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各地刘姓分支介绍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4/28 17:24:4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1刘元→2刘武→3刘雄→4刘完→5刘傥→6刘学礼→7刘钧→8刘芳申→9刘恺→10刘培新→11刘仕俊→12刘永清→13刘振方→14刘玉珂→15刘欣韶→16刘性善→17刘守辰→18刘聚真→19刘希贡。

到今天,古滕刘氏最多的已传到刘元的第27代孙。如作家刘浩歌就是刘元的第20世孙。 山东单县迁曹县刘寨刘氏:

形成于明末,来自江苏丰县,以刘闻政为自单入曹开基始祖,以刘源明为受姓始祖。

据刘恒心先生提供的1995年刘世亭、刘乃邦等编修的山东曹县刘寨《刘氏族谱》记载,曹县刘氏属于丰沛刘氏大宗中的梁王刘武一支,原籍汉家刘氏的发源地、刘邦的故乡江苏省丰县赵庄金刘寨,明朝末年因战乱迁到山东,落籍山东省单县西南约50华里的刘方店。开基始祖刘闻政,又自单县迁于曹县东南60多里的丁堌村立业,后裔世代居住于此,因改丁堌村为刘寨。

刘闻政的后裔,现已传到第18代,全族人口3000余人,族人主要从事农业,集中分布在曹县和单县西南各村。

曹县刘氏历史上曾6次修谱。从始祖\闻\字派开始,这支刘氏家族使用如下40字的五言派诗:\闻汉良彦静,源兆本玉泥;荣升俊道崇,世传宪效锡;建守克永志,作君广宗起;同贵相进敏,培恭信俭义。\

自始祖刘闻政至六修族谱主修传递世系如下:

1刘闻政→2刘汉→3刘良惠→4刘彦书→5刘暗修→6刘源→7刘兆麟→8刘本宏→9刘堪→10刘禄→11刘朝征→12刘来道→13刘科→14刘道佑→15刘崇诏→16刘世亭。

山东菏泽刘楼刘氏:

据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刘钦明《刘氏由丰迁居菏泽刘楼序》记载,菏泽刘楼刘氏为梁王刘武的后裔,是汉高祖家乡汉里堂刘氏的分支,以刘兴泰为开基始祖。谱称,刘兴泰是汉高祖刘邦的第54代孙,明朝永乐年间(1403--1424年)因生计生迫,推着石轮马车自江苏省丰县金刘砦迁居于山东菏泽东南90里的刘楼落业,在这里拓荒耕种,营屋而居。刘兴泰的后裔,世代居住于此,到今天,已繁衍到第20代,也即刘邦的第73代左右。

3.华东刘氏 此处所讲的华东,只是一个大体上的地域范围,其实更主要的是从方便表述而设立的一个范围。这一节里我们将要介绍的是上海、浙江、福建省等省区的刘姓。江苏本属于华东,因地位特殊将在后面单独介绍。

在这个地区,刘姓虽然还是比较著名的人口大姓,但与华北和华中地区湘比,刘姓相对要弱一些。这里的刘姓人数已退到第10位左右,但也还在前20大姓之列。

3.1 上海刘姓

据上海市1994年人口普查资料统计,上海全市(含郊区和属县)共有1723个姓氏,1300万人口,其中,刘姓为全市20大姓之一,人口总数为30.18万人,约点全市人口总数的2.32%,排在第12位。

据盛巽昌等人主编、上海画报出版社的《上海百家姓》一书记载,最迟在唐朝时期,作为中华民族主体姓氏之一的刘姓就已开始进入上海地区。如在上海松江县东3华里,就曾出土过唐朝大中九年(公元855年)《陆氏刘夫人墓志铭》。而史传上有明确记载的最早迁入上海的刘姓,是北宋天圣三年(1025年)与姚姓一同从句容(今江苏南京)迁上海崇明新沙的一支刘氏家族。两宋之际,金兵南侵中原,江北和中原地区兵荒马乱,大批中原刘姓宗族成员纷纷进入比较稳定的上海地区避难,如粮官刘贵三自汴京(今河南开封,北宋首都)南渡,经海门迁居上海宝山刘行、顾村一带;刘亨叔自汴京辗转内迁上海,定居华亭东部。元朝中叶,有宋代宰相刘贽第9世孙刘世贤迁居上海,落籍今清浦小燕。

