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2)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7 4:53:5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2)

一、选择题

1.儿童的思维已经超越了对具体的可感知的事物的依赖,能以命题的形式进行,并能发现命题之间的关系,能理解符号的意义,能做一定的概括,思维已经接近成人的水平。这在皮亚杰儿童智力发展阶段中属于(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4.维果斯基在儿童心理发展观上提出了()。 A.阶段发展理论. B.最近发展区理论 C.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D.人格发展理论

5.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包括( )。 A.家庭教养模式、学校教育、同辈群体 B.家庭教养模式、学校教育、社会环境 C.父母性格、学校教育、同辈群体 D.家庭教养模式、校风校纪、同辈群体

6.()阶段是青少年儿童开始发展自我同一性的时期。 A.小学 B.初高中 C.大学 D.成年

7.去过几次小朋友的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认知发展到哪一阶段的儿童能做到这种程度?()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8.某学生活泼,好动,乐观,灵活,喜欢交朋友,爱好广泛,稳定性差,缺少毅力,见异思迁。他的气质类型属于( )。 A.多血质 B.胆汁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9.根据埃里克森的理论,2-3岁的发展任务是培养()。 A.自主性 B.主动性 C.勤奋感 D.自我同一性

10.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 A.控制 B.基本看法 C.改造 D.意识

11.少年期的年龄一般在( )。 A.6、7岁一11.、12岁 B.11、12岁-14、15岁 C.8、9岁-16、17岁 D.6、7岁-14、15岁

12.狼孩现象主要是由( )因素造成的。 A.先天 B.后天 C.遗传 D.狼奶

13.青少年期一般指( )岁。 A.6~12 B.11-1 8 C.6--.18 D.10--,20

1 4.前运算阶段的儿童其思维的典型特点是( )。 A.自我中心性 B.客体永久性 C.守恒性 D.可验证性

15.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维果斯基 B.布鲁纳 C.加涅 D.桑代克

16.个体倾向于利用自己身体或内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依据的学习风格是( )。 A.场依存性 B.场独立性 C.冲动 D.沉思型

17.在有几种可能解答的问题情境中,小红倾向于深思熟虑且错误较少,则她的认知方式是()。 A.场依存性 B.发散型 C.冲动性 D.沉思型

18.()教养模式下的儿童是最成熟的,他们有能力、独立性强,善于控制自己。 A.专制型 B.放纵型 C.民主 D.集体型

21.有研究表明,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一般在()。 A.2岁 B.4岁 C.5岁以前 D.1~3岁

22.已有研究表明,儿童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一般在( )。 A.2~3岁 B.4岁 C.5岁以前 D.1~3岁

23.使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是( )。 A.生理自我 B.社会自我 C.心理自我 D.自我意识 二、填空题

1.学生性格差异主要是指性格的特征差异和性格的( )。

2.( )是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3.学习准备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包括( )和( )两个维度。 4.学生的认知差异主要包括认知方式差异和()。

5.根据皮亚杰的研究,儿童开始形成抽象概念、思维可以逆转、能够进行逻辑推理的最早心理发展阶段为()阶段。 6.皮亚杰认为,守恒是()阶段儿童具备的能力。 7.儿童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识、( )和( )三个方面。

8.()是智慧的最高表现,因而从逻辑学中引进的概念作为划分智慧阶段的依据。

9.()是指个体组织自己的动机、能力、信仰及其活动经验而形成的有关自我的一致性形象。 10.心理自我是在( )开始发展和形成的,这一时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 11.在认知风格中,与“场独立”相对的认知风格叫( )。 12.自我意识的发展包括生理自我、()和()三个阶段。 13.( )是人与人相互区别的主要方面,是人格的核心。

14.美国( )等人提倡程序教学,依靠教学机器或程序化教科书呈现学习程序,使学生循序个别学习。 15.自我体验是指个体对自己的(),如自尊、自爱、自豪、自卑及自暴自弃等。 16.自我监控属于意志控制,如自我检查、自我监督、( )、自我追求等。 17.智力是个体( )和()相互作用的结果。

三、简答题

1.简述自我意识的发展阶段。

2.简述学生心理发展的四个基本特征。 3.简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4.简述性格差异的教育含义。

