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般法门的误区与我的认识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7 1:18:5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安般法门的误区与我的认识(转)

安般法门非常重要,因为人活着,主要靠风大作用,所以理解和掌握了生命的呼吸很重要.

风、喘、气、息,

风,在中国讲,就是气流的气,在人体内变成了呼吸。人的呼吸是第一位的,所以风是第一位的。我们粗的呼吸叫做喘,喘气;比粗的呼吸缓慢的,叫做呼吸的气;比呼吸的气缓慢的,自己也听不见,感觉不到,好像鼻子也不呼吸了,那个叫做息;都属于风大的范围,

息是怎么回事?我看很多同修在这里都容易理解错了,包括我,息不是刻意的停止呼吸,是这个呼吸慢慢充满,它自己自然停止了,这个叫做止息。

南师:中国天台宗讲得非常清楚,把呼吸和息的关系分为四种:一进一出很急促的,直到肺部,例如在跑步时的呼吸,叫做“喘”。不急促的往来呼吸叫做“风”。比较深长的,宁静了的呼吸,比如在打坐或睡着时的,很细,连自己都听不见声音,只是鼻尖上有感觉的叫做“气”。你观察人的睡相,如果还有呼吸往来,这个人没有真正睡着,脑中没有完全休息。有那么一刹那,这个人不呼不吸了,那时真睡着了,那时“息”的境界,完全宁静了。普通人在静坐或睡眠时碰到这种境界是很短暂的,马上又回到呼吸往来的境界上来,气又一进一出。一个人打坐时,在他旁边可以听到他呼吸很粗的,那根本就在散乱,哪里是打坐! 有经验的老师只要一看一听,就知道此人是否真正在打坐。

西方的运动不谈,现在连东方练武术气功的,甚至瑜伽的,都教人把气吸进来,保持在下腹丹田,然后叫这个是“气”,那是完全搞错了,这是玩弄“风”。而且把气憋在肚子里,只会搞得肚子越来越大。这么做,充其量只是帮助内脏运动而已。

你注意一下八九岁的童子,他身子的肺部和胃部是圆满成一条线下来的,他呼吸进来是遍及全身的。真联功夫的人,懂得吸气进来时,腹部是收进去的。打拳的人一出拳会“喝”一声,这是把气放出来增加力量,比闷声不响出拳的力气大。但这只是风的作用,不是息的作用。戚震的充满时,不呼不吸了,只要一念一动就起作用了。

普通人呼吸都是肺部作用,只用到一半呼吸,不要说息了,连气都不算。能练到气了,身体绝对会健康的。由禅定功夫的人,呼吸就不在肺部,而是在丹田,这是自然的。童子成长了,有了男女关系后,气就破掉了。呼吸就只有一半了。丹田呼吸指的是在娘胎里用肚脐的自然呼吸,但这还只是气,不是息。

像某人的女儿只有十四五岁,最近几个月跟着妈妈打坐,她就告诉妈妈,其实人

的呼吸不管白天还是黑夜,都是在肚子这个地方呼吸的。成年人能做到随时这样呼吸,此人一定健康。至于进一步练到长生,也要从这里开始练。

为什么跟你讲这些呢?因为我看到你在报告中说,自己打坐时呼吸停止了,其实还没有停止,但是也差不多了,所以详细为你说一次。不过要注意,如果功夫到了止息的境界,身心会起很多变化,这慢慢再说。你要知道,念头和息时两回事,假如我们每个念头都能和息配合,就进入禅定了。

多年以前,我大概二十五六岁时,有一天陪同我的老师散步。他忽然抓住我的手,问:“是思想先动还是气先动?”我毫不考虑就回答:“当然是思想先动。”他把我的手一放,说:“了不起,你真懂了。我问过好多老前辈,他们都认为是气动了念头才动,其实不是的。”

所以,念头和气是两个东西,要能做到呼吸不动,念头专一不散乱,这叫做“心息相依”,在密宗叫“心气合一”。念头不散乱,只有一个念头,与气合一了,是很重要的。像这个女孩,虽然有过月经了,但是因为心念比较清净,就容易做到在丹田呼吸。年纪越大,心越乱。思想越动,气也越短,就不容易做到了。

