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至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要点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23 1:16:3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简便计算三 一、 连续减法简便运算例子: 528—65—35 528—89—128 528—(150+128) =528—(65+35) =528—128—89 =528—128—150 =528—100 =400—89 =400—150 =428 =311 =250 二、 连续除法简便运算例子: 3200÷25÷4 =3200÷(25×4) =3200÷100 =32 三、 其它简便运算例子: 256—58+44 250÷8×4 =256+44—58 =250×4÷8 =300—58 =1000÷8 =242 =125 六、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1、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 0.01、 0.001?? 2、每相邻两个记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3、小数的数位是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最高位是十分位。整数部分的最低位是个位。个位和十分位的进率是10。 4、 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小数 整数部分 小数部分 点 数万千百十个十百千万位位位位位位分分分分位位位位? ?

计万数单? 位5、小数的读法:先读整数部分(按照原来的读法),再读小数点,再读小数部分。读小数部分,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个数字,而且有几个0就读几个0。 6、小数的写法:先写整数部分(按照原来的写法),再写小数点,再小数部分:写小数部分,小数部分要依次写出每个数字,而且有几个0就写几个0。 7、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8、小数的大小比较: (1) 先比较整数部分; (2)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十分位; (3)十分位相同,就比较百分位;(4)以此类推,直到比较出大小。 9、小数点的移动 小数点向右移: 移动一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 5

千百十一(个)· 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万分之? 一 移动两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倍; 移动三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 00倍;

移动四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00倍;…… 小数点向左移:

移动一位,小数就缩小10倍,即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1/10;

; 移动两位,小数就缩小100倍,即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1/100

; 移动三位,小数就缩小1000倍,即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1/1000

;…… 移动四位,小数就缩小10000倍,即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1/10000 10、生活中常用的单位:

质量: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长度: 1千米=1000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分米=100毫米 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 面积: 1平方米= 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人民币: 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 11、小数的近似数(用“四舍五入”的方法):

(1)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就是要把小数部分省略,要看十分位,如果十分位的数字大于或等于5则向前一位进一。如果小于五则舍。

(2)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十分位,就要把第一位小数以后的部分全部省略, 这时要看小数的第二位,如果第二位的数字比5小则全部舍。反之,要向前一位进一。

(3)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百分位,就要把第二位小数以后的部分全部省略,这时要看小数的第三位,如果第三位的数字比5小则全部舍。反之,要向前一位进一。

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1、小数的加、减法要注意:小数点要对齐也就是把数位对齐,得数的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2、整数的运算定律(以及简便的方法)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八、统计图

1、 条形统计图优点:直观地反映数量的多少。

2、 折线统计图优点:既可以反映数量的多少,又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 3、 折线统计图中,变化趋势指:上升或者下降。 九、数学广角 一)植树问题:

1、 两端要栽:间隔数=总长÷间距; 总长=间距×间隔数;

棵数=间隔数+1; 间隔数=棵数-1

2、 两端不栽:间隔数=总长÷间距; 总长=间距×间隔数; 棵数=间隔数-1; 间隔数=棵数+1 3、一端载: 棵树 = 间隔数

(二)锯木问题: 段数=次数+1; 次数=段数-1

总时间=每次时间×次数

(四)封闭的图形(例如围成一个圆形、椭圆形):

1、封闭图形中的植树问题:可以看成是一端栽树的问题。总长÷间距=间隔数;棵数=间隔数

6

2、封闭图形中的最外层总数 = 一边的间隔数 × 边数

五年数学上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知识点

1、小数乘整数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如:3.6×5表示5个3.6的和是多少或者3.6的5倍是多少。

小数乘小数的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如:2.6×0.4就是求2.4的十分之四是多少。8.5×3.4就是求8.5的3.4倍是多少。

2、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小数乘法,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乘得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小数末尾有0的要去掉。

3、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a×b﹥a);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a×b﹤a)。

4、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即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的,没有括号的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同级运算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5、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也适用。

第二单元《小数除法》知识点

1、小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如:2.6÷1.3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2.6与其中的一个因数1.3,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计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按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继续除;如果有余数,要添0再除。

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把除数转化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要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时,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2、取近似数的方法:

取近似数的方法有三种,①四舍五入法 ②进一法 ③去尾法

一般情况下,按要求取近似数时用四舍五入法,进一法、去尾法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选择应用。

取商的近似数时,保留到哪一位,一定要除到那一位的下一位,然后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取近似数。没有要求时,除不尽的一般保留两位小数。

3、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的循环节。

4、循环小数的表示方法:

一种是用省略号表示,要写出两个完整的循环节,后面标上省略号。如:0.3636…… 1.587587……

另一种是简写的方法:即只写出一组循环节,然后在循环节的第一个数字和最后一个数上面点上圆点。如:12. 0.46

5、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

7

6、无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 7、无限小数包括:循环小数、不循环小数。

第三单元《观察物体》知识点

1、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观察长方体或正方体时,从固定位置最多能看到三个面。

第四单元《简易方程》知识点 1、用字母表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 a+b=b+a 加法结合律: a+b+c=a+(b+c) 乘法交换律: 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 (a±b)×c=a×c±b×c 2、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公式: c=(a+b)×2 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s=ab 正方形的周长公式: c=4a 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s=a2 3、x2读作:x的平方,表示:两个x相乘。 2x表示:两个x相加,。

4、①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为方程。

②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③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5、解方程常用的数量关系。

和=加数+另一个加数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另一个加数=和—加数 积=因数×另一个因数 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另一个因数=积÷因数 差=被减数—减数 被减数=减数+差 减数=被减数-差 商=被除数÷除数 被除数=除数×商 除数=被除数÷商 大数-小数=相差数 大数-相差数=小数 小数+相差数=大数 一倍量×倍数=几倍量 几倍量÷倍数=一倍量 几倍量÷一倍量=倍数

第五单元 《多边形面积》知识点

1、长方形面积=长×宽 字母公式:s=ab

长方形周长=(长+宽)×2 字母公式:c=(a+b)×2

2、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 字母公式:s= a2或者s=a×a 正方形周长=边长×4 字母公式:c=4a 或者c= a×4 3、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字母公式:s=ah 4、三角形面积=底× 高÷2 字母公式:s=ah÷2 5、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 字母公式:s=(a+b)×h÷2 6、计算圆木、钢管等的根数: (顶层根数+底层根数)×层数÷2

7、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

等底等高的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面积关系: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2倍。

8、组合图形:转化成已学的简单图形,通过加、减进行计算。 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知识点 1、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2、中位数的优点是不受偏大或偏小数据的影响,用它代表全体数据的一般水平更合适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