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课题十三:典型零件的数控车削加工工艺教案教学设计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17:21:3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课题十三:典型零件的数控车削加工工艺

标题:典型数控车削零件加工工艺分析 一、教学目的:

通过对典型数控车削零件加工工艺的分析,使学生对前课所讲授的数控车削工艺知识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并学会对一般数控车削零件加工工艺进行分析,制定加工方案。 二、教学安排: (一)旧课复习内容:

1、数控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公差确定 2、工艺尺寸链 3、切削参数选择

(二)新课教学知识点与重点、难点:

数控车削零件加工工艺分析与制定过程(重点掌握)(中级数控车考证要求知识点) (三)新课内容:

4.5 典型数控车削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 4.5.1 轴类零件数控车削加工工艺 注意工艺分析和制定过程,

零件图纸工艺分析-确定装夹方案-确定工序方案-确定工步顺序-确定进给路线-确定所用刀具-确定切削参数-填写工艺文件 以教材图4-40模具芯轴零件讲解: (1) 零件图纸工艺分析

尺寸精度要求不高,角度面较多,还有圆弧面。 (2) 装夹方案

从零件可看出,直径20轴可以装夹,定位不得不选在斜面根,直径26轴太短无法装夹。还可以两端用顶针装夹。 (3) 工序方案

A:分为四道工序,工序1,加工Φ64×38柱面;工序2掉头装夹Φ64×38柱面,

打中心孔,加工Φ62×62面;工序3 钻螺纹底孔;工序4 加工SR19.4圆弧面、锥面

B:分为5道工序,工序1,加工Φ64×38柱面,和Φ26柱面;并打中心孔;掉头加工Φ20×62表面,并钻螺纹孔;两端用顶针装夹,加工各锥面;切除Φ26端面中心孔,加工SR19.4球面。

(4) 工序确定后,可以确定工步顺序,加工路线,及刀具,切削参数。

4.5.2 以教材图4-45轴套类零件工艺进行讨论讲解: 零件工艺性分析

零件结构复杂,适合数控加工。精度上,Φ24.4与Φ6.1端面两处尺寸精度较高。 确定装夹方案

考虑工序基准与定位基准重合,选择A面与B面为轴向与径向定位基准进行装夹。

注意,该零件属薄壁件,易变形,采用软爪夹紧。考虑对刀和测量,软爪上设一基面。

确定工步顺序、进给路线及刀具

(1) 粗车外园表面,刀具:80o菱形刀片。

(2) 半精车25o、15o外圆锥面及三处R2过渡圆弧。刀具:Φ6圆形刀。

(3) 粗车内孔端部,刀具:三角形刀片。 注意,此道工步是为下一道工步服务,减少钻削加工变形。 (4) 钻削内孔深部。刀具:Φ18钻头。

(5) 粗车内锥面及半精车其余内表面。刀具:55菱形刀片。 (6) 精车外园柱面及端面。刀具:80o菱形刀片。

(7) 精车25o外圆锥面及R2圆弧面。刀具:R2圆弧车刀。 (8) 精车15o外圆锥面及R2圆弧面。刀具:R2圆弧车刀。 (9) 精车内表面。刀具:55o菱形刀片。 (10) 加工深处Φ18.7内孔。刀具:80o菱形刀片。

o

确定切削用量 (四)新课小结:

本次课主要针对两个典型数控车削类零件进行工艺的讲解和学生自我分析,培养学生的车削加工工艺技能。 五、作业:

课题十四:数控铣削加工工艺概述 标题:数控加工工艺概述及对刀与装夹 一、教学目的:

了解有关数控铣床类型、数控铣削的主要加工对象等一些相关概念,并通过一定的教师讲解和学生动手实验,让学生熟练掌握数控铣削加工工件的安装及对刀和换刀的方式。 二、教学安排: (一)旧课复习内容:

1、数控车削的主要加工对象

2、数控车削加工工件的安装、对刀与换刀方式 (二)新课教学知识点与重点、难点: 5.1概述

数控铣床的类型(了解) 数控铣削的主要加工对象(理解)

数控铣床的坐标系统(重点掌握)(中级数控铣考证要求知识点) 数控铣削加工工件的安装(掌握)(中级数控铣考证要求知识点) (三)新课内容: 5.1概述

数控铣床的类型

数控铣床是一种加工功能很强的数控机床,在数控加工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世界上首台数控机床就是一部三坐标铣床,这主要因于铣床具有X、Y、Z三轴向可移动的特性,更加灵活,且可完成较多的加工工序。现在数控铣床已全面向多轴化发展。目前迅速发展的加工中心和柔性制造单元也是在数控铣床和数控镗床的基础上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