四、论述题

论述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解析∶儿童的思维发展分为∶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对具体的可感知的事物的依赖,能以命题的形式进行,并能发现命题之间的关系,能理解符号的意义,能做一定的概括,在皮亚杰儿童智力发展阶段中是属于形式运算阶段。因此,答案选D。 2.C解析∶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从出生到成人的认知发展不是一个数量不断增加的简单累积过程,而是伴随同化性的认知结构的不断再构,使认知发展形成几个按不变顺序相继出现的时期或阶段。他提出了认知发展阶段论∶感知运动阶段(O~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因此,答案选C。

3.D解析∶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能力包括记忆能力、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因此,.答案选D 。

4.B解析∶前苏联的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如儿童已经完全掌握了某些概念和规则;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因此,答案选B。

5.A解析∶人格的发展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不管什么社会,影响儿童人格发展的社会化动因基本上都是家庭、学校、同伴以及电视、电影、文艺作品等社会宣传媒体。因此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包括∶家庭教养模式、学校教育、同辈群体。因此,答案选A。

6.B解析∶埃里克森发展理论指明了每个发展阶段的任务,心理自我是在青春期开始发展和形成的。这时,青年开始形成自觉地按照一定的行动目标和社会准则来评价自己的心理品质和能力。他们的自我评价越来越客观、公正和全面,并具有社会道德性,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我理想,追求最有意义和最有价值的目标。青春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初中生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将很多心智用于内省;自我意识高涨,使其人格出现了暂时的不平衡性。而高中生的自我意识中的独立意向日趋强烈;强烈关心自己的个性成长;自我评价成熟;有较强的自尊心;并且道德意识得到高度发展。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态度,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使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初中和高中阶段正是青少年发展自我同一性的时期。因此,答案选B。

7.C解析∶按照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观点,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认知结构中已经具有了抽象概念,所以才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因此,答案选C。

8.A解析∶多血质的人活泼,好动,乐观,灵活,喜欢交朋友,爱好广泛,稳定性差,缺少毅力,见异思迁,外向且不稳定的气质正是多血质类型的气质。因此,答案选A。

来_源:考试大_教师资格证考试_考13.B解析∶青少年期包括少年期和青年初期。少年期(11、12岁~14、15岁)和青年初期(14、15岁~17、18岁)。少年期是指11、12岁到14、15岁的阶段,是个体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大致相当于初中阶段,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整个少年期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的矛盾。青年初期是指14、15岁~17、l8岁时期,相当于高中时期。青年初期是个体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性上向成人接近的时期。他们的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已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因此,答案选B。 14.A解析∶前运算阶段的儿童,其思维的典型特点是自我中心性,这个阶段的儿童的各种感知运动图式开始内化为表象或形象模式,特别是语言的出现和发展,使儿童日益频繁地用表象符号来代替外界事物,但他们的语词或其他符号还不能代表抽象的概念,思维仍受具体直觉表象的束缚,难以从知觉中解放出来。他们的思维有如下主要特征∶认为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所有的人都有相同的感受,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认知活动具有相对具体性,还不能进行抽象的运算思维;思维不具有可逆性等。因此,答案选A。

15解析∶前苏联的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即最近发展区。因此,答案选A。

16.B解析∶个体倾向于利用自己身体或内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依据的学习风格是场独立性。具有场独立方式的人,对客观事物作判断时,常常利用自己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来的因素影响和干扰;在认知方面独立于他们的周围背景,倾向于在更抽象的和分析的水平上加工,独立对事物做出判断。因此,答案选B。

17.D解析∶解答问题情境中,小红倾向于深思熟虑且错误较少属于沉思型的认知方式。有些儿童倾向于深思熟虑且错误较少,这种认知方式被称为沉思型认知方式;另一些儿童倾向于很快地检验假设,且常常出错,这种认知方式被称为冲动型认知方式。冲动与沉思的标准是反应时间与精确性。因此,答案选D。

18.C解析∶鲍姆宁曾根据控制、成熟的要求、父母与儿童的交往、父母的教养水平等四个指标,将父母的教养行为分成专制型、放纵型和民主型等三种教养模式,研究不同的教养模式对儿童人格发展的影响。结果发现,专制型教养模式下的儿童不太知足、不安全、忧虑、退缩、怀疑、不喜欢与同伴交往。放纵型教养模式下的儿童是最不成熟的,他们缺乏自我控制力和探索精神,有极强的依赖性,遇到新奇事物或紧张事情就会退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