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08版笔记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14 23:25:4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三节 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一、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1、资本主义的国家制度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主要包括资本主义的国家制度、政党制度、选举制度、三权分立制度、民主制度等等,其中国家制度是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

资本主义的国家是掌握基本生产资料的资产阶级实行阶级统治的工具。资本主义国家制度有国体和政体两个方面。

无论哪个资本主义国家,其国体都是相同的,都是实行资产阶级专政。

国体决定政体。资本主义国家的政体。主要有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两种形式。

(1)君主立宪制

君主立宪制是以君主(或国王、皇帝、天皇等)为国家的世袭元首、其所掌握的国家最高权力受国家宪法所制约的政权组织形式。一般来说,君主立宪制存在于资产阶级革命不彻底的国家中,是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相互妥协、分享权力的产物。

君主立宪制分为议会君主制和二元君主制两种类型。

议会君主制是议会在国家政权结构中处于主导地位,它既是立法机构,又是国家最高权力机构。世界上实行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国家,大多数都实行议会君主制,英国是其典型代表。

二元君主制是由君主和议会同掌国家政权,世界上只有少数资本主义国家实行二元君主制,如约旦等国。

(2)民主共和制

民主共和制是由选举所产生的政权机构和国家元首掌握权力,并有一定任期的政权组织形式。在资产阶级革命比较彻底的资本主义国家,广泛实行民主共和制,它是比较完备、成熟和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政体形式。

民主共和制分为议会共和制与总统共和制两种类型。

议会共和制又称内阁共和制,它是以议会为国家最高权力机构,政府由议会所产生。在议会中占有多数席位的政党或几个政党联盟组成内阁,并确定内阁总理。如现今的德国、意大利等国就是实行议会共和制的国家。

总统共和制是由选举产生的总统担任国家元首,并担任政府首脑。议会是最高立法机关,总统掌握国家行政权力。美国是实行总统共和制的典型国家。

民主共和制除了议会共和制与总统共和制两种基本类型以外,还有少数资本主义国家实行半总统制与委员会制。

半总统制是介于议会制和总统制之间的一种政权组织形式,法国是实行半总统共和制的典型国家。 委员会制又称合议制,它是由议会所产生的委员会集体行使最高行政权力。世界上有瑞士等少数国家实行委员会制。 (3)专制独裁制

在20世纪20至40年代的德国、意大利、日本等资本主义国家,还曾出现过专制独裁的政权组织形式。这种专制独裁政权目前已不存在。

综上所述,资本主义国家的政体形式多种多样,本质上都是资产阶级所采取的最有利于实现其阶级专政、巩固其政权、保障其根本经济利益的政治统治形式。 2、资本主义的政党制度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主要有三种类型,即一党制、两党制和多党制。 (1)一党制

一党制是指一个国家中长期由一个资产阶级政党执掌国家政权的政党制度。这种政党制度曾在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一段历史时期中实行。

(2)两党制

两党制是一个国家中的两个最主要资产阶级政党轮流执掌国家政权的政党制度。两个主要资产阶级政党的阶级本质完全相同,其区别只在于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方式方法不同,或分别代表资产阶级内部不同的利益集团。两党制是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有利工具。目前实行两党制的典型资本主义国家是美国。

41

(3) 多党制

多党制是指由两个以上的主要资产阶级政党联合执政或轮流执政的政党制度。目前实行多党制的有法国、意大利等资本主义国家。

各个资产阶级政党在维护资产阶级根本利益方面是完全一致的,各种政党制度的阶级本质都是资产阶级统治的工具。

4、 资本主义的普选制度

资本主义国家的普选制度是指公民普遍具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制度。各资本主义国家的选举方式不尽相同,但都宣扬普遍平等、直接选举和秘密选举的原则,在形式上承认劳动人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资产阶级在实行普选制过程中,通过各种途径、采取各种措施使劳动人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受到种种限制。

所以,资本主义的普选制度的平等权利具有虚伪性,从本质上看,它是资产阶级进行统治的工具,是实行资产阶级专政的一种手段。 4、资本主义的“三权分立”制度

所谓三权分立是将资本主义国家的最高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部分权力,三者分别由不同的国家机构行使,一般来说,议会掌握立法权,政府掌握行政权,法院掌握司法权。 (1)资本主义国家的议会制度

资本主义国家的议会又称为国会或议院,它一般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最高立法机关,通常由定期选举产生的议员所组成,由议长担任领导。

议会有一院制和两院制。一院制是由一个单独的议会行使职权。两院制是由两个议会行使职权。两院制在不同国家的具体名称不同,如美国称参议院和众议院,英国称上院(贵族院)和下院(平民院),法国称参议院和国民会议。

