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风景园林设计要素》[美]诺曼·K·布思 著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0 21:22:1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七章 设计程序

有时候设计程序也可以理解为解决问题的程序。对于园林设计师来说,设计程序主要包括下课步骤: 一、承担设计任务

二、研究和分析工作(包括园址调查)

(1)准备基本图纸:现状平面图,简明,清晰,因为在设计程序较后的步骤中要用它(它可以是复制品)。其上的图例不要画得太复杂,太细致。

(2)园址现状景物分类(收集资料)和分析(评估):决定与分类和分析最有关的情况。 (3)征求园主要求:

(4)展开设计:设计规划是一个包括全部设计要素和设计需求问题的大纲或检核表。它具有两个目的,一是作为园址调查分类和分析、征求用户意见的综合摘要,二是作为同设计目的再次比较的清单。

三、设计

(1)功能分区图:这些圆圈和抽象符号的安排,是建立功能与空间的理想关系手段。在制作理想的功能分区图时,设计者必须考虑下列问题:

1.什么样的功能产生什么样的空间,同时与其它空间有何衔接。

2.什么样的功能空间必须彼此分开,要离多远?在不调和的空间之间,是否要阻隔或遮挡? 3.如果将一空间穿越另一空间,是从中间还是从边缘通过?是直接还是间接通过? 4.功能空间是开敞还是封闭?是否能向里看,还是由里向外看的空间。 5.是否每个人都能进入这种功能空间?是否只有一种方法或多种方法?

注:理想的功能分区图是画在白纸上,不用任何比例,并与园址已知的任何条件均无关系。 6.一个简单的圆圈表示一个主要的功能空间。 7.功能空间彼此间的距离关系或内在联系。 8.每个功能空间的封闭状况(开放或封闭)。 9.屏障或遮蔽。

10.从不同功能空间看到的特殊景观。 11.功能空间的进出口。

12.室内的功能空间与预想的室外空间一致。 13.注解。

注:必须深入研究理想的功能分区的各种不同布局。不要太固执地坚持一个方案,除非问题简单到只需要一个显而易见的答案。

(2)与用地相关环境的功能分区图(园址功能关系图):园址功能关系图将表示与理想功能分区图一样的内容,不同之处在于多了两个附加考虑因素:

1功能空间必须表现精确的基地条件,包括与原有建筑的内部房间的关系。 2功能空间必须依据比例、尺度来绘制,以助记忆。 (3)设计构思图(初想图):由园址功能关系图直接演变而成。两者不同之处是,初想图的图面表现和内容都较详细。值得注意的是,一些设计者将园址功能关系图与构思图结合在一起,成为一张图。这一步的关键在于,在不妨碍或影响下一步造型设计的基础上,尽可能细致深入地考虑功能关系和尺度。而且还得对每一因素所用材料和高度加以要求。

(4)造型研究:设计师根据头脑中的造型基本主题,把图上的圆圈和抽象符号变成特定的、确切的造型。一个好的设计其建筑和环境是相互协调的,并出现一种强烈的相同造型主题的感觉。要使园址与建筑融为一体,在研究设计造型构图时的第一步,是延伸和强调印象线,有时称“强感线”。这种概念,必须直接将建筑平面上的线条延伸到环境中去,使建筑和环境都共存着统一的线型。当远离建筑时,这种方法的表现就不太重要了。

造型与初想图一样,只处理植物材料的外观形态,而不管植物的细部。

关于造型阶段,最后在强调一句,它最适用于较小的园址(2hm平方或更小),不适合于大面积园址,如公园规划或风景区的开发上。 (5)初步设计:

(6)设计草图(总平面草图):总平面图要考虑的问题如下: 1.全部设计素材所使用的材料(木材、砖、石材等)、造型。

2.画在图上的树形,应近似成年后的尺寸。尺寸、形态、色彩和质地,都得经过推敲和研究。在这一步,画出植物的具体表现符号,如观赏树、低矮常绿灌木、高落叶灌木等,都应确定下来。

3.设计的三维空间的质量和效果包括每种元素的位置和高度,例如树冠、凉篷、绿廊、绿篱、墙及土山。

换言之,所有素材彼此之间高度关系都必须加以考虑。 4.等高距一般为1~2m。这要看设计的复杂情况和规模。 注:将草图纸套在造型图上,做出各式不同类型的草图。

总体设计平面草图均是用徒手在图上做出全部的设计因素,它利用线条的虚实,粗细使图面的效果明确清楚,易于识图。

(7)总体平面图(正式总体设计图):正式图是以传统的制图学方式加以表现,比起草图来更严谨和规范。正式图的一些建筑线、产权线和硬质结构因素(如墙、平台、步行道等)的边缘是利用丁字尺、三角板等绘图工具绘制而成。然而其它因素如植物仍然是徒手绘制。

