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科技 耀我中华》单元教学设计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4 3:33:4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科学巨人取得了不朽的科技成就。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第9课。 4.让我们一起读课题(古代科技耀我中华 灿若繁星的古代科技巨人) 5.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学生根据课题质疑. 【设计意图】

1.运用观看视频方式情境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下面引出课文相关的主题打下伏笔; 2.质疑课题,以学定教.

学与教的活动 【 活动一:“我是小小发现家” 】 1.1.从书本认识古代科学家;

2.利用课前搜集的资料,推荐你最喜欢的古代科学家; 3.将学生推荐绘成表格,引导学生读表格发现;

4读书的目录图和月球背面图,引导学生发现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推荐我国古代科技名人,加深对古代科学家的了解,知道我国古代科技成就高、影响大,领域广,从而培养学生的民族主认同和爱国情怀

【 活动二“我是小小探究家“ 】

1. 小组合作探究古代科学家成功的密码; 2. 出示活动步骤 3.学生分组活动;

4.小组用各种方式汇报,用四字词语概括成功的原因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走近古代科学家,学习古代的优秀品质 【 活动三“我是小小筑梦家】

1.假如你回到了古时候,有机会向古代科技巨人请教学习,你想对古代巨人说些什么?分角色演一演。 2.学生合作,表演现实与古代的对话

【设计意图】

通过古今对话,激发学生对科技的兴趣,立志筑梦

【 聚焦热点 明确责任 升华情感 】

1.播放现代我国科技所取得的成就视频 2.师生谈观后感受

3.学生齐诵《少年中国说》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回顾我国从古至今的科技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产生责任意识 课堂小结 1.教师结合板书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小结,分享本节课收获; 2.布置作业超市;

教学评价与反思

自我反思 【优点与特色】

1.教学活动的设计有梯度,使学生情感有了更多的参与和释放, 2.教学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

【问题与建议】

1.教学以活动板块推进,有层次、有梯试,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2.学生在上台表演古今对话前,建议留时间让学生在小组内充分交流讨论。

同伴评价 【优点与特色】

1.本堂课注重活动体验,学生体验丰富;每个活动环环相扣,目标明确,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 2.整堂课以活动形式展开,活动注重实践体验,注重乐趣、时效性和教育性。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学生参与兴致高,课堂氛围积极鲜活。

3.在活动中学生的选择、归纳、分析、判断能力不断提高。

【问题与建议】

1教学过程简单明了,教学活动生动有趣,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2.教学过程有些饱满,建议有些环节可以合并。

专家点评 【优点与特色】

1.整堂课以活动展开。学生表现了积极地学习欲望和投入度,乐于思考、讨论、发表见解。教学中活动,层层递进,循序渐进,学生将古代科学家、科学成就以及他们身上的品质建立起有机的联系,并完成由知识的梳理,到科学家的人格魅力和优秀品质的挖掘、审视与迁移。整节课朴实、扎实、高效。

2整节课目标设定明确,达成度高。学生不仅在活动中学到了知识,培养了能力,还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情感熏陶。可谓一举多得。

【问题与建议】

课堂教学评价语言在课堂中要力图体现其促进发展的导向功能。本节课教师的评价精炼、有建设性。但对个人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小组汇报交流的过程,可以适当对学生的投入度、合作程度、完成效果等进行一些个体的点评,让学生感受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更好地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教学反思 1.教学活动的设计有梯度,使学生情感有了更多的参与和释放,学生将古代科学家、科学成就以及他们身上的品质建立起有机的联系,并完成由知识的梳理,到科学家的人格魅力和优秀品质的挖掘、审视与迁移。

2.整堂课以活动形式展开,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任务,学生充分动了起来,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活动中,学生在一次次归纳、分析、判断、选择中不断提高能力;

3.活动的设计激发了学生责任意识,引导学生努力把科学家的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古代科技 耀我中华》第三课时教学设计通用模板