6

明清时期,则是刘姓迁入上海较多时期,今天上海的土著刘姓,大多是这个时期迁入上海的。近代以来特别是中华民国时期,随着上海成为东方大都市,全国各地的,以上海邻近的江浙地区为主的大批刘姓成员,因各种原因而相继迁入上海,在这个新崛起的东方大都市中开基落籍、奋斗拓业。他们构成了今日上海刘姓中的主体。由于刘姓的入籍上海,因而在今天上海的各县都留下了刘家村、刘家湾、刘家宅等因刘姓而得名的地名。其中,最著名的有刘庄、刘行镇等,今人罗以民为此还专门撰写了《刘庄百年》一书。

相对来说,上海地区刘姓的历史较为浅薄,因此在中国古代历史史舞台上,基本上没有上海刘姓的地位。在中国古代最杰出最著名的人物中,上海刘氏几乎是空白。但进入近代以后,刘姓在上海的地位和上海刘姓在中国历史舞台上的地位,都迅速上升。上海籍刘氏族姓中,先后产生了一大批优秀人物,如20年代奉贤农民运动领袖、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市委第二书记刘晓;被誉为\潮流滑稽\的独脚戏演员刘青山;昌险收葬民主革命家邹容的义士华泾人刘三。

3.2 浙江刘氏 浙江惇典堂刘氏

据浙江图书馆藏乾隆壬寅版惇典堂《刘氏世谱》记载,该族以唐末节度使刘巨容为第一世开基始祖。第五世刘诲迁婺源清塘;第六世刘与为敬兴派始祖;十四世刘昌为株树下派祖;太二为楼下派祖;刘八二为上门派祖;刘八四为后山派祖;刘震六为中门派祖;第十五世刘新为门亭里派祖;刘齐为大坦上派祖;第十六世刘志为刘源派始迁祖;刘延为姜冲派始迁祖。刘源分支的传递世系如下:1刘巨容→2刘汾→3刘昇→4刘义荣→5刘海→6刘与→7刘泰→8刘仕→9刘瑀→10刘一四→11刘伯六→12刘千四→13刘千七→14刘太三→15刘桂→16刘志→17刘尧→18刘四→19刘贵保→20刘长宁→21刘景旺→22刘鉴→23刘润→24刘汝直→25刘文焕→26刘以时→27刘一镜→28刘汉琮→29刘是桂→30刘天荣→31刘有基→32刘廷臣、刘廷爵。 浙江上虞刘氏

据浙江省图书馆藏民国九年怀贤堂《刘氏宗谱》记载,浙江上虞刘氏以唐朝金紫光禄大夫刘豳为开基始迁祖。刘豳是刘仁晦的第三个儿子,生有4个儿子:刘教、刘敬、刘德、刘度。其中刘教没有儿子,而刘度则生有刘少*(王+匡)、刘少珣、刘少琏、刘少琦、刘少璟、刘少璁、刘少环、刘少璀等8个儿子,于是以第六个儿子刘少璁过继给大伯刘教为后。现将上虞刘氏唐家桥支派的世系抄录如下:1刘豳→2刘教→3刘少璁→4刘俨→5刘经→6刘锡→7刘邦昌→8刘传→9刘天章→10刘子木→11刘应庚→12刘范→13刘道益→14刘德馨→15刘祖仪→16刘士正→17刘衎→18刘溥→19刘伯璟→20刘克智→21刘宗尧→22刘时化→23刘葵八→24刘紫→25刘荣→26刘允敬→27刘新发→刘圣木、刘瑞木。 浙江鄞县悬慈刘氏

