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复习要点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7/2 4:45:5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预防医学复习要点第一章 绪论

1. 预防医学概念:是研究外界各种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合理利用有利因素,排除不

利因素以提高人群健康为目的的一门学科。

2. 预防医学特点:a针对人群或特定群体 b注重微观与宏观的结合 c注重基本预防,先

投入后有效。

1定义:a完整的体魄 b用现代仪器检测无病c良好的心理状态 d较强的适 3. 健康 :○

应能力 e较高的工作效率和

2资源:a和平 b适当的经济资质 c食物和住所d可持续利用的物质资源 e ○

稳定的生态环境

3决定因素:a适当的社会经济因素 b环境因素 c个人因素 d卫生服务 ○

1概念:是指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的科技水平下,人们对疾病和健康的看 4.医学模式:○

法,它的核心是医学观。

2经历: ○a神灵主义的医学模式 b自然哲学模式 c生物医学模式 d机械论医

学模式 e社会生态学模式 f生物心理社会学模式

1第一级预防: 5.三级预防:○又称病因预防,是通过采取措施消除致病因素对机体危害的影

响或提高机体的抵抗力来预防疾病的发生。

2第二级预防: ○在疾病的临床期通过采取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三早预

防措施,以控制疾病的发展和恶化。

3第三级预防: ○对已患某些病者,采取及时的有效的治疗措施,终止疾病的发

展防止病情的恶化预防并发症和伤残;对已丧失劳动能力或残疾者,主要促使功能恢复心理健康,进行家庭护理指导,使病人尽量恢复生活和劳动能力,能参加社会活动并延长生命。

6.疾病谱与疾病的“冰山现象”

1虽然疾病从发生发展到结局的自然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但这个过程中有很多表现式。 2我们将疾病所有的表现形式,即疾病从亚临床或先兆表现到临床表现和结局所呈现的 ○

所有表现形式称为疾病谱。

3每一个病人在不同疾病阶段表现为疾病的一种形式 ○

4所谓疾病或健康问题的“冰山现象”是指在人群中,能发现的某种疾病或健康问题的 ○

典型患者仅占该病或健康问题所有表现形式的很少一部分,犹如海水中的冰山,大部分淹没在水面以下,但当水温升高时,就会大部分暴露出水面。

5在正常情况下,人机体的异常部分仅占少部分,当人体免疫力低下时,就表现出疾病 ○来。

第二章 流行病学概论

〈一〉 疾病自然史与健康疾病连续带

一.疾病:是指个体表现出能被患者个人感知或他人观察测量到的异常状态,简单地说

就是身体功能不正常的状态。

1病理发生期 ○2症状发生期 ○3临床期 ○4结局 二.疾病自然史:○

三.健康疾病连续带:对个体:就是一个人从健康——疾病——健康可以认为是一个连

续过程。

对群体:就是人群从发病的低水平——发病的高水平——发病的

低水平的连续过程。

四.疾病的特点:1 临床性 a症状 b体征 c指标

2 个体性 a患病的复杂性 b患病的整体性 c患病的动态性 d患病的心理

社会状况

二.疾病的分布形式

1.三点两面三环节:时间、地点、人群。纵截面(流行时间长短)、横截面(波及

范围大小)。治病源、治疗途径、易感人群。个体因素、社会因素。

2.人群分布:研究疾病在不同人群的分布可帮助人们确定危险人群和探索致病因

素。

3.时间分布:随着时间的变化,疾病分布也发生着变化,不仅反映了致病因素的动

态变化,也反映了人群特征的变化。

4.周期性:疾病依照规律的时间间隔发生流行,称为周期性。 三.短期波动:在一个地区或一个群体的人群中,短期内某病的病例数明显增多的现象。

短期波动多半是由于许多人在短期内接触同一致病因子而引起。

第三章 流行病学资料的来源与疾病分布 一.健康与疾病测量指标的主要特点

1.区间性 几乎所有的疾病或健康状态的评价指标都是在群体测量中获得的,由于个体

的差异,每一个指标都不是一个数据而是一个数据范围。

2.重叠性 根据健康疾病连续带模型我们知道疾病或健康状态的评价指标。一般不存在

一个绝对的区分界线。

3.可变性 随着时间的变化和人们认识的提高,健康和疾病的测量指标是可以改变的。

对于不同的人群,如民族、年龄、性别等。健康和疾病的评价指标也是不一样的。

二.疾病流行强度 1.散发:某病发病率持续历年一般水平,各病例间无明显的时、空联系和相互传播关系,

表现为散在发生,数量不多,这样的流行强度称为散发。

2.流行:某病在某地区的发病率显著超过历年(散发)的发病率水平。

3.暴发: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中,短时间内,突然出现大量相同病人的现象。 第十章 健康行为干预