学段及科目 小学五年级《道德与法制》(上册) 授课教师 温永进 时间 2019.11.26

课题及课时 工作单位 9.古代科技 耀我中华(第二课时) 教材版本 深圳市布心小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授课地点 深圳市布心小学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线五年级《道德与法制》编排了七大单元教学:①日常生活中的基本文明素养教育,②规则意识和民主法治教育,③爱国爱党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⑤爱自然(生态伦理)教育,⑥国家领土、主权教育,⑦开放的国际视野教育主课标 要求 要 2.“骄人祖先,灿烂文化”第四单元(上册)是“传统文化”主题。目的是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掌握应有的历史知识:我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以及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培养学生尊重中华民族优秀文明成果,从小树立并增强“文化自信”的国家和民族情怀。 教情 学情 分析 学习内容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内涵和中华民族的创造精神和科学精神,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保护文物的品质。 1.了解我国古代形态各异的青铜器,绚丽多彩的丝绸,精美绝伦的瓷器以及“都江堰、赵州桥”等千秋工程,懂得这些向世界展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精湛技艺与勤劳智慧以及在古代中国的辉煌成就和意义。 2、指导学生自主拓展隵,进一步加深中国古代科技发展,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懂得我国古代辉煌的科学技术成就,不仅是科学家和劳动人民聪明智慧的结晶,也是他们创新精神的体现,引导学生学习他们不断求索,不断创新的精神。 学情 现状 知识 技能 学习 目标 厘定 过程方法 五年级的学生普遍对中国科技发展知识认知比较缺乏,通过对学习中国古代科技取得成就,加强民族智慧的认同,从而激发民族自豪感,鼓舞创新斗志。 1.初步认识青铜器、丝绸、瓷器、在古代中国的辉煌历史,牢记“造纸、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中国“四大发明”对人类发展的贡献。 2.以课文为基础,提高搜集整理信息的方法和能力。 1.自主学:课前读懂课文,熟悉课文基本内容,掌握知识点;按照课文基本线索查阅搜集整理相关资料,并能在在课本上批注; 2.探究学:引导学生能对某个知识点展开探究性研究学习,训练归纳总结能力; 3.合作学:同桌或小组交流学习,并按要求展示学习成果; 情感 态度 重点 难点 教学 策略设计 方式方法 媒体 技术 1.增强民族自豪感; 2.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能力; 了解中国古代科技的辉煌历史以及对世界发展的深刻而广泛影响; 激发民族自豪感,鼓舞创新意识。 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学习自信心。 课前:通过图书、互联网等多种渠道收集中国古代科技的图片和文字等各种资料; 课中:微视频、图片等辅助教学; 课后:单元小组学习成果小报展示。 教学流程结构设计 发现古代中国制造 “鼎”“丝绸”“都江堰”赵州 出示课题 引(趣) 感情朗读 课题和导言涵义感情朗读 视频课件感情朗读自主学习 陶与瓷区别 “西汉素纱襌衣” “都江堰” “赵州桥” “司母戊鼎” 探(知) 感情朗读 归类知识点 感情朗读小组交流 汇报成果 成果汇报情朗读 感情朗读 小组个人演说 感受古代中国智慧 桥”知识 固(情) 感情朗读 质疑与解答 感情朗读相关视频 感情朗读展示交流 视频 感情朗读 拓(意) 思(行) 聚焦当代中国制造 刻苦学习、善于发现、 勤于创新 小结科技改变生活 完成作业 课前检测 【测评内容】 一、填空题

1.我国的_____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是世界医学宝库的瑰宝,李时珍费时27年,编写成了总结药物学知识和经验的巨著________。 2.___是世界农业的主要发源地。

3.______在中国古代被称为“算数”或“算学”。

4._____是由隋朝工匠李春设计建造,是闻名世界的古老的______。 5.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桑养蚕的国家,也是最早生产____的国家。 6.13至14世纪火药和火药武器传入阿拉伯地区和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