议会作为实现资产阶级专政的工具,其主要作用在于通过立法来实现资产阶级的统治意志和保护资产阶级的财产与利益;保证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在资本主义政权机构中占统治地位;调节资产阶级内部关系。

(2)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机构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有的国家称为内阁)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最高行政机关,属于资本主义国家权力机构体系中的执行机构。政府由总理或首相负责领导,而在总统共和制国家中,一般由总统直接担任政府首脑。

资产阶级政府的职能有对内和对外两个方面。

(3)资本主义的法院

资本主义国家的司法机关通称法院,它是行使审判权的国家机关,一般由法官所主持的各个审判法庭所组成。资本主义的法院作为行使审判权的机构,是维护资产阶级统治、保证资产阶级宪法和各种基本法律贯彻实行的专政机关。

(4)“三权分立制”的实质

资本主义国家的议会、政府、法院,一般来说,三者地位平等,各行其职,同时又彼此制约,三权互相制衡,这就是所谓的“分权制衡”原则。

实际上,所谓“三权分立”只是资产阶级内部的权力分立,而绝不是与劳动人民或其他阶层分享权力。

资产阶级的国家权力,是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的权力整体,是为资产阶级总体利益服务,统一而不可分割。所以,所谓“三权分立”,实际上不过是资产阶级为了更好地实现其整体阶级利益,而采取的一种权力分工方式。 当然,在资产阶级内部矛盾尖锐,各种政治势力和利益集团激烈角逐时,分权制也会导致相互掣肘,效率低下的局面。

5、 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

资产阶级民主要求在抨击和摧毁封建统治,教育和动员资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推翻封建制度,加速从封闭保守的自然经济向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转化中,起过积极和进步的历史作用。

资产阶级民主制以议会制为核心和主要标志。以“三权分立制”、普选制、两党制(或多党制),以及公民享有各种权利为主要内容。这些制度被资产阶级作为民主制的标志而加以推崇和颂扬。

实际上,民主从来就是一定阶级的民主,没有抽象的、超阶级的所谓“一般民主”。资产阶级民主表面上以全民普遍民主的形式出现,宣扬人人享有自由平等,甚至在法律上承认公民的某些民主权利。但是,劳动人民实际上只是在资产阶级的统治范围内,在不危及资本主义私有制和雇佣剥削制,不影响

42

资产阶级利益和政权的前提下,享有某些有限的权利,不可能改变其被统治的地位。资产阶级民主制实质上是资产阶级国家的一种统治方法和手段,其阶级本质是在资产阶级内部实行民主,为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专政服务。

二、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及其本质

1、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历史进步性和阶级局限性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在反对封建专制的斗争中,以及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与发展的上升时期,反映了社会进步的要求,具有历史进步意义。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毕竟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之上,是为资本主义私有制和雇佣劳动制度服务的,因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本质上是维护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思想体系。 2、 利己主义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

利己主义是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必然产物,是一切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剥削阶级所共有的观念,“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是私有者的至理信条。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最高和最后形态,因而利己主义也发展到了顶峰,成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

所以,资本主义利己主义的主要特征就是为一己私利而获取金钱。这种以获取金钱为特征的利己主义,成为资产阶级一切思想和行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3、资产阶级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资产阶级利己主义作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体现在资产阶级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以及思维方式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1)资产阶级的人生观

他们以个人利益作为人们行动的唯一推动力,宣扬“人人为自己,上帝为大家”的原则,奉行利己主义,追求个人享乐的人生哲学。

资产阶级主张利己主义的人生观,其论据是人的“自然本性”就是从感性出发而趋乐避苦,总是从生理本能的需要而追求于己有利的事物,从而得出人的本性是极端利己的结论。自私自利的利己主义,并不是人的本性,更多表现为私有制社会中剥削阶级的本性。

资产阶级的利己主义人生观,宣扬人生的目的就是谋求个人利益,追求个人的幸福和享乐。“活着就是为了赚钱”,这是对资产阶级人生观的深刻写照。

(2)资产阶级的价值观

资产阶级的阶级本性决定他们是从维护资产阶级的阶级地位和利益出发,以极端利己的观点来判断人及其实践活动的价值。总之,资产阶级的价值观是立足于利己主义之上,是以自私自利的个人主义为原则的价值观。

资产阶级价值观的重要特征是以金钱作为判断价值的标准,以获取金钱作为人及其实践活动的价值的体现,把是否能获取金钱和获取金钱的多少看作有无价值和价值大小的真实尺度。 (3)资产阶级的道德观

