素通过与细胞膜或细胞内受体相结合而引起一系列生物学

效应,以此来调节酶活性;

(3) 反馈抑制调节酶活性:许多小分子物质的合成是由一连串的反应组成的,催化此物质合成的第一步的酶,往往被他们终端产物抑制; (4) 抑制剂和激活剂对酶活性的调节:酶受大分子抑制剂或小分子物质抑制,从而影响酶活性; (5) 性。

其他调节方式:通过别构酶、酶原的激活、酶的可逆共价修饰和同工酶来调节酶活

4.辅基和辅酶有何不同?在酶催化反应种起什么作用?

答:辅酶通常指与脱辅酶结合比较松弛的小分子有机物质。通过透析方法可以除去,如辅酶Ⅰ和辅酶Ⅱ等。辅基是以共价键和脱辅酶结合,不能通过透析除去,需要经过一定的化学处理才能与蛋白分开,如细胞色素氧化酶中的铁卟啉,丙酮氧化酶中的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

(FAD)都属于辅基。它们的区别只在于它们与脱辅酶结合的牢固程度不同。辅酶、辅基在酶催化反应中通常是起着电子、原子或某些化学基团的传递作用。

5.酶分哪几大类?举例说明酶的国际系统命名法及酶的编号。

答:国际酶学委员会根据酶所催化反应的类型,把酶分为6大类:即氧化还原酶类、转移酶类、水解酶类、裂合酶类、异构酶类和连接酶类。分别利用1、2、3、4、5、6来表示。例如:1.1.3表示氧化还原酶,作用于CHOH基团,受体是分子氧。根据底物中别所用的基团或键的特点将每一大类分为若干亚类,每一个亚类又按顺序变成1、2、3??等数字;每一个亚基可再分亚亚类,仍用1、2、3??编号,每一个酶的分类编号由4个数字组成,数字间由由“?”隔开。第一个数字指明该酶属于哪一个大类;第二个数字指明酶属于哪一个亚类;第三个数字指出该酶属于一个亚亚类;第四个数字则表明该酶在亚亚类中的排号。编号之间冠以EC(Enzyme Commision)。

6.什么叫酶的活力和比活力?测定酶活力应注意什么?为什么测定酶活力时以测定初速率为宜,并且底物浓度远远大于酶浓度? 答:酶活力指酶催化某一化学反应的能力,其大小可用在一定条件下所催化的某一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来表示;酶的比活力代表酶的纯度,根据国际酶学委员会的规定比活力用每mg蛋白质所含的酶活力单位数表示。

酶的催化作用受测定环境的影响,因此测定酶活力要在最适条件下进行,即最适温度、最适pH、最适底物浓度和最适缓冲离子强度等。只有在最适条件下测定才能真实反映酶活力的大小。

随时间的延长,酶促反应中底物浓度降低,产物浓度增加,加速逆反应的进行,产物对酶抑制或激活作用以及随时间的延长引起酶本身部分分子失活等,酶促反应速率降低,因此测定活力,应测定酶促反应的初速率,从而避免上述种种复杂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底物浓度太低时,5%以下的底物浓度变化实验上不易测准,所以在测定酶的活力时,往往使底物浓度足够大,这样整个酶反应对底物来说是零级反应,而对酶来说却是一级反应,这样测得的速率就比较可靠地反映酶的含量。

7.什么叫核酶和抗体酶?它们的发现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具有催化功能的RNA叫核酶。它的发现,表明RNA是一种既能携带遗传信息又有生物催化功能的生物分子。因此很可能RNA早于蛋白质和DNA,是生命起源中首先出现的生物大分子,而一些有酶活性的内含子可能是生物进化过程中残存的分子“化石”。酶RNA的发现,提出了生物大分子和生命起源的新概念,无疑促进对生物进化和生命起源的研究。 抗体酶是20实际80年代后期才出现的一种具有催化能力的蛋白质,其本质上是免疫球蛋白,但是在易变区被赋予了酶的属性,所以又称“催化性抗体”,抗体酶的发现,不仅为酶的过渡态理论提供了有力的实验证据,而且抗体酶将会得到广泛的应用。

8.解释下列名词:

(1) 生物酶工程:酶学和以DNA重组技术为主的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2) 固定化酶:将水溶性酶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处理,使之成为不溶于水的、但仍具有酶活性的状态。 (3) (4) (5)

活化能:在一定温度下1mol底物全部进入活化状态所需要的自由能(kJ/mol) 酶的转化数:在一定条件下每秒钟每个酶分子转换底物的分子数。 寡聚酶:由两个以上亚基组成的酶。

