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课题中期报告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2 18:49:3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蚇《城镇随迁子女家校合作习惯养成策略研究》

薆中期报告

莂西苑小学课题组

蚈2016年3月,我校确立的研究课题《城镇随迁子女家校合作习惯

养成策略研究》获得立项审批,并被梁平县教育科学研究所确定为“梁平县县级重点课题”,2016年4月举行了开题论证仪式。

荿在开题论证仪式上,与会专家一致认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

任务和时代主题,而随着城镇化的推进,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成为教育科研的新课题。本课题的选题针对性强,无论从大环境的复杂性,还是当前德育教育的困难性,都证明了该课题的研究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和明显的现实意义;课题方案的设计具体细致,价值性强,有独到的创新之处;方案对核心概念的界定较为准确;课题研究的目标与设计科学合理;研究中重点探索的几个问题既具有前瞻性,又符合学校德育工作的实际。

莅从开始课题研究以来,县教科所以及学校领导一直高度重视,各

级领导曾多次亲临,认真指导工作,使各项研究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各位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积极性也很高,课题组活动时,能按较好地完成课题组的相关任务。前期的目标初步得到了现实性的落实。为了加强课题的过程管理,提高课题组研究的水平和效益,增强课题研究的实效性,使课题组研究步入更科学、规范、高效的轨道,进一步落实课题研究,以便为课题的总结评估做准备,现将我们在前期研究过程中的一些做法与完成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

二、 蒂前期工作进展情况

聿(一)成立中心课题组,制定研究策略。

袇本课题由我校小学高级教师陈晓红负责,高小红、冯光进、田冬

梅、周丽、刘于均、刘兴武等参研。课题组成立后,课题负责人组织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课题报告,明确课题研究的意义、内容、目标,并结合西苑小学工业园校区的现实,制定了适合我校发展实际的研究策略:

肄1、本课题研究以新课改精神为指导,以有关教育理论为依据,针

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创造性的实验,努力探索出“随迁子女家校合作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有效对策。

薂2、创办家长学校,指导家长学习,构建家校联合,促使学生自制、

自律,变被动为主动,进而养成良好的习惯。

蒀3、健全德育管理体系及德育管理运行机制,探索学校、家庭、社

会互相沟通和协调的途径及办法。

蕿4、创新开展各项特色活动,不断丰富德育内容,探索德育课程、

校园文化、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道德水平提升的积极影响,探索德育教育的工作模式。

膇5、课题研究以学校为中心,家校互动,校区合作,建立家长经验

交流平台,完善家校共育机制。

薂(二)建设校园文化,构建优美的育人环境。

袁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的就是环境对人的影响作用。学生

既要受社会大环境的感染,又要受校内小环境的熏陶,而且这种熏陶更直接,其影响和作用力更大。因此,优化育人环境,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重要而深远的现实意义。我们在本课题研究的起始阶段,就着手完善我们的校园文化建设。我们利用校门口的电子屏幕文化、楼梯间的过道文化、厕所的厕所文化、晨间的朝会文化以及课间操的集会文化等形式,时时处处为学生的行为提供最直接、最有效的规范化训练,营造了富有特色的文化氛围,充分体现了学校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