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饶县丁庄镇中心初级中学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15课 第2框 搭起创新的桥梁学案(无答案) 鲁教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7/1 3:11:5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搭起创新的桥梁

教师寄语 认真做事只能把事情做对,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 学习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创新学习 勇于实践 让创新思维闪光 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 学 习 过 程 一、导入新课 二、前置预习 看谁最棒 1、基础闯关: (1)创新的火花不会凭空而来, 是产生创新思维的重要前提。 (2)_______是创新的先导。伟大的创新皆起源于激发人们创造动机的伟大________。 (3)_______是创新的前提。______越丰富,基础打得越牢固,创新的机会就越多。 2、速读教材第一部分:科技发展靠创新 思考:(1)科技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是什么? (2)科技创新对我国发展和民族振兴有什么作用? 三、小组合作交流 1、从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变化中你体会到什么? 2、通过观看“神舟”六号发射与科技成果展示,你有什么感想? 3、2006年1月12日,全国科技大会在北京召开。在这次大会上,国家对在科技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进行了奖励,这充分说明了 4、 列举你想了解的自然或社会之迷。 5、有的人因为好奇对某一事物产生了浓厚兴趣,进行积极探索,终于有所发明创造;而有的人却因为好奇,染上了吸烟、酗酒甚至吸毒等不良嗜好。你认为如何把握好自己的好奇心? 四、教师点拨: 在河北省新乐市的邯邰镇,人们亲眼见到了长在“树”上的西瓜,这就是当地一些瓜农今年推广的“吊蔓西瓜”。吊蔓西瓜栽培技术是由邯邰镇小流村的老瓜农刘三锁首创发明的。在长期的种瓜实践中,刘三锁发现用传统地蔓方法种植的西瓜不仅瓜形不好,而且瓜的质量也差。于是,他设想如果西瓜长在空中肯定要好得多。他开始试验给西瓜搭架,让瓜蔓顺着木杆向上爬,使西瓜吊在空中生长,当地村民称之为“西瓜树”。结果令人喜出望外,西瓜上“树”后由于上下四面见光透气,产量提高了近3倍,成熟期提前了5至8天,而且瓜形好,甜度也增加了许多,深受欢迎。 思考以下问题: 1)“树上结西瓜”是怎样成为现实的? 2)这个故事给你什么启示? 小组讨论后师生总结: ①创新=好奇心+善于观察+敢于想象+勇于质疑+创新学习+勇于实践 ②我们青少年应怎样增强自己的创新意识,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五、打破思维的定势 1、广场上有一匹马,马头朝东站立着,后来又向左转了270度,请问,这时它的尾巴指向哪个方向? 2、玻璃瓶里装着橘子水,瓶口塞着软木塞.既不准打碎瓶子,弄碎软木塞,又不准拔出软木塞,怎样才能喝到瓶里的橘子水? 3、有10只玻璃杯排成一行,左边5只内装有汽水,右边5只是空杯.现规定只能挪动两只杯子,使这排被子变成实杯与空杯相交替排列.如何移动两只杯子? 4、有一棵树,树下面有一头牛被一根2米长的绳子牢牢栓住鼻子,牛的主人把饲料放在离树恰好5米之外就走开了.牛很快就将饲料吃了个精光.牛是怎么吃到饲料的? 六、课堂达标 一、选择题 1、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后不会问。”这告诉我们( ) A学会独立思考 B.遇到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 C.摆脱思维定势 D.敢于对权威的结论提出质疑 2.“中国激光照排之父”王选说过:“一定要在年轻的时候养成自己动手的习惯。一个新思想和新方案的提出者往往也是第一个实现者,这似乎是一个规律。”王选的这段语录告诉我们( ) A.要保护好自己的好奇心 B.要敢于对权威的结论提出质疑 C.要学好科学文化知识 D.要养成自己动手、勤于实践的良好习惯 3.“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可以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科学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爱因斯坦的这句话告诉我们( )①人类在想象的神奇力量推动下不断向前发展 ②只要想象,就能成功③创造想象离不开丰富的知识 ④创新就要敢于“异想天开” 4、开发自己的想象力,展开想象的翅膀,就要做到( ) ①要“敢于想”,敢于“异想天开”. ②要“空想”“梦想”.③要“能够想”. ④要“善于想”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5、庄凯旋、张祚、王铭玉和郑嘉4名深圳学生设计出了在自然条件恶劣的沙漠中,机器人将树苗移出养护室,挖土、载苗、填土、浇水……一系列困难的工作由机器人一手操办的“沙漠植树系统”。这说明了 ( ) ①学以致用、勇于实践就能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②这4名同学喜爱花草树木,爱护大自然.③人人都有创新的灵感,发明创造不只是科学家们的事.④他们都有聪明的天资,这是不务正业的表现.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6、之所以要提高青少年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因为( ) A、创新只是青少年的事情. B、青少年思想活跃,更易于创新. C、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D、现在的青少年没有创新意识和能力. 二、创新,从不满足开始 在你的生活用品、学习用品中,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与同学交流你的创新构思 七、收获平台 教 学 反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