形成于南宋,以刘大为迁鄞开基始祖,以刘邦为族谱远古始祖。

据宁波天一阁藏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悬慈刘氏宗谱》记载,悬慈刘氏出自西汉皇族,是汉元帝刘奭的后裔。谱称本支刘氏出自元帝刘奭之子定陶王刘宋(又名刘箕)。但查《汉书》,元帝刘奭与王皇后、薄昭仪等共生3子:长子刘骜,立为太子,即成帝;次子刘康,封定陶王;三子刘兴,封中山王。其中既没有刘宋或刘箕的名字,而受封为定陶王的不是刘箕,而名叫刘康。因此,族谱所记当有误。

族谱所记悬慈刘氏远古世系(谱称之为\追远世系\)如下:

1刘邦→2刘恒→3刘启→4刘彻→5刘弗陵→6刘*(王+奚)→7刘询→8刘奭→9刘宋→10刘光→11刘佑→12刘雍→13刘*(山+文)→14刘荔→15刘佩→16刘秋→17刘奇→18刘讨→19刘圣→20刘从→21刘英→22刘词→23刘轸→24刘测→25刘能→26刘佛→27刘洋→28刘君韶→29刘鉴→30刘*(礻+冀)→31刘迎→32刘轻→33刘奕→34刘清→34刘大。

7

刘大大约在南宋时迁居悬慈开基立业,成为悬慈刘氏始祖。刘大生子刘南,刘南生子刘宋,刘宋生子刘世,刘世生3子:刘泽宏、刘松四、刘松六。到1932年刘氏第四次修族谱时,悬慈刘氏已传到开基始祖刘大的第24代。悬慈刘氏进入近代以后人才辈出,如第23代有刘圭瓒,北京高等师范文学士;刘元瓒,北京大学工学士;刘璋瓒,上海光华大学法学士、北京燕京大学文学硕士;刘诗瓒,上海交通大学理学士。第24代刘祁坤,东方工科专门学校毕业;刘祁尚,上海复旦大学肆业。 绍兴水澄刘氏:

属于长沙刘氏大宗,是长沙定王刘发后裔,元朝大德年间由维扬适绍兴水澄巷。后来,族人又有从水澄迁往杭州市和贵州省等处。

常山渔溪刘氏:属于彭城刘氏楚元王刘交大宗。开基始祖刘嗣恭,是南朝宋南越忠献王刘鋹的第十九世孙。元朝末年由西安迁来常山。第二十九世刘诱,又迁居东*(氵+於)。 衢县南乡十二庄四都刘氏:始祖刘日琯,江西人,元末任杭州府学教授,避乱迁衢县。 衢县南乡十二庄下刘刘氏:始祖刘日暄,江西铅山人,亦任杭州府学教授,元末避乱居此。又南乡十八庄曲溪刘氏,亦称始祖刘日琯,但作仁和贡生,明洪武中任衢县教授,上居南关外金家坞,疑为同一人。

龙游刘氏,迁自四川;衢县刘氏,迁自洛阳;海盐刘氏,迁自汴梁;海教育界刘氏,迁自真定;宣平刘氏,迁自江西;象山刘氏,迁自河南。 3.3 福建刘姓 福建南平刘氏

据刘光舟先生提供的1999年福建南平五忠堂《南平彭城刘氏宗谱》记载,该族形成于唐末,来自长安和河南光州固始,以光州都督刘楚、刘在、刘存兄弟为入闽开基始祖,以刘宗汉为迁南平开基始祖。

谱称刘楚为楚元王刘交的第41代孙,原籍京兆(今西安市),后任光州大都督。公元9世纪末奉诏入闽为官,从河南光州来到福建。后因避黄巢之乱,留居福建,为建州(今福建南平)刘氏开基始祖。

