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适用于大学期末考)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16 8:37:0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四、简答题

1. 哲学的基本问题及主要内容是什么?

2、唯心主义得以产生和长期存在的根源有哪些? 一是社会历史根源二是阶级根源三是认识根源

3. 为什么我们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称为 “实践唯物主义 ”?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显著、最根本的特点。

4. 承认相对静止的存在有何意义? 首先,静止是运动的量度,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把握运动。其次,相 对静止是事物分化和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根本条件。第三,只有承认相对静 止,才能把事物区分开来进行科学分析。

5. 怎样理解意识活动体现了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但它反映的内容是客观的;不同主体对同一对象的

反映差别是主观的,但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是客观的;意识对对象的反映是近 似的、有时甚至是歪曲的,这是意识最鲜明的主观特征,但任何反映归根到底 都有自己的客观原型。

6. 为什么说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第一,新生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 途。

第二,新生事物优越于旧事物,具有更强大的生命力。 第三,新生事物从根本上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得到广大人民 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必然能战胜旧事物。 7.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 实质和核心?

首先,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实质内容和变化发展的内在动 力;其次,对立统一规律是贯串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第三,建

立在对立统一规律基础之上的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最后,是否承 认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世界观对立和斗争的焦点。

8. 简述事物发展过程中内外因的辩证关系

1 / 44

一事物的内部矛盾是该事物发展的内因,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矛盾是该事 物发展的外因。

内外因的辩证关系是,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是事物发展第一位的原 因;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是事物发展第二位的原因;外因一般要通过内因 而起作用。

9. 量变和质变及其辩证关系是什么? [答案要点]

量变是事物的数量及其空间结构形式的变化,是在度的范围内的变化。质 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超越度 的范围的变化。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第一,量变和质变相互联 系。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第二,量变和质变相互 渗透。量变中有部分质变,质变中有量的扩张。第三,量变和质变相互转化。 量变引起质变,质变又引起新的量变。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不断转化、循 环往复、从低级到高级的演化过程。

10. 意识的能动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要点]

意识的能动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意识活 动本身的创造性;意识活动对人体的控制作用;意识通过人的实践对客观世界 的改造。

五、论述题

1. 试述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可以表述为:世界是统一的,这种 统一是多样性的统一,其统一的基础是物质。该原理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基 石,它包括了物质观、运动发展观、规律观和意识论。对于指导我们的实践具 有重大的意义。

首先,既然世界是不依赖我们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物质世界,这就要求我 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而不能从主观想象出 发。

2 / 44

其次,既然客观世界是在时空中运动、变化、发展的,这就要求我们从变 化着的实际情况出发,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实事求是制定方针和 政策。

第三,既然客观世界有自己固有的规律,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按 客观规律办事,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性。 2.试述普遍联系观点的方法论意义

四、简要回答题

1.简述实践和认识的主体与客体及其关系。 2.简述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 用。 13.简述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区别。 4.如何理解感性 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5.如何理解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6.如何理解真理的客观性? 7. 如何理解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8.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 准?

9.简述价值评价及其特点。 10.简述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关系。 五、材料分析题

1.[材料 1]孔子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 又其次之;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材料 2]孟子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

也。

[材料 3]荀子说: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礼仪者,圣人之 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 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 “人为 ”之意),是性伪之分也。

[材料 4]孙中山先生指出:世界人类之进化,当分三时期:第一由愚昧进 文明,为不知而行的时期;第二由文明再进文明,为行而后知时期;第三自科 学发明而后,为知而后行之时期。以行而求知,困知而进行。

请回答:

( 1)简要评析上述材料给出观点。

3 /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