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LC霓虹灯控制的设计毕业设计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9 17:08:3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基于PLC霓虹灯控制的设计

表2.1不同功率管点亮不同长度霓虹灯灯管比较试验

从表2.1可以得到如下结论:不同的功率管带负载的能力是不一样的,随着负载长度的增加霓虹灯电子变压器的全亮电压/电流及正常亮度电压/电流均增加,D1403、BU508、BUT11A都具有带6到8米负载的能力,即使D1403与BU508混合使用,其全亮及正常亮度电压/电流也没有多大改变, 输入电压高达220V时电子变压器也能正常工作。

二、保护线路的设计

保护线路的设计直接影响霓虹灯电子变压器可靠性。霓虹灯在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灯管破裂、灯头线脱落、潮湿天气高压对地打火等异常现象,导致电子变压器电流剧增,功率管发热烧毁。所以保护线路必须在电流大于某阀值时及时工作,保护功率管。试验中用增加工作电压的方法模拟增加的异常电流。依然用图2.2线路,输出变压器匝数为100/2875,选择L1L2匝数均为5匝,L3匝数为8匝,R8R9阻值均为3.3Ω/W,8米负载,改变R7的阻值,在确定的R7阻值情况下,输入交流电电压逐渐增加,观察记录起始保护线路工作时的电流,结果见表2-2。 当R7阻值确定后,起始保护动作仅与工作电流有关,与工作电压及负载管长没有关系。R7阻值越大,起始保护线路电流越大。R7阻值取6.5K,此时8米负载输入 电压大于240V,起始保护电流500MA,5分钟后起保。试验中发现不同功率管对R7取值很不相同,表2.2

8

基于PLC霓虹灯控制的设计

是BU508 的结果,改用BUT11A,R7有大的改变。即使同一型号功率管,不同厂家生产的R7也不同。

表2.2 R7阻值与起始保护电流的关系

三、使用情况

根据以上讨论设计的霓虹灯电子变压器使用后发现可靠性明显增加,即使全天候使用的情况下返修率已达到能接受的程度,特别是下雨使用时电子变压器能可靠动作,第二天不下雨又能正常工作,客户对此也能接收。同时发现气温升高和电子变压器使用环境散热差使得电子变压器损坏率明显增加。仔细分析原因是工作电流长时间超过正常值,但又没有达到起始保护电流,使得功率管温升过高烧毁。R7阻值的下降调整可以降低起始保护电流,但会使电子变压器保护线路过于敏感,影响正常使用。所以在保护线路增加正温度系数开关型热感电阻,当功率管温升达到居里点时触发保护线路工作,从而达到保护功率管的目的。 当然还可以进一步保护功率管,在功率管CE间反向并联FR107二极管,防止CE反向击穿。C2C3耐压要到275V,防止C2C3击穿损坏。

9

基于PLC霓虹灯控制的设计

第三章 可编程序控制器简介(PLC)

第一节 PLC简介

可编程序控制器PC(Programmable Controller)又称可编程序控制器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是微机技术与继电器常规控制技术相接合的产物,是在顺序控制器和微机控制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控制器,是一种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用作数字控制的专用计算机。它不仅充分利用微处理器的优点来满足各种工业领域的实时控制要求,同时也照顾到现场电器操作维护人员的技能和习惯,摈弃了微机常用的计算机编程语言的表达形式,独具风格地形成一套以继电器梯形图为基础的形象编程语言和模块化的软件结构,使用户程序的编制清晰直观、方便易学,调试和查错都很容易。PLC现已成为现代工业控制三大支柱(PLC、CAD/CAM、ROBOT)之一,以其可靠性、逻辑功能强、体积小、可在线修改控制程序、具有远程通信联网功能、易于与计算机接口、能对模拟量进行控制、具备告诉计数与位控等高性能模块等优异性能,日益取代由大量中间继电器、时间继电器、计数继电器等组成的传统继电-接触控制系统在机械、化工、石油、冶金、电力、轻工、电子、纺织、食品、交通、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PLC的应用深度和广度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工业先进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第二节 PLC的结构

PLC和一般的微型计算机基本相同,也是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的。PLC的硬件系统由微处理器(CPU)、存储器(EPROM,ROM)、输入输出(I/O)部件、电源部件、编程器、I/O扩展单元和其他外围设备组成。各部分通过总线(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地址总线、数据总线)连接而成。其结构简图3.1所示:

10

基于PLC霓虹灯控制的设计

图3.1 PLC硬件结构图

PLC的软件系统是指PLC所使用的各种程序的集合,通常可分为系统程序和用户程序两大部分。系统程序是每一个PLC成品必须包括的部分,由PLC厂家提供,用于控制PLC本身的运行,系统程序固化在EPROM中。用户程序是由用户根据控制需要而编写的程序。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了一个完整的PLC系统,他们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第三节 PLC的工作原理

PLC是采用“顺序扫描,不断循环”的方式进行工作的。即在PLC运行时,CPU根据用户按控制要求编制好并存于用户存储器中的程序,按指令步序号(或地址号)作周期性循环扫描,如无跳转指令,则从第一条指令开始逐条顺序执行用户程序,直至程序结束。然后重新返回第一条指令,开始下一轮新的扫描。在每次扫描过程中,还要完成对输入信号的采样和对输出状态的刷新等工作。

PLC的一个扫描周期必经输入采样、程序执行和输出刷新三个阶段。PLC在输入采样阶段:首先以扫描方式按顺序将所有暂存在输入锁存器中的输入端子的通断状态

11

基于PLC霓虹灯控制的设计

或输入数据读入,并将其写入各对应的输入状态寄存器中,即刷新输入。随即关闭输入端口,进入程序执行阶段。 PLC在程序执行阶段:按用户程序指令存放的先后顺序扫描执行每条指令,经相应的运算和处理后,其结果再写入输出状态寄存器中,输出状态寄存器中所有的内容随着程序的执行而改变。 输出刷新阶段:当所有指令执行完毕,输出状态寄存器的通断状态在输出刷新阶段送至输出锁存器中,并通过一定的方式(继电器、晶体管或晶闸管)输出,驱动相应输出设备工作。 S7-200系列PLC:

S7-200是一种小型的可编程序控制器,适用于各行各业,各种场合中的检测、监测及控制的自动化。S7-200系列的强大功能使其无论在独立运行中或相连成网络皆能实现复杂控制功能因此。S7-200系列具有极高的性能/价格比。S7-200系列在集散自动化系统中充分发挥其强大功能。使用范围可覆盖从替代继电器的简单控制到更复杂的自动化控制。 应用领域极为广泛,覆盖所有与自动检测,自动化控制有关的工业及民用领域, 包括各种机床、机械、电力设施、民用设施、环境保护设备等等。 目前S7-200系列PLC主要有CPU221、CPU222、CPU224和CPU226四种CPU。档次最低的是CPU221,其数字量输入点有6点,数字量输出点书有4点,是控制规模最小的。PLC档次最高的应属CPU226,CPU226集成了24点输入16点输出,共有40点数字量I/O,可连接7个扩展模块,最大扩展数字量I/O 248点或模拟量I/O35路。

S7-200系列PLC四种CPU的外部结构答题相同,见图3.2。

图3.2 S7-200 PLC结构

⑴CPU22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