刘楚生子刘豳,刘豳的第8代孙自建阳迁侯官,再到刘豳的第14代孙刘宗汉,又于元朝时自侯官迁居延平府南平县开基立业。到今天,该族已传到刘楚的第46代。如《南平彭城刘氏宗谱》主编刘光舟先生就是刘楚的第39代孙。

自刘楚的曾孙\秀\字辈开始,南平刘氏使用如下字派:\秀茂,国泰玉明,初孔白梦,正宗德仪,永春启元,士英子宁,林考岳恩,生秉礼义,仕名朝庭,克光尔祖,万世永盛\。 福建武平刘氏

刘姓在福建武平属于全县第2大姓。

据民国三十年(1941年)《武平县志》记载,武平刘氏有众多支派,大都自称为彭城派,属于客家刘氏,主要来自江西。

武平刘氏到现代,因产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功臣之一刘亚楼上将而闻名天下。 武平湘湖刘氏

武平湘湖刘氏形成于元朝,以刘三郎为迁武平开基始祖。

据民国《武平县志》记载,湘湖刘氏开基始祖刘三郎号二夫,元朝末年由福建长汀刘屋坑迁来武平湘湖肇基立业。刘三郎的后裔人才辈出,宗族兴旺,成为武平全县最旺盛的刘氏家族。 早在明朝永乐初,该族就培养了一位进士,名叫刘隆,官任山西佥事,《武平县志》有他的传记。清光绪时刑部主事、著名的\戊戌六君子\之一刘光第,也是湘湖刘氏迁四川富顺分支的后裔。

到20世纪中期,湘湖刘氏已发展成一个拥有2000多户、1万多人口的大族。\凡北区七里而外,纵横数十乡,及在城、六甲、黄心畲、岩前等外刘氏,均为此派。\

8

武平大田乡刘氏:

武平大田乡刘始属于客家刘氏十四大房中的第二房,以刘明盛为迁大田开基始祖。 据福建武平《刘氏族谱》(续篇)记载,大田刘氏始祖刘明盛,是客家刘氏中代大始祖刘开七的第6代孙,刘巨泉的第曾孙。刘开七生刘广传,刘广传生刘巨泉,刘巨泉生子刘万四郎,刘万四郎居广东镇平(今为蕉岭),生子刘文一。刘文一生4子:刘明一、刘明二、刘明三、刘明四。其中,刘明三又名刘明盛,又自广东蕉岭迁居福建武平大田立业开基。 族谱所记大田刘氏世系如下:

刘开七→刘广传→刘巨泉→刘万四郎→刘文一→1刘明盛→2刘文辉→3刘祥→4刘廷策→5刘国旺→6刘子福→7刘德成→8刘邦汉→9刘恒文→10刘庆兴→11刘湘元→12刘玉明→13刘献香→14刘英堂→15刘荣照、刘华照。

其中,第9世刘恒文,少怀大志,壮年时携妻赖氏渡海赴台湾,后定居于台湾大甲开基。谱称刘恒文\笃志贸易耕田,自创田产数千亩\。刘恒文与夫人赖氏均葬在台湾,他们共生有3个儿子:刘始兴、刘锡兴、刘庆兴。刘恒文迁居台湾后,因怀念桑梓,特命小儿子刘庆兴自台湾返回武平大田居住,以守先人坟墓,而他的长子刘始兴和次子刘庆兴则均留在台湾大甲守业,他们的后裔成为今日台湾刘氏的一支。 武平桃溪刘氏

