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水塔混凝土施工方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 16:51:4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目 录

1. 概述 工程概况

响水水库取水兼放空隧洞布置于坝区左岸,分为取水口和引水隧洞,大坝施工期间兼做导流洞。取水口采用岸塔式布置型式,总长,净空尺寸宽×高=×。塔体建基面高程为▽,进水口底板高程为▽,顶板高程为▽,塔体顶部高程为▽,塔体顶部与左岸▽平台间采用交通桥连接成一体。进水口结构主要由底板、胸墙、塔体和封堵闸门组成,其中塔体内布置有工作闸门井、拦污栅闸门井和通气孔组成,塔体顶部设有闸门启闭机室。具有结构复杂、塔体高、孔洞多、施工难度大等特点。其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门槽二期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进水口塔体混凝土主要工程量详见下表1。

表1 进水口塔体和拦污栅混凝土浇筑工程量表 工程项目 C20混凝土 钢筋制安 C25混凝土 金属结构及设备 编制依据

1)现行国家和行业相关施工技术规范、标准;

2)项目部 [2016] 技008号《导流兼取水放空隧洞施工组织设计》及其监理工程师批复意见;

5)进水口结构布置图《兴仁-响水-施工-水工-取水管-(01~05)》;

2. 施工布置 施工通道布置

按照坝区施工平面布置,结合右岸电站进水口的结构型式和现场实际情况,进水口混凝土施工道路布置如下:

混凝土拌合站→新建上坝公路 → 左岸坝肩平台 →3#临时施工道路 →进水口 → 工作面。 垂直人行通道布置

单位 m3 t m3 工程量 960 150 备 注 边坡回填砼以实际发生量计 另见详图 由于进水口结构塔体高,上下塔体的人行通道布置比较复杂。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进水口垂直人行通道布置如下:

1)▽以下人行通道:在▽~▽之间的洞脸边坡上设置爬梯,解决人员通行问题。共布置2趟爬梯,爬梯位于进水口的正面边坡两侧。爬梯固定利用边坡的系统锚杆,必要时可增设Φ22、L=2.0m普通砂浆锚杆(入岩深度1.5m,外露0.5m)。

2)▽以下人行通道:在▽~▽之间的洞脸边坡上设置爬梯,解决人员上下通行。

3)▽以下人行通道:在▽~▽之间的洞脸边坡上设置爬梯,解决人员上下通行。

4)▽以下人行通道:在▽~▽之间的洞脸边坡上设置爬梯,并将爬梯延伸至▽平台,解决人员上下通行。

水平人行通道布置

进入塔体施工水平通道--将塔体周边施工脚手管排架沿交通桥轴线延伸至边坡形成承载排架(后面作为交通桥混凝土施工排架),在脚手管架▽高程形成水平通道,并与垂直人行通道爬梯衔接。通道底面铺设防滑木板,两侧挂安全防护网(见图1)。

▽1566.20第十五浇筑层760148,9▽1564.40第十四浇筑层1201563.20▽1562.00第十三浇筑层▽1559.00第十二浇筑层▽1556.00第十一浇筑层▽1553.00第十浇筑层▽1550.00第九浇筑层▽1544.00第七浇筑层通气孔(DN400钢管)▽1541.00第六浇筑层▽1538.00第五浇筑层310▽1535.00第四浇筑层 2.3.1 塔体外围

120▽1547.00第八浇筑层1546.201201556.20进水口塔体外围搭设施工脚手管架形成环向操作平台,并与水平人行通道衔接。

供水、供电系统布置

进水口混凝土施工用供水、供电系统均利用进水口边坡支护及隧洞施工阶段布置的风水电系统经过适当改造后,即可用于混凝土施工。

2.4.1 供水系统

施工供水主要用于基岩冲洗、混凝土缝面冲洗和养护用水等。供水系统用1台IS80-50-250潜水泵(流量50m3/h,扬程80m,配套功率22kw),采用φ75mm供水管延伸至左岸坝肩▽平台移动式水箱内,再用φ40mm供水管通过加压后引到工作面。

2.4.2 供电系统

供电系统主要用于水泵、场内照明、混凝土振捣、钢筋焊接和其他辅助作业等。供电系统利用进水口边坡支护及隧洞施工阶段布置的风水电系统经过适当改造后,即可用于塔体混凝土施工。

2.4.3 系统照明

左岸进水口施工照明以1000W镝灯集中照明为主,局部(如仓面及其他需加强照明的部位)以移动照明灯具为辅。1000W镝灯分别布置▽高程平台。 施工排水

施工排水主要是指汛期边坡汇集的雨水和施工废水的排除。由于进水口属于露天工程,汛期受天气的影响比较大。塔体混凝土施工期间施工清洗及混凝土养护用水通过闸门井排放至导流洞,边坡汇集的雨水 混凝土生产

混凝土拌合主要由布置在1#渣场拌和站进行集中拌制。 3. 施工程序及工艺流程 施工程序

(1)根据进水口的结构布置特点,结合混凝土施工要求,先施工进水口K0+000~段(▽以下)底板、边墙、顶板混凝土,再施工塔体并按3米分层浇筑上升。

(2)封堵门槽二期在(▽以下)底板、边墙、顶板混凝土施工完毕后,随即进行门轨安装后进行施工,以便导流洞过水后不受影响。

(3)待塔体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即可进行塔体顶部启闭机室施工,并进行启闭卷扬机安装调试,利用安装调试好后的卷扬机进行安装门槽二期埋件,最后施工门槽二期混凝土。 施工工艺流程

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仓面清理 → 测量放样 →模板的拆卸与安装 → 钢筋绑扎 → 预埋件安装、冲仓 → 仓位验收 → 浇筑混凝土 → 表面整平 → 养护 → 缝面处理。

4. 混凝土分层分块和模板配置 混凝土分层分块(见图2)

根据进水口的结构设计布置情况,将每个进水口分为导流扩散段(~)、闸室段(~ K0+000)、塔体(~,▽~▽)、启闭机室(▽~▽)等共分为四个相对独立部分进行施工。其中,导流扩散段(~)底板侧墙为浆砌石,待闸室段混凝土施工完成后进行。闸室段(~ K0+000)分为底、边墙、顶板三块浇筑,在施工顶板是将塔体钢筋预留出来,其外露长度需满足钢筋接头的设计和相关规范技术要求。启闭机室分两层施工:第一层(▽~▽)第二层(▽~▽)。

根据机电设备安装的要求,闸门槽二期混凝土也作为一个独立单元在相应部位的二期埋件完成后进行浇筑。 混凝土分层 4.2.1 塔体混凝土

根据进水口塔体的结构特点和以往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和施工技术要求,进水口塔体混凝土分层厚度原则上控制在,但是胸墙和牛腿等特殊部位的分层厚度可根据施工要求和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按照上述原则,整个进水口塔体(含胸墙部分)混凝土总共分为15层进行施工(见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