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_26 小石潭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14:17:1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教师寄语: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小石潭记》教学设计

【背景资料】 1.作者链接

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厚,祖籍河东(今山西运城),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他参加过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从此他在荒远偏僻的永州苦待了整整十年,在此期间,他常常不避幽远,游山访水,寄情山水。写下了一组著名的山水游记,合称《永州八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这些作品,画廊式地展现了湘桂之交一幅幅山水胜景,继承了郦道元《水经注》的传统而有所发展。《水经注》是地理书,对景物多客观描写,少主观感情的流露。而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则把自己的身世遭遇、思想感情融合于自然风景的描绘中,投入作者本人的身影,借被遗弃于荒远地区的美好风物,寄寓自己的不幸遭遇,倾注怨愤抑郁的心情。

2. 文体链接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3.创作背景

公元805年,柳宗元与刘禹锡等人参加主张革新的王叔文集团,

2

教师寄语: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任礼部员外郎,为革新派主要成员之一。这次革新历时仅100多天,即遭宦官和旧官僚的联合反对而惨败。王叔文被杀,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在永州生活了近10年,由于对现实政治和人民生活的深切体验,他的思想和创作有课很大发展,写下了许多优秀的散文和诗歌。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杜甫曾有诗云:“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可见,景与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柳宗元被贬永州时曾写过永州八记,寄情山水,落笔不俗,视角独特,如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展现在我们面前。今天,我们就一同欣赏他的八记之一—《小石潭记》。

二.展示学习目标

1.积累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疏通文意。 2.理解作者在谪居生活中孤苦悲凉的心境。(重点)

3.通过对课文的品读,感受祖国山河的美,提高对美的鉴赏能力。(难点)

三.检查预习

1.了解作者、写作背景及本文的文体“记”。

① 《小石潭记》的作者 ,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擅长于写 ,本文是他 _____的第四篇。

2.自由朗读课文,给黑体字注音

簧竹( ) 清冽( ) 为坻( ) 为嵁( )

2

教师寄语: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俶尔( ) 翕忽( ) 怡然( ) 幽邃( )

3.熟练而准确的朗读课文,注意准确把握下列句子的停顿。(用“/”画出停顿)

全 石 以 为 底 皆 若 空 游 无 所 依 其 岸 势 犬 牙 差 互 潭 中 鱼 可 百 许 头

4.翻译下列句子

A.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覆。 B.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C.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5.理清本文写作思路。本文是按_____ 顺序来写的,思路为:发现小潭——( ) ——小潭源流——( )——交代同游者

6.我的疑问:

四.自主探究,释疑解惑。 (一)走近小石潭。 1.轻松听一听。

范读课文,听准字音,听清节奏,圈点勾画生字词。 2.大胆读一读。

下面,请大家正确、流畅、放声地自由朗读课文。 3.勇敢试一试。

2

教师寄语: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哪位同学大胆地站起来读一读全文? 4.齐读课文。 (二)认识小石潭。 1.说一说。

同学们,要想把课文读的更顺畅,更明白,我们还得掌握一些字词句的含义,请大家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边读边口译课文,弄懂字词句的含义。哪儿有疑问,做上标记。

自主学习后把不懂的问题提交小组讨论交流。 2.比一比。

小组讨论交流后把不懂的问题提交全班共同解决。可以学生问学生答,也可以学生问老师答,也可以老师问学生答,小组之间或小组成员之间相互比一比。

3.指生口头说出课文大意,教师或同学及时纠正。

4.美文需要背诵,多媒体展示提示性词语,根据提示背诵课文。 (三)品味小石潭。

1.这篇文章选取了哪些景物来刻画小石潭的?你最喜欢这些景物里的哪一处?它的什么特点让你觉得特别美?请选择一处进行赏析。

2.探索尝试:小石潭如此之美,请你分析分析:柳宗元是如何把这小石潭写美的?

(四)感受小石潭。 1.找一找。

2

教师寄语: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作者初见小石潭的感受是怎样的?你从原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后来作者感情发生了怎样变化?

2.悟一悟。

怎样理解作者的感情变化?结合作者的写作背景谈一谈。 五.学以致用,拓展延伸。

千古文人山水梦,“仕不得志”便寄情山水,哪位同学起来背一下你所知道的寄情山水的名诗佳句。(多媒体展示,齐读)

(1)千山鸟飞绝,(绝)万径人踪灭。(灭)孤舟蓑笠翁,(笠)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2)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独往湖心亭看雪。(张岱《湖心亭看雪》)

(3)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吴均《与朱元思书》)

六.小结:

在中国历史上,有多少和柳宗元一样的文人墨客,他们在现实中被压弯了腰,在现实中透不过气来,于是,他们只有在大自然中伸一伸他们被压弯了的腰杆,呼吸一口干净的空气,他们只有在山水中寻找心灵的归一。

【当堂检测】

一.选用原文中的相关文字填空。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