武平桃溪刘氏形成于元朝,来自江西,以刘兴汉为自赣入闽开基始祖,以客家大始祖刘祥为远祖。

据刘美榕先生提供的1989年福建武平、上杭、汀州3县联修《刘氏族谱》记载,武平桃溪刘氏开基始祖刘兴汉,号百九郎,原籍江西瑞金墉背村。刘兴汉是客家中代大始祖刘祥的后代,自刘祥到刘兴汉的传递世系是:刘祥→刘天锡→刘沭→刘龙图→刘任→刘若远→刘尚→刘参常→刘德洪→刘月清→刘梅→刘富山→刘福高→刘文平→刘瓒→刘源远→刘诏→刘宗臣→刘贵盛→刘泷→刘可珍→刘汝忠→刘齐贤→刘兴汉。 大约在元朝时,刘兴汉又自自瑞金迁至福建武平桃地镯树下开基立业。刘兴汉的后裔世代居住在武平,现已传到开基始祖刘兴汉的第19代。现将该支刘氏传递世系开列如下: 1刘兴汉(百九郎)→2刘仲九→3刘满弟→4刘福崇→5刘显→6刘广荣→7刘文昊→8刘乾勋→9刘睦→10刘廷仲→11刘见霁→12刘上达→13刘福彬→14刘太奎→15刘子正→16刘登庸→17刘立长→18刘腾元→19刘万昌。 3.4 安徽刘氏

安徽凤阳大刘庄刘氏

据1988年安徽《凤阳刘氏族谱》记载,安徽凤阳刘氏属于彭城刘氏楚元王刘交一派。这支派的远祖是刘向的儿子,刘歆的兄弟,但名字是什么、排行属几,现都已不可知。刘氏是什么时候从彭城迁到安徽凤阳来的,早期传递世系,现在也不知道了。现在可知的凤阳刘氏历史,是从元末明初开始的。据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发迹之前,家境非常贫苦,他母亲死后,竟然无地可以安下。当时与朱家相邻的刘氏祖先刘继祖见朱家可怜,就让朱元璋将母亲葬在刘家的士地上。后来朱元璋做了皇帝,就把刘家之地全部征收以作他母亲的皇陵,而将刘氏全部迁到他乡。刘氏族人分迁到各地,形成许多支派。其中有一个名叫刘恭的祖先,携家室迁居到凤阳东南约60华里大刘庄居住,后裔世代居住于此,形成凤阳大刘庄刘氏。为了不忘故乡,这支刘氏家族在族谱上都标明\由皇陵迁\或\明陵迁引\。据说,明代时,朱元璋为了报答刘氏族人的让地之恩,下令凡由\明陵\迁出的刘氏家族,所耕之地都可免交国税。 凤阳刘楼刘氏开基始祖刘恭生子刘显,刘显生子刘惠畴,刘惠畴生子刘伟,刘伟生子刘烈,刘烈生子刘贞明,刘贞明生子刘静安、刘静思。刘静思生子刘迁,刘迁生3子:刘继先、刘继俊、刘继芳,此为刘氏第九世。凤阳刘楼刘氏九世孙刘继先兄弟3人的后裔子孙,就形成

9

这支刘氏家族的三大房。到今天,凤阳刘氏已传到开基始祖刘恭的第24代\兴\字辈。 安徽潜山刘氏:

