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中学生英语学习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16:19:1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谈谈中学生英语学习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作者:濮玉霞

来源:《文教资料》2018年第04期

摘 要: 英语学习是一种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并相互作用的活动过程。在英语学习中要取得优异成绩,除了具有一定的智力因素外,更依赖学习动机、兴趣、习惯和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智力因素,更要重视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只有让这二者有机结合,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 英语学习 动机 兴趣 习惯 意志

初中英语学习的过程既是学生初步学习英语词汇、语法等基础知识,培养听、说、读、写基本技能,培养英语交际能力的过程,又是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个性、磨炼意志的过程。从新课标中提出的英语教学任务不难看出,英语教学既要培养发展学生的智力因素,又要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进行发展培养。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一、激发英语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人类最基本的行为动机之一,表现为对学习的强烈愿望和求知欲,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英语的一种内部动因,是学生在英语学习活动中表现出的自觉能动性和积极性的心理状态。学习动机对学习活动起着发动和维持的作用。美国心理学家Gardner认为,英语学习动机至少应该包括四个方面:学习目的、学习的努力程度、为达到学习目的的愿望和学习过程中的态度。因此,教师要将激发学习动机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学生本身固有的动机,如好奇心、求知欲、学生对成功、自尊的渴望等为出发点,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以达到学习英语的最佳效果。 二、培养英语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才会有愉悦的学习情绪,才会自觉、主动地学习。激发学生的兴趣要结合英语学科特点和中学生的身心特征。

1.利用多种手段,创设学习情境。语言的交际功能是在一定的语言情景中体现的,中学生在没有自然交际环境的条件下学习英语主要靠教师创造一定的语言环境。利用实物、图片、简笔画等创设教学情境,往往能直接引起学生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1)用实物创设教学情境。比如在学习“computer, desk,chair, window,blackboard,door”等词时,可利用教室内的实物;学习人教版七上Unit 6 “Do you like bananas?”这一新句型时,可用事先准备好的实物,如banana, pear等;学习人教版七下Unit 8时可以用事先准备好的一张本城市平面图。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利用教材中的插图或多媒体图片、音频、视频。教材中的每篇课文都配有插图,网络资源也可以为英语教学提供丰富的素材。教师可以通过对这些图片的提问和描述创设情境,从而既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3)教师如能充分、合理地利用体态语言,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还能使所学内容简洁明快、通俗易懂。如在学习“happy,angry,laugh,cry,put on,take off”等词与词组时,教师只需用眼神、面部表情或动作等就能使学生一看便知,同时还能活跃课堂气氛。又如在学习七下Unit 5 “I’m watching TV”时,让学生做,老师问,其他学生以答的方式介绍现在进行时态,学生会更好理解。

2.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学生天性好玩,喜欢参与各种游戏活动。如果将枯燥的教学内容变为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将语言知识融于游戏中,让学生在玩中学,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常用的“猜一猜”的游戏“What’s in my bag?”,教师出示一个包,告诉学生里面装了学习用品或玩具等,让学生猜一猜。学生的好奇心很快被激发,不停地用以前学过的单词猜包里的东西。如果猜不到,可以让学生摸一摸、闻一闻,然后再猜,最后教师出示答案,呈现新的单词。谜语因其趣味浓厚、内容丰富、通俗易懂,深受学生喜爱。因此,利用谜语呈现单词,能给学生更加深刻的印象;同时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开发智力,寓教于乐。例如在呈现单词“elephant”时,教师让学生猜:“I am very big and heavy. I have a long nose and big ears. What am I ?”学生听了,兴趣浓厚,一边用手比画,一边讨论,不一会儿就猜到了,但是不会用英语说,此时教师利用这一兴奋点,揭晓谜底并板书,学生便很快投入“elephant”的学习中。除此之外的找朋友、对话表演、各种竞赛活动等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领学生走进英语学习的乐园。

三、训练英语学习习惯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将事半功倍,提高英语学习效率。然而,养成良好的习惯并非一朝一夕之事,教师要对学生严格要求。

1.课前积极预习。教师在讲授新课前要求学生预习课文、生词、语法、话题等项目。学生可以使用工具书或更为丰富的网络资源。通过预习,学生熟悉将要学习的内容,并记下难以理解的内容,以便在听课时突出重点,主动求知,增强听课的目的性和针对性。教师一定要长期坚持,才能有助于学生养成勤于思考、积极动脑的习惯,促使学生逐步提高自学能力。 2.课堂认真听讲。听课是学习最有效的途径。在课堂上,学生要遵守纪律,认真听讲,并随时做好笔记;教师要重视学生注意力的培养、训练,不断扫视全班,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外在表现,并及时提问,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还要利用多种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学生多感官参与课堂,促使学生养成眼、耳、口、手一起动的良好习惯,这样才能提高学习效率。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3.课后及时复习。养成当天学的知识当天就复习的习惯,因为拖得越晚,遗忘率就越高。也要进行单元复习,不断巩固。复习时应先看书、笔记以回忆重点知识,然后通过做相应的练习题巩固强化。英语学习中要背诵的词汇、句型较多,应该教给学生多种记忆方法,如联想记忆、分类记忆、机械记忆、意义记忆等。要根据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不断改变复习的方式,避免简单重复,使得复习枯燥乏味。 四、磨炼英语学习意志

初一英语知识比较简单,内容相对少,且有许多是小学学过的,学生的兴趣较浓厚,但是到了初二、初三,随着教材内容的不断增多,学习难度的增大,有的学生会感到学习有点吃力,产生畏难情绪,知难而退,这时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培养他们坚强的意志和克服困难的毅力。

1.展现自我,体验成功。提供给学生展示学习效果的机会,让他们获得成功感。成功感是英语学习中不可或缺的情感体验。在课堂上,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程度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和活动任务,尽可能多地为每一位学生创造表现的机会,并且对学生好的表现及时加以肯定和鼓励,使学生乐此不疲,信心倍增,持续奋进。

2.正确归因,改正缺点。有些学生学习成绩不稳定,忽高忽低,教师要引导他们正确分析失败原因。尤其是那些认为英语学习太难,背诵的知识较多,学习中懒散怠惰,不思进取,不从自身找原因的学生,教师一定要引导他们正视自身不足,公正地评价他们在学习中所犯错误,鼓励他们勤奋学习,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毅力。

3.因人而异,合理施教。后进生在英语学习中缺乏恒心,有些学生学习马虎、不求甚解,要引导他们克服一知半解、半途而废的缺点,培养他们精益求精的精神;有些学生缺乏自制力,课堂上好动,常不能专心学习,要耐心地教育,帮助他们提高自控能力;有些学生性格内向、不善于表现、缺乏自信心,要鼓励他们,及时肯定他们好的表现和些许的进步,以使他们增强信心、克服困难、对英语学习坚持不懈。 参考文献:

[1]章兼中.外语教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 [2]贾冠杰.外语教育心理学[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3]陈琳,王蔷,陈晓堂.英语新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