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全国高中数学青年教师观摩与评比活动-《数系的扩充》说课课件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7 18:01:0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数系的扩充的教学设计说明

1 教材内容分析

1.1 本质、地位及作用

复数的引入实现了中学阶段数系的最后一次扩充.但是,复数的进化是数学史中比较奇特的一章,那就是它完全没有按照教科书所描述的逻辑连续性.数学与测量或实用计算之间的关系使实数具有某种实在感.可是,复数的情形却不一样.谁也不知道复数会带来怎样的实际用途,这是在崭新的方向上走出的一步,提出了纯理论的创造.

新课程中复数内容突出复数的代数表示与代数运算,同时也强调了复数的几何表示与几何意义.它的内容是分层设计的:先将复数看成是有序实数对,然后学习复数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再把复数看成是直角坐标系下平面上的点,或把复数看成是从直角坐标系原点出发到平面上一点的向量,最后介绍复数代数形式的加、减运算的几何意义.同时,复数作为一种新的数学语言,也为我们今后用代数的方法解决几何问题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方法,体现了数形结合思想.

本节课的学习,一方面让学生回忆、归纳数的概念的发展和数系扩充的过程,感悟数的概念产生于实际需求与数学内部的矛盾,感受人类理性思维的作用以及数与现实世界的联系,体会学习新知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另一方面,让学生理解复数的有关概念,掌握复数相等的充要条件,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因此,本节课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是本章的重点内容.

1.2 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教学内容分析及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确定为: 重点:感受数系扩充的过程,理解复数的有关概念,掌握复数相等的充要条件. 难点:数系扩充的过程与原则. 2 教学目标分析

遵循新课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2.1 知识与技能

理解复数的概念及复数的代数表示,掌握复数相等的充要条件. 2.2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回忆、归纳数系扩充的过程,感悟数系扩充的基本方法,领悟复数的有关理论. 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问题情境感受虚数引入的必要性,体会人类理性思维的作用,形成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态度.

3 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结合本节教学内容,教师通过了解数系的扩充历史以及人类对数的认知过程,虚数单位i的引入是纯理论的创造,就连数学家对i的接受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如笛卡尔就不想与这些数发生任何关系,并造出了“虚数”这个名称.莱布尼兹的说法最有代表性:“…,介于存在与不存在之间的两栖物,……”欧拉说:“…,想象的数,……,它们纯属虚幻.” 根据历史相似性原理,结合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预测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可能产生的认知障碍与学习困难:为什么要引入i?如何引入?i是什么?

根据教与学的关系,教师的教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反之,学生的学可以促进教师的教与学.教师通过研究学习数系的扩充历史,了解数系扩充的原则与方法,从而为虚数单位i的引入奠定理论基础;虚数的引入虽然最先由于数学本身的需要,但也只有当高斯画出x轴,y轴,用a?bi表示一个向量的时候,复数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才得到广泛的应用,渐渐地才被大家接受.因此,i是人类理性思维的产物,是一种创造,一种创新.

4 教法特点

结合以上教学问题诊断分析,本节课的教法主要采用问题驱动教学模式.通过设置问题串,

让学生形成认知冲突;通过设置问题串,引领学生追溯历史,提炼数系扩充的原则;通过设置问题串,帮助学生合乎情理的建立新的认知结构,让数学理论自然诞生在学生的思想中,教师仅起到“助产士”的作用. 5 课堂预期效果分析

5.1 体现数学的文化内涵

本节课教者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出发,再现历史上数学家卡当的问题,让学生经历与数学大师一起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到数学家就在自己的身边,数学大师并不神秘,他们也曾有解不开的难题,小小的“i”硬是经过了两个世纪的努力才被人接受;数学发现并不神秘,大师们通常是在别人习以为常的现象中发现新问题并穷追不舍;数学并不神秘,只要我们“更新观念”,跳出原有的旧框框,一片更为广阔的数学天地便尽收眼底……数学的文化内涵在历史的脉络中体现的淋漓至尽,学生感受的是浓浓的数学文化气息.

5.2 加深对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

学生在理解、把握数学知识中,不仅仅是记忆形式上的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领会以数学知识为载体的数学思想方法等.通过对数的发展历史的研究,可以把握数学知识、思想、方法的来龙去脉.从实数系到复数系,如何扩充的?扩充的原则是什么?教者通过设计问题串,引领学生追溯数的发展历史,类比前几次数系的扩充,让学生在知识发生过程中进行“火热的思考”,实现“再创造”,抽象概括出数系扩充的原则. 5.3 架起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桥梁

从虚数的“生长”过程来看,即使是数学家的认识也是逐步深入的.这是数学家几代人共同努力的产物:是一个从无到有、从疑惑到接受、从模糊到清晰、从片面到完善的过程.只有学生亲身“经历”这一历史过程,才能体验到数学家的创造过程;才能感知到数学家的认知过程;才能感悟到数学家的思维过程.只有学生亲身“经历”这一历史过程,才能消除学生对虚数的疑惑:“虚数是什么?为什么要引入?怎么引入?引入后有什么用?”.只有学生亲身“经历”这一历史过程,才能感受到虚数不是神秘莫测、绝对权威的,是一种创造. 5.4 培养学生科学品质和创新精神

复数的产生和发展是数学家们辛勤耕耘的结果,是思想观念的突破.它体现了数学家的科学品质和创新精神.象这样的方程没有实数解在学生心目中已成定论,既然没有实数解,为什么还要讨论它?既然负数不能开平方,又为什么要承认是有意义的?这是一种心理上的矛盾、认知上的冲突,更是观念上的碰撞.历史的再现对学生的影响作用是巨大的,他们体会到了虚数的引入是一种创造,一种发明,一种思维上突破,一种观念上的更新.他们从数学家不懈努力的历程看到了一种精神、一种力量、一种思维方法.