据乾隆四年(1739年)刘士进《纂修集成宗谱源流序》记载,安徽潜山刘氏形成于元朝末年,来自江西彭泽,以刘寿二为来潜开基始祖。谱称,该支刘氏是唐朝著名将领刘巨容的后裔。刘巨容生子刘汾,刘汾居江西弋阳,生14子,均以\汉\字为派,分别是刘汉明、刘汉宗、刘汉端、刘汉派、刘汉兴、刘汉升、刘汉徒、刘汉广、刘汉匡、刘汉胜、刘汉吞、刘汉英、刘汉临、刘汉彬。其中,第八子刘汉广是赐进士出身,生子刘义员,初任将仕郎,后官到节度御前兵马使。刘义员后因受奸臣田令孜的迫害被贬职,后迁居彭泽竹垣坂,为彭泽竹垣坂刘氏开基始祖。刘义员生子刘珍,官至光禄大夫。刘珍生3子:长子刘茂尔,银清光禄大夫、工部尚书;次子刘茂禹,宋朝进士,由刑部侍郎升兵部尚书;三子刘茂瑛,刑部侍郎。刘茂禹自彭泽竹垣坂迁居鼓楼山,为鼓楼刘氏开基始祖。刘茂禹的后裔族人500多口聚族而居,族人团结如亲兄弟,当地人们称之为\五百口刘氏\,朝廷也旌表为义门。刘茂禹的小儿子叫刘魁伍,官任御前兵马使,生4子:长子刘宏,宋朝进士,官任兵部尚书;次子刘溥,官任大理寺卿;三子刘洞;四子刘澜,官任池州太守。其中,老三刘洞又由鼓楼山迁尚潦洪内水西庄,成为彭泽水西庄刘氏开基始祖。刘洞生子刘玉耀,刘玉耀官任南安经历,生1子:刘垫。刘垫生2子:长子刘宸,中乡进士,官任文林郎;次子刘寰,任枢密使。刘宸的曾孙名叫刘千四,官任知禄。刘千四的孙子名叫刘胜二,元朝时太学生。刘胜二生子刘寿二。 当元朝末年,江西彭泽一带因徐寿辉起事而战乱不堪,刘寿二于是率领家人由江从河而上,避乱于太湖白沙。一日,当刘寿二游览潜山时,在潜阳沙村发现一块刻有\天下太平\四字的麻石。刘寿二认为这是天意,于是放弃太湖白沙而迁居潜阳沙村。刘寿二叫他的第四个儿子入赘沙村汪氏当上门女婿,而他自己则由沙村迁上青石门山。刘寿二娶夫人赵氏、何氏,共生7个儿子:刘福一,迁居潜山县城北门彰法山,与范姓联婚;刘福二,迁居潜城东汴李家湾,与李姓结婚;刘福三,迁居北厢,与黄姓结婚;刘福四居沙村即居沙村者;刘福五奉父命返回太湖白沙太平庄,与朱氏结婚;刘福六与父母同居石门山;刘福七则奉父命返回江西彭泽水西庄老家守墓。刘寿二公6个迁居潜山的儿子,后裔都非常兴旺,形成安徽潜山刘氏6大房。据记载,长房刘福一公的后裔,在明朝有刘尚志,状元;刘若宰,进士;在清朝有翰林刘余谟、解元刘辉祖。二房刘福二公的后裔,在明朝有刘源清,官任副总兵;刘道亨,兵江西司马;刘绶中,任河知县;刘天成,进士;在清朝有刘洁,武举人。三房刘福三的后裔,在明朝有刘永智,任裕州州同;刘子勇,甘州世袭指挥;刘长端,子勇忠义大夫;刘守忠,署知建德,守城而死;在清朝刘士义,恩赐孝廉大夫;刘辉,举人。四房刘福四的后裔,在清朝时有刘之翰,举人。六房刘福六的后裔,在清朝有刘沅,举人。

4.江苏刘氏

江苏是汉家刘氏的发源地,中华刘姓的摇篮。当年的汉朝皇族,就是从江苏丰沛地区崛起于世的。后来,江苏的彭城--今徐州市,更成为天下刘姓公认的郡望。历史上,江苏地区刘姓也是名人辈出,族姓盛兴。一直到现代,江苏刘姓在整个刘氏族姓中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因此,此处特将江苏刘氏从华东地区刘姓中单独抽出作为一节向读者介绍。 丰县刘氏

汉皇故里刘氏

今江苏省丰县赵庄金刘寨,就是当年的刘邦出生的丰邑中阳里,当地人又称之为汉皇故里。这里有一支刘氏家族,世代守护着汉家祖先的陵墓,他们自称为汉皇故里刘氏。

据(丰县)中华刘氏宗亲会会长刘恒心行生提供的《古丰刘氏族谱》和《汉祖流史》记载,汉皇故里刘氏是汉高祖刘邦的后裔,出自汉文帝第二子、汉景帝之兄梁孝王刘武。本族以刘邦为一世始祖,以梁王刘武为分派祖,以刘武的第6代孙灵乡侯刘欣为回归丰县汉皇故里开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