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两宋、辽、金时期佛塔遗存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 23:37:5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五代、两宋、辽、金时期佛塔遗存

辽、金砖石塔

辽、金时期有大量的砖石塔。辽、金时期砖石塔有这样一些特点,一是从造型上可以分为楼阁式塔、密檐式塔、华塔,二是平面形式主要是八角形,非常少量的方形。

天宁寺塔原来叫天王寺塔,明代改称天宁寺,塔的平面是八角形,实心密檐。这是辽、金建筑塔的经常做法。

因它只是佛教做礼拜的对象,所以不太重视塔内的空间。塔包括了塔基、首层的塔身,还有上面十三层的密排塔檐和塔刹四个部分。天宁寺塔高55.38米, 塔身每面的宽度是6.14米,八角形,外观很像一个密檐楼阁,但上部檐子完全用仿木的,斗栱也是仿木的,只有第一层做了一些像木门窗、雕像这样一些楼阁式的处理。底下是须弥座,须弥座上在束腰和平坐上雕刻有壸门、佛像、狮

子壸。门是一些曲线的雕刻的纹样,上面有佛像,里面有狮子。平坐下用了砖刻的斗栱,还有菩萨、力士雕像等造型。整个密檐塔就是一个雕塑艺术品。还有大量的仰莲、勾栏、须弥座,须弥座上有壸门,壸门里有狮子造像。在首层塔身有门、力士,还有窗,非常精美。

首层塔身以上是密檐,从第三层开始,塔檐开始出现收分,形成一种非常优雅的曲线。梁思成先生说:天宁寺有一种音乐的旋律在里头。

斗栱等级并不高,五铺作。而且首层用了补间铺作一朵。以上各层的斗栱用两朵。

塔檐完全是砖刻的,像真的屋檐一样,是一座非常经典的密檐式塔。

山西灵丘的觉山寺塔

塔高43.54米,在首层塔身之上用十三层重檐,十三在佛教里是个吉利的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