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7章第2节第1课时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 Word版含解析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0/15 21:19:4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例为2∶1,最可能的原因是显性基因纯合(AA)致死,从而导致子代中无基因型为AA的个体存在。子一代中A和aa的比例为2∶1,即Aa和aa的概率分别是2/3和1/3,所以A和a的基因频率分别是1/3和2/3。如果不考虑基因纯合致死,随机交配符合遗传平衡定律,产生的子二代中AA=1/3×1/3=1/9,Aa=(1/3×2/3)×2=4/9,aa=2/3×2/3=4/9,所以AA∶Aa∶aa=1∶4∶4,AA个体致死,所以Aa和

aa的个体数量比应为1∶1。

答案:(1)1∶1 1∶2∶1 0.5

B级 能力训练

7.在调查某小麦种群时发现T(抗锈病)对t(易感染)为显性,在自然情况下该小麦种群可以自由传粉,据统计TT为20%,Tt为60%,tt为20%,该小麦种群突然大面积感染锈病,致使易感染小麦在开花之前全部死亡。计算该小麦在感染锈

病之前与感染锈病之后基因T的频率分别是多少( )

A.50%和50% B.50%和62.5%C.62.5%和50% D.50%和100%

(2)A基因纯合致死 1∶1

解析:该小麦在感染锈病之前,各种基因型的频率为TT为20%,Tt为60%,tt为20%,可以算出T的基因频率=20%+60%×(1/2)=50%;该小麦在感染锈病之后,易感染小麦在开花之前全部死亡,小麦种群中只有TT和Tt两种基因型,所以TT的基因型频率=20%÷(20%+60%)=25%,Tt的基因频率=60%÷(20%+

60%)=75%,进一步算出T的基因频率=25%+75%×(1/2)=62.5%。

答案:B

8.家蝇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产生抗性,原因是神经细胞膜上某通道蛋白中的一个亮氨酸替换为苯丙氨酸。下表是对某市不同地区家蝇种群的敏感性和抗性

家蝇种群 来源甲地区 基因型频率调查分析的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敏感性纯合子( %) 78抗性杂合子( %) 20 抗性纯合子(%) 2 乙地区丙地区

6484

3215 41A.上述通道蛋白中氨基酸的改变是基因碱基对缺失的结果B.甲地区家蝇种群中抗性基因频率为22%

C.比较三地区抗性基因频率可知乙地区抗性基因突变率最高

D.丙地区敏感性基因频率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解析:由题目可知,亮氨酸替换为苯丙氨酸,氨基酸数目没改变,氨基酸的改变应该是由碱基对替换引起的,A错误;甲地区抗性基因频率为(20+2×2)/(100×2)×100%=12%,B错误;乙地区的抗性基因频率最高,但不代表突变率最高,C错误;丙地区抗性基因频率低,敏感性基因频率高,这是自然选择的结

果,D正确。

答案:D

9.果蝇长翅(V)和残翅(v)由一对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假定某果蝇种

群有20

000只果蝇,其中残翅果蝇个体数量长期维持在4%,若再向该种群中引入20 000只纯合长翅果蝇,在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的前提下,关于纯合长翅果蝇引入后

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A.v基因频率降低了50%B.V基因频率增加了50%

C.杂合果蝇比例降低了50%D.残翅果蝇比例降低了50%

解析:根据遗传平衡定律公式:p代表基因V的频率,q代表基因v的频率,(p+q)2=p2+2pq+q2=1,q2=4%,q=1/5=0.2,p=1-1/5=4/5=0.8,残翅果蝇vv=20 000×4%=800(只),纯合长翅果蝇VV=20 000×(0.8)2=12 800(只),杂合长翅果蝇Vv=2×0.2×0.8×2 000=6 400(只),则杂合长翅果蝇比例=6 400/20 000=0.32,残翅果蝇比例为4%。向该种群中引入20 000只纯合长翅果蝇后,VV=32 800只,Vv=6 400只,vv=800只,V的频率=(32 800×2+6 400)/(20 000×2+20 000×2)=0.9,v的频率=1-0.9=0.1。杂合长翅果蝇比例Vv=6 400/4 0000=0.16,

残翅果蝇比例=800/40 000=0.02,即2%。

答案:D

10.如果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产生的后代在某一环境中的生存能力或竞争能力大小是AA=Aa>aa,则在长期的自然选择过程中,下列能比较正确地表示A

基因和a基因的频率变化的曲线是( )

解析:由题中“生存能力或竞争能力大小是AA=Aa>aa”可知,自然选择的结果是A基因频率将增加,a基因频率将减小,由于a个体生存能力较强,a基因不

会被完全淘汰。

答案:A

11.苔原狼生活在西伯利亚大草原上,它们从鼻子到尾巴长约200

cm,体重45~57

kg,身高70~100

树叶、嫩枝、树皮和果实等为食,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cm。与它们同时生活在大草原上的还有马鹿,它们善于奔跑和游泳,以各种草、(1)西伯利亚大草原上苔原狼种群中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称为________。经观察,该种群中有多种基因型,分析其原因:一是在突变过程中可以产生新

的________,二是通过有性生殖过程中________可以产生新的基因型。

(2)已知苔原狼有一对相对性状是由仅位于X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从苔原狼的种群中随机抽取100只个体,雌雄比例为1∶1。测知雌性个体中基因型为XAX

A

、XAXa、XBXB的个体数依次是25只、20只和5只,雄性个体中XAY的个体有20只

,则A的基因频率为________,a的基因频率为________。

苔原狼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

(3)通过对苔原狼、马鹿及其他生物的群体遗传学的研究,依据________判断解析:(1)西伯利亚大草原上苔原狼种群中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统称为基因库;经观察,该种群中有多种多样的基因型,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一是在突变

过程中产生的等位基因,二是通过有性生殖过程中的基因重组而产生的。(2)从苔原狼的种群中随机抽取100只个体,雌雄比例为1∶1,测知雌性个体中基因型为XAXA、XAXa、XaXa的个体数依次是25只、20只和5只,雄性个体中XAY的个体有20只,则A的基因频率=

25×2+20+20

×100%=60%,则a的基因频率

50×2+50

为40%。

(3)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因此通过对苔原狼、马鹿及其他生物的群体遗传学的研究,依据基因频率是否发生变化判断苔原狼种群是否发生

了进化。

答案:(1)基因库 基因 基因重组

(2)60% 40% (3)基因频率是否发生变化

12.达尔文在环球考察时,在南美洲的加拉帕戈斯群岛上观察到14种地雀,它们的大小和喙形各不相同,栖息场所和食物也各不相同,某种间杂交一般不育

。据研究,它们是由一种祖地雀进化来的。

(1)这些鸟的祖先由于偶然的原因从南美洲大陆迁来,它们逐渐分布到各个岛上,各个岛上的地雀被海洋隔开不能交配,这就造成了________,阻止了种群间的________,但此时并没有形成新的物种,后来产生了________,这便形成了不

同品种的地雀。

(2)不同岛屿上的地雀,其身体大小和喙形各不相同,据研究是由于它们的祖先原来就存在着________,它是生物进化的________。由于不同岛屿的食物种类和栖息场所不同,有的个体得到食物而存活,有的个体不到食物而死亡,这个过程叫________。由于环境不同,不同的岛屿上的地雀的基因频率向不同的方向发展这说明________对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所起的作用不同,从而证明_______

_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3)生物进化的单位是________,生物进化的实质是________。

答案:(1)地理隔离 基因交流 生殖隔离

(2)个体差异(变异) 原材料 自然选择 自然选择 自然选择

(3)种群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C级 拓展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