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奇妙的人体公开课教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13:10:0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七课 奇妙的人体

第二课时 深学课文

备课时间:2017.10.27 授课时间:2017.11.0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学习课文,认识人体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增强科普知识。

2.基本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说明文。 3.感受科技说明文的魅力。

过程与方法:1在学习中加强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并扩展听说读写能力

。 2掌握筛选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课文学习让学生了解人体结构,并认识到人体是奇妙的,从而让学生懂得敬重生命,珍爱自我。 教学重点:掌握筛选信息的方法。 教学难点:说明方法的应用。

教学方法:指导法,激发法,探究法 教学工具:教科书,教案,多媒体设备 一.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给同学们展示人体构造图,让他们了解各个器官及它在人体内的位置

2、和学生一起回忆说明文,其说明方法及结构 说明文是以说明作为主要的表达方式,介绍事物的性质、特点(特征)或阐述(阐明陈述)事理的一种文体。

常见的说明方法举例子、分类别、作比较、列数字、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引用、画图表(作图表)等

事物说明文常用的结构形式:

(1)总—分,如(先总体的概括,再分说。结尾没有总结性的语言)

(2)总——分——总,先总体的概括,再具体来说,最后再总结

(3)分——总。

(二)明确目标。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三)布置任务

让学生快速小声的浏览读一遍课文并完成以下任务:

1. 筛选出每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小组讨论划分文章的结构层次。

2.合作探究:.

第一第二组:若详细的分,课文可以分几部分?每部分主要讲的是什么?

第三、第四小组:从结构上划分文章可以分为几部分? 第五,第六小组:说说文章从哪些方面说明人体的奇妙?

(四)小组探究。学生读完课文以后在小组中共同探究以上任务,获取答案。

(五)检查指导。学生在小组中朗读并讨论时,由老师指导学生完成任务。

(六)释疑解惑:解决学生在讨论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2.若详细的分,课文可以分8部分,每部分主要说明的是: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引出:人体是一个奇迹。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大脑的特点和功能。 第三部分(第3-5自然段)心脏的构造与作用。 第四部分(第6自然段)呼吸系统的构造与功能。 第五部分(第7自然段)消化系统的构造与功能。 第六部分(第8自然段)骨骼的构造与作用。 第七部分(第9自然段)皮肤的特点和功能。

第八部分(第10自然段)总结全文,对人体进行总体评价:人是万物之精华,自然界美的化身。

2.从结构上划分文章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人体是大自然的奇迹。

第二部分(2-9)分别介绍了人脑,血液循环系统,心脏,呼吸系统,消化系统,骨骼,手脚以及皮肤这六部分的结构和功能。

第三部分(10)对人体进行总体评价:人是万物之精华,自然界美的化身。

(七)梳理归纳。

3.文章分别人脑、心脏及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骨胳及手脚、皮肤6个部分说明人体的奇妙

(八).小组讨论

1.朗读课文第一部分,回答以下问题。 (1).为什么说人体是一个奇迹? (2)人体的优越性表现在哪里?

2..默读第二部分。第二部分使用了那些说明方法,从中说明了人脑的什么特点?

3.齐读第三部分,回答以下问题。

(1)心脏和血液循环有什么关系?人体的血液是如何循环的? (2)心脏的构造如何?

(3)血液中的红血球合白血球有什么作用? (4)这一部分使用了那些说明方法 4.小声读第四部分,回答以下问题 (1)呼吸系统有哪些器官组成? (2)呼吸系统是怎么样完成呼吸的? 5.深入课文学习

心脏与呼吸系统的关系

(九)目标检测。让学生从文章中找出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的句子。

(十)讲解点评。 (十一)课堂小结。

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今天我们从人体、人脑、心脏,呼吸系统的学习了解了人体的奇妙,而学会了敬重生命,珍爱自我。

(十二)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

2.选择你熟悉的一个器官,陈述他的构造特点和功能。 板书设计:

第七课 奇妙的人体

第二课时 深学课文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引出:人体是一个奇迹。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大脑的特点和功能。 第三部分(第3-5自然段)心脏的构造与作用。 第四部分(第6自然段)呼吸系统的构造与功能。

课后反思: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必修5

第七课 奇妙的人体

第二课时 深学课文

授课教师:阿依努尔汗 努日

2017.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