一、行为(一个有生命的完整的有机体对内外刺激的反应) 简单定义:即我们平时的所作所为。

严格定义:具有认知能力、思维能力、情感、意志的心理活动的人,在内外环境因素刺

激下,通过内心判断而发生的一种相对固定的反应,一种反应可能外显也可能内隐。

基本五要素:主体、客体、环境、手段、结果 性质:生物性、社会性 二、常见行为类型

1基本健康行为:日常生活中一系列有益健康的行为。如:合理1、促进健康的行为:○

营养、平衡膳食、适量睡眠和积极地休息。

2预警行为:将预防事故发生前和事故发生时正确处理的行为。 ○

如:使用安全带、溺水等发生时的自救。

2、习惯性行为:日常生活中可以为常的行为,是构成生活方式的表现内容。

1动力定型: ○亦即人们在完成行为时不必消耗很多的心智和体力。习惯

性行为常是非常轻松自如的,甚至无意的状态下进行的。

2潜袭型:长期作用于人,而自己对危害却一点也不知晓。 ○

3特性:a累积性:在无意中长年累月完成的,其造成的影响非但不能在 ○

短期内消失,而且很容易累积下来,直到最后产生严重后果。

b可塑性:习惯行为对健康影响较轻,每次持续时间也不太长,

如能及时终止不良行为,可消除损害健康的源泉。

C广泛影响性:许多习惯行为对健康影响都无器官特异性,影响

范围很广。

3. 常见的不良行为习惯

一.不良饮食行为:禁忌或偏爱,吸烟行为,缺乏体育锻炼,酗酒,失眠。 二.A。C行为

A型:一般A型行为的冠心病发生率比非A型高两倍。为快速反应型,进攻型,雄心勃勃,竞争性强。一心想到工作,缺乏耐心,时间紧迫感强。

C型:C行为是一种与肿瘤有关的模式。内向,善思,安静。胆小,善克制,内在行为比外在行为丰富。

4. 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政策:是一系列指导人们的行为以达到既定目标的原则。

公共政策:是社会的公共权威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为达到一定目标而指定的方案和

行为依据,它是一种社会生活的行为准则和行为依据。

措施:提高烟草价格。开展健康教育。禁止公共场合抽烟。 第十七章 环境卫生 环境污染来源:(一)人为因素有害物质1.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来源(1)工业生产(2)

交通运输(3)生活炉灶(4)建筑材料及家用电器(5)室内人员活动

2.水中有害物质来源(1)工业废水(2)农业废水(3)生活污水

3.土壤中有害物质来源(1)气型污染(2)水型污染(3)固体废弃物型污染

(二)自然因素产生的有害物质1.地壳化学元素分布异常。 2.自然灾害产生的有害因素

环境污染及对健康的危害

定义:由于人或自然的原因,使环境中污染物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造成环境

质量下降和恶化,直接或间接或潜在的影响健康。称环境污染,严重的环境污染叫公害,由环境污染引起的疾病称公害病。

特点:时间长,范围广,成分复杂,相互有协同或叠加作用,不易消除。 伦敦烟雾:粉尘引起。 洛杉矶烟雾:光化学引起。 第十八章 职业卫生服务与职业病管理 第一节 职业性有害因素与健康损害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概念和种类

概念: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及其环境中产生和(或)存在的,对职业人群的健康、

安全和作业能力可能造成不良影响的一切要素或条件的总称。 分类:物理性有害因素;化学性有害因素;生物性有害因素;不良生理心理因素。

职业性损害的概念和种类

职业性损伤:是指由职业性有害因素引起或与职业性有害因素有关的疾病及健

康伤害,包括职业病,工作有关疾病和工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