打坐时能先做到气充满下半身,继而到四肢,然后鼻子没有了呼吸,那就差不多要止息了。

圣吉:我有时打坐时呼吸停了,我注意到:如果又开始呼吸,是因为我的念头动了。换言之,也是念头先动,气在跟着动。

南师:是的,念动然后气动。要心息相依才能得定,心动了,息也就动了。安那般那这个法门是非常细的,这次我不能详细讲,只能初步说说。有时一个人在极度专心工作时也会有暂停呼吸的情形,在受到极度惊吓的时候也会如此。这是因为心念高度集中了,所以基本上都是心念的关系,念头清净了,呼吸也放慢了。了解这个,对于你的身心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所以第一要明白自己呼吸的长短,佛经说:“息长知长,息短知短。”而息充满全身也知道,息导致全身每个细胞去变化也知道,这个知道的知是心的知。可是一般人解释错了,认为息是呼吸,注意力就放在一进一出的呼吸上,变成再练气了,这是大错特错!知道息长息短,是要知道这个不呼不吸暂停期间的长短。开始时,这个暂停的期间是很短的,慢慢练习久了,念也定住了,能跟它配合,气就能充满你全身。今天讲得很多了,你去练习练习,明天再继续。

六字口诀

安那呼出病气业气

南师:昨天讲安那般那,讲息的道理,有什么体会吗? 圣吉:很有用!

南师:我知道你以前学过也会用呼吸法门,现在要懂息的道理。

圣吉:我就这个问题想请教老师,当我的呼吸全静下来了,我是清楚知道的,一切都静下来了。可是当我的鼻子呼吸停止时,我仍然觉得腹部的中心,大概就是

丹田的位置仍然在呼吸,这是否就是老师在第一天所讲的,细胞也会有的膨胀收缩功能?

南师:你问这个问题,代表你没有把昨天讲的挺进去,这个法门的确很难!我先回答你的问题,然后把安那般那法门讲一次。你太注意在呼吸的一进一出上了,我教你的是个大的呼吸法门,你专著鼻子的呼吸成了练气功了!

我们现在讲的是禅定,你打坐时先把念头放松!什么都不去管,过去、现在、未来都抛开!自然的呼吸,开始时用鼻子呼吸,当你静下来,呼吸会变得很长,慢慢的自然会常委丹田呼吸,不用你去注意或者守住丹田的,密宗和道家会让你去守丹田,我们现在讲的是安那般那法门不用这个。 圣吉:我的经验是它会自然发生,不可能人为产生。

南师:对,就像昨天告诉你的,你要知道呼吸变得深长。现在我为你重复一次安那般那的要点!这个法门依中国的天台宗,是有为工夫配合无为工夫一起的,上座后身心都放掉,一切不管,先清净一下,即使是假象的清净也没关系。

其次,你调整清理身体内部。一般人饮食男女没有断的,身体都有毛病,就常为修行的障碍。天台宗用“六字口诀”了来清理身体内部。这个法门最原始是跟着佛法传到中国来的,不是天台宗的祖师们所创造的。后来中国的道家也学着用。六个字和相对应的器官是:

呵(读如“猴”)-----------------------心

呼------------------------------------胃

嘘(读如"河威"合音)----------------肝

吹------------------------------------肾

嘻(读如"河宜"合音)----------------三焦(荷尔蒙系统,甲状腺,胸腺,肾上腺)

呬(读如"斯")----------------------肺

(括弧内为国语发音)

这些字本身没有意义,你每一口气拉长读一个字,但是不能读出声音来,你只是要借用他的发音的嘴型,以听不见嘴中发音或呼气的声音为准。看我做(南师示范)

当你一口气吐出来“呵”的时候,观想在心脏部位的业气、病气都吐出来了。一口气吐尽了,把嘴一闭,身体自然吸气进来,完全不用你去指挥,也不用费力。如果你再吐完气之后还拼命吸气进来,是错误的做法!另外五个字也是一样。

好,你每次练习安那般那,第一,把念头都抛开,放松身体。第二,用六字口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