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管理系统实例分析--耐克i2事件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6 5:20:5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背景知识:

I 2软件公司:SCM(供应链管理)软件厂商。主要开发应用于企业生产计划的软件,来辅助企业进行科学管理与决策。在1999年到2000年的电子商务热潮下,i2公司开始将自己的定位转为电子商务软件供应商。

Nike公司:全球著名的体育运动品牌 后果:

“这就是你们花了4亿美元买的东西吗?”耐克董事长、总裁兼CEO Phil Knight恼火地质问公司技术主管。耐克公司在2001年第三季度销售额减少8000万到1亿美元,耐克公司认为这是由于i2公司的软件存在订单管理漏洞所致。此事导致耐克股价下跌20%。

4亿美元升级Nike公司的供应链和ERP系统给这家世界著名的鞋业和运动装备制造商带来了什么?首先,销售额损失1亿美元,股票下跌20%以及一连串的集体诉讼。 过程:

耐克全球运营与技术副总裁Roland Wolfram起初说,i2公司产品的问题只是前进路上的一次颠簸而已。但看来这次事故当时把耐克颠得不轻。耐克公司称,采用i2公司的系统之后,一些鞋的订单完成了两次,一次通过新的订单管理系统,一次通过旧的订单管理系统。 耐克立身之本就是严格地控制运动鞋供应链,因此i2公司的系统似乎与其需求很吻合。但系统实施后运行情况一直不佳。i2公司的需求预测软件和耐 克供应链规划程序使用不同的业务规则和不同的数据格式,因此集成它们很困难。i2公司软件必须实施大量的定制工作,才能与耐克的老软件一起使用,否则用该 软件输入一个条目需要长达1分钟的时间,耐克几千万个产品号使用时带来的压力让该系统经常崩溃。

如果这些问题没有影响到订单,耐克还能忍耐。但该系统忽略了一些订单,重复了另一些订单,更要命的是系统在订单数据输入6到8周后会自动删除它 们,让计划人员无法记起他们曾要求每家工厂生产什么。结果是,过多的Air Garnetts运动鞋订单下达给了亚洲的生产工厂,而订购Air Jordans运动鞋的订单却被删掉,最后生产出比市场需求多出上万双的Air Garnett运动鞋,而Air Jordans运动鞋却比需要的数量少数千双。

耐克将此事曝光后,让i2公司面上无光,i2公司辩解说,耐克没有按照i2公司的建议,最大限度地减少定制,耐克应该采用鞋类业务的最佳做法,并分阶段部署系统。耐克公司的软件定制涉及到数以千计的供应商和分销商,让问题变得复杂。 教训:

1)软件本身的问题,集成性、兼容性差,还存在一些错误和不合理的地方,但这还不是项目失败的根源;

2)i2需求与供应规划系统原本是一个与核心业务流程紧密关联的系统,但是它却没有能够支持Nike的业务模型。而且新旧系统之间的关系也没能很好的处理,成为业务的绊脚石。没有进行充分的需求分析和合理的IT规划,为后来的实施埋下了隐患,使公司的信息化遭遇顿挫;

3)培训不够也是一个因素。Nike的规划人员在该系统投入运行前没有接受过如何使用该系统的足够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