(6) Kat单位:在最适条件下,每秒钟催化1mol底物转化为产物所需的酶量,为Kat

单位。

(7) 酶偶联分析法:由于分光光度法有其独特的优点,因此把一些原来没有光吸收变化的酶反应,可以通过与一些能引起光吸收变化的酶反映偶联使第一个酶反应的产物转变成第二个酶的具有光吸收变化的产物来进行测量。

(8) 诱导契合说:1958年Koshland提出,当酶分子与底物分子接近时,酶蛋白受底物分子诱导,其构象发生有利于底物结合的变化,酶与底物在此基础上互补契合进行反应。 (9) 反馈抑制:许多小分子物质的合成是由一联串的反应组成的,催化此物质生成的第一步的酶,往往被它们终端产物抑制。这种抑制叫反馈抑制。 (10) 多酶复合体:由几种酶靠非共价键彼此嵌合而成。

9.用AgNO3对在10ml含有1.0mg/ml蛋白质的纯酶溶液进行全抑制,需用0.342μmol AgNO3,求该酶的最低相对分子质量。 解:Mr=10×10-3/0.342×10-6=29240Da

10.1μg纯酶(Mr:92×103)在最适条件下,催化反应速率为0.5μmol/min,试计算:(1)酶的比活力。[500U/mg](2)转换数。[766.7s-1] 解:(1)比活力=0.5μmol/min/1μg=500U/mg

(2)转换数=0.5/60÷[1/(92×103)]=766.7s-1

11.1g鲜重的肌肉含有40单位的某种酶,其转换数为6×104min-1,试计算该酶在细胞内浓度(假设新鲜组织含水80%,并且全部在细胞内)。[8.33×10-7 mol/L] 解:[10-6/(6×104)]×40÷[(1×80%)/103]=8.33×10-7 mol/L

12.焦磷酸酶可以催化焦磷酸水解或磷酸,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20×103,由6个相同亚基组成。纯酶的Vmax为2800U/mg酶。它的一个活力单位规定为:在标准测定条件下,37℃、15min内水解10μmol焦磷酸所需要的酶量。问:(1)每mg酶在每秒钟内水解多少mol 底物?[3.11×10-5mol]。(2)每mg酶中有多少mol的活性部位(假设每个亚基上有一个活性部位)?[5×10-8mol活性中心]。(3)酶的转换数是多少?[622s-1或622mol焦磷酸(/s?mol)酶活性中心]

解:(1)2800×[(10×10-6)/(15×60)]=3.11×10-5 mol (2)(1×10-3)/(120×103)×6=5×10-8 mol

(3){(3.11×10-5)/[(1×10-3)/(120×103)]}/6=622

13.称取25mg蛋白酶粉配制成25ml酶溶液,从中取出0.1ml酶液,以酪蛋白为底物,用Folin-酚比色法测定酶活力,得知每小时产生1500μg酪氨酸。另取2ml酶液,用凯氏定氮法测得蛋白氮为0.2mg,若以每分钟产生1μg 酪氨酸的酶量为1个活力单位计算,根据以上数据,求出:(1)1ml酶液中所含蛋白质量及活力单位。[0.625mg蛋白质,250U](2)比活力。[400U/mg蛋白质](3)1g酶制剂的总蛋白含量及总活力。[0.625g,2.5×105U] 解:(1)(0.2×6.25)/(2×25/25)=0.625mg (1500/60)/(0.1×25/25)=250U

(2)250/0.625=400U/mg

(3)[0.625/(1×25/25)]×103= 0.625×103mg=0.625g [(1500/60)/(0.1×25/25)]×103=2.5×105U

14.有1g淀粉酶酶制剂,用水溶解成1000ml,从中取出1ml测定淀粉酶活力,测知每5min分解0.25g淀粉。计算每g酶制剂所含淀粉酶活力单位数?[3000U](淀粉酶活力单位定义:在最适条件下每小时分解1g淀粉的酶量称为1个活力单位) 解:(0.25×60/5)/(1/1000)=3000U

15.某酶的初提取液经过一次纯化后,经测定得到下列数据:试计算比活力、百分产量及纯化倍数。[比活力:180U/mg蛋白质,百分产量:17%,纯化倍数:9倍] 体积/ml 活力单位/(U/ml) 蛋白质/(mg/ml) 初提取液

(NH4)2SO4盐析

120

5 200 810 10 4.5 解:(1)810/4.5=180U/mg

(2)810×5÷(200×120)×100%=17% (3)180÷(200/10)=9

第9章 酶促反应动力学

1.当一酶促反应进行的速率为Vmax的80%时,在Km和[S]之间有何关系?[Km=0.25[S]] 解:根据米氏方程:V=Vmax[S]/(Km+[S])得: 0.8Vmax=Vmax[S]/(Km+[S]) Km=0.25[S]