以尊重和增进个人利益作为人们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利己主义成为资本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 应当明确,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道德观是资产阶级道德观。在资本主义社会生活中,也保留和存在着一些好的社会风尚,这些优秀的社会风尚,是人类精神文明的共同财富,不能与资产阶级道德观混为一谈。 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内容包括: 一、劳动价值论

阐明了劳动二重性、商品价值构成与创造、货币本质与职能、商品经济基本矛盾,以及价值规律等一系列重要经济理论问题。资本主义经济是在商品经济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资产阶级革命初步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而资本主义制度的完全确立是通过产业革命实现的。 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是以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通过雇佣劳动制度剥削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经济制度。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本质是价值增殖过程,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规律。资本积累必然造成大量失业人口和严重的贫富两极分化。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私有制。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三、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43

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主要包括资本主义的国家制度、政党制度、选举制度、三权分立制度、民主制度等,其中国家制度是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利己主义体现在资产阶级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各个方面。本质上都是资产阶级为实现其阶级专政服务的。 学员答疑

1、抽象劳动与具体劳动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商品生产者的同一劳动过程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它们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统一的,并不是各自独立存在的两种劳动或两次劳动。 2、商品价值的构成与创造

构成与创造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任何一个商品的价值,都是由两部分价值所构成的,一是在生产该商品时所消耗掉的生产资料的原有价值(物化劳动又称过去的劳动)二是在生产该商品时新创造的价值(活劳动)。价值的创造是由活劳动实现的。 3、货币的本质货币

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它体现着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4、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

不仅能创造出价值,而且能够创造出比劳动力自身的价值更大的价值,从而能为它的购买者带来剩余价值,这对于剩余价值的生产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5、相对剩余价值与超额剩余价值

单个资本家之间只能获得超额剩余价值。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过程中所有的资本家实现对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第五章 资本的流通过程和剩余价值的分配

第一节 资本的循环和周转 一、资本的循环

能够发生价值增殖的资本是产业资本:包括工业、农业、运输业等各个物质生产部门的资本。 产业资本在其现实循环运动过程中,依次经过三个阶段即购买阶段、生产阶段、销售阶段;与这三个阶段相适应,产业资本依次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 1、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

(1)购买阶段。为剩余价值的生产准备条件;用公式可表示为:G—W(A、Pm);资本并没有数量上的变化,但发生了形态上的变化。

(2)生产阶段。是生产剩余价值的阶段;用公式可表示为:W(A、Pm)?P?W′;资本不仅发生了形态上的变化,而且资本在数量上实现了价值增殖。

(3)销售阶段。是剩余价值实现的阶段;用公式可表示为:W′—G′;资本只发生了形态的变化,在数量上并无变化。

2、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

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具有不同的职能,起着不同的作用。货币资本的职能是购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为剩余价值的生产准备条件;生产资本的职能是使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相结合,在生产过程中生产出包含着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商品;商品资本的职能是通过商品的销售,使包含在商品中的价值和剩余价值得到实现。

44

3、 产业资本的循环

W(A、Pm)?P?W′—G′

资本的循环过程是流通和生产的统一。

产业资本的现实循环,包含了货币资本循环、生产资本循环、商品资本循环。

剩余价值只有在资本的连续循环运动过程中才能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

二、资本的周转

1、资本周转和资本周转速度

不断重复、周而复始的资本循环过程,就是资本周转。

产业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具有重要影响。 资本的周转时间是资本的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总和。

资本周转次数是指在一定时间内资本价值所经历的周转次数。 n=U/u

资本的周转速度与资本的周转时间成反比,资本的周转速度与资本的周转次数成正比。 2、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

影响资本周转速度有两个因素:一是资本周转时间的长短;二是生产资本的构成。 (1) 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

生产时间包括劳动时间和非劳动时间(自然力发生作用的时间、停工时间、生产资料的流通时间) 流通时间:购买时间和销售时间。

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越短,资本周转速度就越快;反之相反。

(2) 生产资本的构成——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依据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两个部分。

固定资本是指资本的价值并非在一次生产过程中全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价值周转方式是多次转移、多次收回的特点,把它称为固定资本。

流动资本是指资本价值是在生产过程中一次全部投入生产过程,资本价值周转方式是一次投入、一次收回的特点,把它称为流动资本。

流动资本与流通资本是不同的,流通资本是处于流通领域中的资本,即货币资本与商品资本,它是同生产资本相对应的资本。而流动资本是生产资本的一个组成部分。

关于产业资本的构成(其中包括生产资本的构成),可列图表示如下:

生产资本的构成对产业资本家预付的全部资本的周转速度具有重大影响:一是生产资本中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二是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本身的周转速度。 3、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

预付总资本的平均周转速度,其计算公式如下: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