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习题及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19 14:45:0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记承天寺夜游

[宋]苏轼

一、易考实词梳理 1. 古今异义 (1)念无与为乐者 .古义:_____________ (2)盖竹柏影也 .

古义:__________ 今义:器物上有遮盖作用的东西 (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①闲人:古义:___________ 今义:无事可做的人 ②耳:古义:___________ 2. 重点实词

(1)月色入户 户:__________ .(2)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

(3)怀民亦未寝 .

遂:___________ 至:___________ 寝:___________ 相与:___________ 步:___________ 中庭:___________ 空明:___________ 交横:________

今义:耳朵

今义:读出,小声说

(4)相与步于中庭 .....

(5)庭下如积水空明 ..(6)水中藻、荇交横 ..二、一词多义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F] .礼愈至(《送东阳马生序》) .1.至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F](《送东阳马生序》) .虽有至道(《虽有嘉肴》) .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2.少 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送东阳马生序》) .

饮少辄醉(《醉翁亭记》) .三、重点句子翻译

1.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2.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四、课文理解

1.文中“念无与为乐者”的“念”写出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全句无一字写“月”,而又无一字不在写“月”,作者描绘庭院的月景,极富特色,请结合内容作具体分析。

五、练习

一、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4题。(共10分)

(一)《记承天寺夜游》全文

(二)东坡在儋耳,因试笔,尝自书云:吾始至南海,环视天水无际,凄然伤之,曰:“何时得出此岛耶?”已而思之:天地在积水中,九州在大瀛海中,中国在少海中,有生孰.不在岛者?覆盆水于地,芥浮于水,蚁附于芥,惘然不知所济。少焉水涸,蚁即径去。见其类,出涕曰:“几不复与子相见!岂知俯仰之间,有方轨八达之路乎!”念此可以一笑。(节选自《何氏语林》)

注:①儋耳:即儋州。②芥:很小的草叶。③见其类:见到它的同类。④方轨八达之路:宽阔的四通八达的大道。方轨,两车可以并行的道路。 1. 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 (1)欣然起行 ______________ .(2)有生孰不在岛者 ______________ .2.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3. 如何理解语段(一)中“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的含义?(2分)

4. 根据语段(一)和语段(二)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填空。(4分)

两个语段都写于苏轼被贬谪期间,但抒发情感的方式有所不同。语段(一)运用_____________的手法,通过描绘庭院月色,表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语段(二)则借寓言故事,阐发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进行自我调适。

二、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4题。(共11分)

(一)《记承天寺夜游》全文

(二)出西直门,过高梁桥,可十余里,至元君祠。折而北,有平堤十里,夹道皆古柳,参差掩映;澄湖百顷,一望渺然。远见功德古刹及玉泉亭榭,朱门碧瓦,青林翠峰,互相缀发。湖中菰蒲零乱,鸥鹭翩翻,如在江南画图中。晚风正清,湖烟乍起,岚润如滴,柳娇欲狂。顾而乐之,殆不能去。(节选自李流芳《游西山小记》,有删改)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 解衣欲睡 欲:快要。 .B. 怀民亦未寝 寝:睡觉。 .C. 相与步于中庭 相与:共同,一起 ..D. 水中藻、荇交横 交横:交错。 ..2.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 语段(一)中作者称自己为“闲人”,请结合文章内容及以下背景材料,说说作者“闲”在何处?(3分)

背景材料:苏轼才华横溢,有济世之志,力主政治改革,但对王安石变法的激进之处持有不同意见,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实际如同流放。《记承天寺夜游》即写于此时。

4. 语段(一)(二)都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方式?分别抒发了怎样的情感?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分析。(4分) 一、

1. (1)考虑,想到 (2)大概是

(3)①清闲的人,这里指不热衷名利、能从容流连光景的人 ②语气词,相当于“罢了” 2. (1)门 (2)于是 来到 (3)睡觉 (4)共同,一起 散步 院子里 (5)形容水的澄澈 (6)交错纵横 二、

1. 来到 周到 到了 最好的 2. 缺少 少年 数量少 三、

1.想到没有与我共同游乐的人,于是来到承天寺找张怀民。

2.庭院中的月光如积水般澄澈,仿佛有藻荇交错其中,大概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吧。 3. 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 四、

1.“念”隐含知音难得之感慨,写出了作者的心理活动,由欢欣转入思考,文章感情显得摇曳起伏。“念”由“行”而起,“行”因“念”而延宕, “念”已定,似无迟疑,径直到承天寺找张怀民,下笔十分轻淡,实则意味深长,又为下文张本。

2.运用比喻,把月光比作积水,把竹柏的影子比作水草,通过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