2.过氧化氢酶的Km值为2.5×10-2 mol/L,当底物过氧化氢浓度为100mmol/L时,求在此浓度下,过氧化氢酶被底物所饱和的百分数。[80%]

解:fES=[S]/(Km+[S])=100×10-3/(2.5×10-2+100×10-3)=80%

3.由酶反应S→P测得如下数据: [S]/molL-1 6.25×10-6 7.50×10-5 1.00×10-4 1.00×10-3

V/nmolL-1min-1 15.0

56.25 60.0 74.9

1.00×10-2 75.0

(1) 计算Km及Vmax。[Km:2.5×10-5,Vmax:75 nmolL-1min-1]

(2) 当[S]= 5×10-5 mol/L时,酶催化反应的速率是多少?[50.0 nmolL-1min-1] (3) (4)

若[S]= 5×10-5 mol/L时,酶的浓度增加一倍,此时V是多少?[100 nmolL-1min-1] 表中的V是根据保温10min产物生成量计算出来的,证明V是真正的初速率。

解:(1)Lineweaver-Burk双倒数作图法,或由米氏方程得:

15=Vmax?6.25×10-6/ (Km+6.25×10-6)??① 60=Vmax?10-4/(Km+10-4)??② 由①、②得:Km=2.5×10-5,Vmax=75 nmolL-1min-1

(2)V=75×5×10-5/(2.5×10-5+5×10-5)=50.0 nmolL-1min-1

(3)50×2=100 nmolL-1min-1 (4)底物转化量:(15.0×10-9×10)/(6.26×10-6)=0.024=2.4% < 5% ,故可证明。

5.某酶的Km为4.7×10-5 molL-1,Vmax为22μmolL-1 min-1,底物浓度为2×10-4 molL-1。试计算:(1)竞争性抑制剂,(2)非竞争性抑制剂,(3)反竞争性抑制剂的浓度均为5×10-4 molL-1时的酶催化反映速率?这3中情况的Ki值都是3×10-4 molL-1,(4)上述3种情况下,抑制百分数是多少?[(1)13.54μmolL-1 min-1,24%;(2)6.68μmolL-1 min-1,62.5%;(3)7.57μmolL-1 min-1,57.5%]

解:(1)竞争性抑制剂的米氏方程为:V=Vmax[S]/(Km(1+[I]/Ki)+[S]) 代入数据得:V=13.54μmolL-1 min-1 i%=(1-a)×100%=(1-Vi/Vo)×100%=24%

(2)非竞争性抑制剂的米氏方程为:V=Vmax[S]/((Km+[S])(1+[I]/Ki)) 代入数据得:V=6.68μmolL-1 min-1

i%=(1-a)×100%=(1-Vi/Vo)×100%=62.5%

(3)反竞争性抑制剂的米氏方程:V=Vmax[S]/(Km+[S](1+[I]/Ki)) 代入数据得:V=7.57μmolL-1 min-1 i%=(1-a)×100%=(1-Vi/Vo)×100%=57.5%

6.今制得酶浓度相同、底物浓度不同的几个反应混合液,并测得反应初速率,数据见下表。请利用“Eadie-Hofstee”方程式,用图解法求出Km值及Vmax值。这种作图法与Lineweaver-Burk作图法比较有何优点?[Vmax=160μmolL-1 min-1,Km=8.0×10-5 molL-1] [S]/molL-1 V/μmolL-1min-1 4.0×10-4 130 2.0×10-4 110 1.0×10-4 89 5.0×10-5 62

4.0×10-5 53 2.5×10-5 38 2.0×10-5 32

解:将米氏方程改写成:V=Vmax-Km?V/[S],以V-V/[S]作图,得一直线,其纵截距为Vmax,斜率为-Km,由图得Vmax=160μmolL-1min-1,Km=8.0×10-5 molL-1

优点:实验点相对集中于直线上,Km和Vmax测定值较准确。

7.对一个遵从米氏方程的酶来说,当底物浓度[S]=Km,竞争抑制剂浓度[I]=Ki时,反应的初速率是多少?[V=1/3Vmax]

解:根据米氏方程可得:V=Vmax[S]/ (Km(1+[I]/Ki)+[S]),其中[S]=Km,[I]=Ki

V= VmaxKm/ (Km(1+Ki/Ki)+Km)=1/3 Vmax

8.用下列表中数据确定此酶促反应:(1)无抑制剂和有抑制剂的Vmax和Km值。[无抑制剂时Km=1.1×10-5 molL-1,Vmax=50μmolL-1min-1,有抑制剂时:Km=3.1×10-5 molL-1,Vmax=50μmolL-1min-1](2)EI复合物的解理常数Ki。[Ki= 1.10×10-3molL-1] [S]/molL-1 V/μmolL-1min-1 无抑制剂 有抑制剂(2.0×10-3 mol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