(8)局部设计:对于一些较小的园址,如住宅或一小型公园,总体图和局部图用一张图就行了。局部放大图与总体图有同样的内容,还附加下列细节: 1.建筑层底层平面的全部房间,门和窗等。

2.平面要做的内容有如,屋顶平面(用轻的虚线表示)、地下排水口、水龙头、电源插座、窗户、墙、空调机等。

3.单体与群体植物的分类和标名,得根据植物的大小、形态、色彩和质地。如局部设计是设计程序中最后一个阶段(在没有更深入、更细的设计存在的话),此时植物才能定名。

4.设计等高线,应用1~0.5m的等高距来表示。一般情况下,应在主要的高点或底点标出高程点,如像围墙或围篱顶部。

注:局部设计应画的十分整洁清楚,像正式总体图一样,可以用绘图工具,或是徒手做出不同的设计因素的图例。局部设计是最完整的的图纸。

注:在技术设计图中,设计师必须对设计因素的外形细节和材料整个联系起来。例如,技术设计对铺装的图案,墙和围篱的造型,入口标志等都得深入考虑,又如花架的节点也得做出,这些常建立在研究特殊区域的设计中(园址的入口、前庭、平台、水池和阳台)。技术设计图只是联系了设计的观赏特性和比例尺度,而不考虑详细技术和结构。

四、施工图

(1)总体放线平面图(总体放线设计图) (2)竖向设计图(高程图) (3)种植设计图(植物图) (4)细部结构图(构造大样图)

注:在此阶段,设计者必须考虑详细的技术和设备等问题,不要忽略。

五、施工:设计者应常到现场察看。在施工阶段,问题和事故常常发生,设计人员必须加以回答和解决。

六、工程预算(工程评价):

设计师必须一次次地观察分析,如何做才能随时间的推移而更趋于完善。并从设计建成后的使用中,学习更多的东西。设计者从施工中学习知识是十分重要的。能把从中得到的收益,带到将来的相似设计中去。

七、养护管理:

养护管理者是最长远的、最终的设计者。对于设计者,在设计初期考虑到养护管理是十分重要的。养护人员则是设计完善的基础。

然而这些步骤在进行时,有很多是相互重叠、渗透的。

而设计的成功与否,在于设计师的观察、经验、知识、判断力和创造力。这些因素都运用在整个程序的骨架中。

在设计程序中,设计师要不断地思考将要出现什么和还有什么问题。“为什么我要这样做?”“什么是我希望达到的?”“这些必要吗?”“有更有效的方法吗?”在此,特别要强调的是,设计包括理性方面(归类、分析、设计的发展和结构知识)和直观的感性方面(造型和形体的感觉、美学特征等)。

设计程序的意义在于组织设计者的作品,并避免在设计过程中忽略和忘记某些因素,对初学者按照程序进行设计是非常必要的,并将每步都记录归档。 小结:设计者可以将程序作为一工具,辅助设计者解决面临的问题。设计程序也是一个延续的过程,能从一个设计课题和经验延续到下一个设计中。

总有一天你会渐渐明白,对自己笑的人不一定是真爱,对方表面的伪善是为博取信赖,暗里他可能会伺机将你伤害。 总有一天你会渐渐明白,不是所有人都对你心门敞开,即使你用善良和真心对待,有的人依然会悄悄将你出卖。 总有一天你会渐渐明白,哪怕你拿到了幸福的号码牌,命运之神也不一定对你温柔相待,你的余生仍有可能会被忧伤覆盖。 总有一天你会渐渐明白,人世间每个人都会有孽缘和无奈,有的人不值得你为他付出和慷慨,命中注定的灾祸你想躲也躲不开。 总有一天你会渐渐明白,不管你在人群中出不出彩,不管你对生活认真抑或懈怠,该来的一切总是会因你而来。 总有一天你会渐渐明白,人生总有预料不到的惊喜和意外,纵然你处在绝望的谷底和天台,转身就有可能看到晴天驱走阴霾。 总有一天你会渐渐明白,无论人生之路宽畅还是狭窄,如果你能用勇敢和坦然对待,一切困难都不是前进的阻碍。 天下总有地方是专属于你的舞台,你的江湖你才是真正的主宰,对于前尘和过往少问应不应该,无论何处你都要展现自己的风采。 别去管自己是不是栋梁人才,世上每个人都是特别的存在,无论你踏步于尘世内外,尽力和无悔才是对命运最好的交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