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11 6:48:0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烟草行业)承前和启后——中国烟草品牌的年度
期望
承前和启后——中国烟草品牌的2010年度期望
作者:博闻更新日期:2010年1月29日
引言:
国家局姜成康局长在2010年全国烟草工作会议上指出,当前和今后壹个时期,尤其要把“卷烟上水平”作为行业工作的基本方针和战略任务。推进“卷烟上水平”,是行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根本要求,是促进烟草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所在,也是提高行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的必然选择。
作为“卷烟上水平”的集中体现,品牌发展上水平是各项工作的基础、核心和关键,也是促进中国烟草整体竞争实力、推动烟草行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 烟草在线专稿
烟草在线专稿作为“十壹五”规划最后壹年,2010年具有承前和启后的双重意义。在整个行业税利总额顺利突破5000亿大关之后,中国烟草品牌,尤其重点骨干品牌的成长,不仅直接关系到税利指标,也关系到行业竞争力的持续提升,以及更加长远的发展。
2010年,遵循“品牌发展上水平”的行业纲领,中国烟草品牌将在希冀中迎接新的挑战。 高端卷烟格局谋变
2009年,全国壹类卷烟销量前5位的品牌分别是芙蓉王、中华、玉溪、黄鹤楼、云烟,集中度达到67%之上,如果加上位列其后的利群,以及超过10万箱产销规模的南京、苏烟,壹类卷烟集中度将进壹步提升到82%之上,而全国性重点骨干品牌(20+10)在全国壹类卷烟中的总体份额也已超过90%。以此而论,全国壹类卷烟已经形成较为稳定的市场格局,重点骨干品牌的市场份额不断扩张,消费忠诚持续提升,产销增长潜力较大。但在全国不含税批发价171元之上前10位品牌中,有2个品牌且非是全国性重点骨干品牌,遵义和天子品牌年销量达到1.5万箱、1.2万箱,此外,包括五叶神、熊猫、华西村、冬虫夏草、雪莲等多个非重点骨干品牌亦有1000箱之上规模,尤其上述品牌在全国500元及其之上价位仍具备相当的比较优势,部分区域的销售规模、市场份额甚至胜出重点骨干品牌壹筹。在着力培育重点骨干品牌的行业背景下,这些品牌下壹步的定位、规划和发展,变得极为关键。
实际上,我们必须要承认且重视上述品牌所具备的竞争力、影响力和成长性,也要见到,高档卷烟格局在趋于稳定、集中的数字背后,企业税利支撑、市场消费需要和市场准入、身份问题之间的矛盾已经逐渐凸显。壹方面,在本土市场和区域市场,这些品牌表现出了很强的竞争力,产业政策上的市场准入在某种程度以非市场化的方式阻碍了这些品牌的发
展;另壹方面,为了强化和巩固本土市场优势,保持稳定市场份额,在难以走出去的背景下,这些品牌又不得已采取壹些非常手段来加大自我保护,这在壹定程度上影响到全国统壹大市场的格局,影响到全国性重点骨干品牌的发展。
潜在的解决之道,壹是国家局对部分品牌重新定位,对具有壹定市场份额、品牌影响、发展潜力的高端乃至超高端品牌采取视同为全国性重点骨干品牌考核,彻底解决其身份和市场准入问题。二是企业进壹步加快品牌整合步伐,将其整合进重点骨干品牌,成为其细分规格产品,使非重点骨干品牌的身份合理化。三是进壹步规范和研制高端品牌发展,国家局从宏观层面对高档卷烟市场进行重新规划,严格限制非重点骨干品牌推出,控制新增高端产品规格产品,适度淘汰实力弱、规模小的非重点骨干品牌。 产品结构普遍上移
虽然全国性重点骨干品牌规模不断扩大,市场份额持续提升,集中度进壹步提高,但相当壹部分品牌产品结构偏低的问题仍然较为突出,结构问题仍然是制约重点骨干品牌发展的主要问题。2009年全年,有11个品牌单箱均价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有16个品牌单箱均价低于重点骨干品牌平均水平;只有5个品牌结构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且基本属于低水平、高增长范畴,即便考虑到高档卷烟结构趋稳、增长放缓的实际,仍然无法回避相当壹部分品牌所表现出来品牌结构增长乏力、增速过缓的突出问题。
国家局的政策导向非常明确,在《关于加快培育全国性重点骨干品牌的指导意见》中已经指出,重点培育壹、二、三类卷烟产品,确保壹、二类卷烟主导规格的产销比重逐渐提升;对于重点骨干品牌的四、五类产品“严格控制”,要求四、五类卷烟产品规格比重逐年减少。国家局对于重点骨干品牌产品结构的规划,不仅着力于解决当前的现实问题,也充分考虑到在消费结构持续上移的宏观趋势下的长远发展。同时,在全国市场总量增长趋缓、增量有限的整体环境下,通过提升产品结构来支撑企业持续发展,也具有更加的现实意义和实际效果,企业也必须更加重视和加强对于提升产品结构的规划和安排。 从目前的情况见,在壹类烟市场格局、品牌格局、消费格局基本趋于稳定的情况下,二类烟及高三类烟(100元价位)将会成为全国性重点骨干品牌重点发力区域。2009年底,白沙、红塔山、云烟等品牌已经推出了二类烟产品,且主要集中于150元价位,100元价位亦有多款新品密集上市。需要指出的是,有壹些品牌低结构产品规模偏大,已有尾大难掉的风险和压力,特别个别品牌的低结构产品主要以省外市场布局为主,占据了品牌省外销售的大量比重,如何妥善处理这部分产品的发展,极为考量企业的战略智慧和决策魄力。当然,品牌调整产品结构,必须遵循合理、有序的基本原则,也要充分考虑到市场、企业、品牌实际,且符合品牌定位和长远规划。 规模品牌再度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